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纪念毛依罕诞辰 名家相聚扎鲁特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09  作者:王文亮 马秋洋

  8月的扎鲁特天高云淡、风和日丽,8月的塞外明珠水草丰美、牛羊肥硕,在这美好的季节里,纪念曲艺大师毛依罕诞辰100周年暨中国•内蒙古乌力格尔艺术节在美丽的扎鲁特隆重召开了。刘兰芳、姜昆、戴志诚、齐峰、玛希等全国著名的艺术家、音乐家、歌唱家齐聚这里,与草原人民一道感受这美丽的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姜昆•巴特儿”和“戴志诚•霍度”

  8月4日上午,戴着墨镜的姜昆和戴志诚非常低调地出现在演出会场。姜昆对记者说:“我对草原是不陌生的,以前在拍《成吉思汗》的时候就曾到过草原,可今天来扎鲁特草原我却是第一次。这里孕育了我们少数民族曲艺大师毛依罕,在他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我们能和喜爱乌力格尔的朋友们相聚一堂,心里非常的高兴。”戴志诚对记者说:“来到广阔的大草原不光能见到美丽的自然风景,也能让自己的心情清爽许多,我们希望草原的朋友们能笑口常开,愉快每一天。”

  在姜昆和戴志诚随后表演的相声小段中,一贯幽默的姜昆为自己起了个蒙古族名字“姜昆•巴特儿”,略显顽皮的姜昆还没忘记拿自己的搭档开涮,管戴志诚叫起了“戴志诚•霍度”,整段相声就在两个名字的穿引下推向了高潮,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率真歌手——齐峰

  从小就喜欢听蒙古长调的齐峰出生在呼市一个蒙古族军旅音乐家庭,在城市里长大的他,对于蒙古族音乐的感觉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蒙古长调不仅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永远不能磨灭的惊喜与震撼,也使他立志成为一名歌手。他所演唱的《蓝色的蒙古高原》、《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祝福妈妈》等歌曲曾给全国亿万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记者问及这位蒙古族歌手来到科尔沁草原的感受时,他说:“看到这美丽的草原,就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一样,心情舒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当我们请他为本报题词时,这位率真的小伙子,体现出了他对工作的那份认真和对生活的热爱,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他骨子里透出的那份幽默。他一边看着报纸一边细致地写着“祝科尔沁都市报越办越好”,同时嘴里还念叨着“别写错了”。

  质朴歌手——玛希

  玛希在被称为“歌海”的内蒙古鄂尔多斯长大,以演唱草原题材的抒情歌曲见长,他不仅继承了蒙古族歌曲的传统唱法,还把气声、轻声等通俗唱法揉和在一起,使他的演唱既有浓厚的民族韵味,又有清新流畅的现代气息,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

  他在参加演出的间隙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笑着对记者说:“我很喜欢草原,这次来到扎鲁特草原我也非常高兴。”

  “名嘴”刘兰芳

  我们大部分人都听过她的评书,《杨家将》、《岳飞传》、《三打乌龙镇》……百听不厌,她的评书说演,声音洪亮,干练中透着豪迈,她就是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协主席、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因为早年习唱大鼓书,嗓音受到过良好的训练,她对音乐的感悟也被自然而然地带到了评书说演之中。记者见到她的时候,她给我们的感觉不只是和蔼可亲,笑容可掬,更多的是她对工作的那份热情和执着。记者在采访中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在她表演完毕上车准备离开时,一个小孩子说:“刘奶奶,和我拍张照吧!”已经坐在车里的刘兰芳二话没说,下车跟孩子合影留念。当记者问她对乌力格尔的印象与评价时,她说:“我非常敬重毛依罕大师,也非常喜欢乌力格尔,希望通辽市以及扎鲁特旗把这门艺术继续传承下去,把民间曲艺发扬光大。”

  从科尔沁走出的歌唱家——那顺

  采访到那顺的时候,记者的心里非常高兴,因为咱们通辽的艺术家回来了。那顺在接受采访时见到家乡的记者也显得格外的兴奋和健谈,他说家乡的变化太大了,以后要多回来看看。

  登台演唱时,那顺独具魅力的男中音引来无数的掌声,一首《雕花的马鞍》刚唱完,就从观众席上传来“再来一个”的喊声。那顺第二首歌唱完后,又被观众要求唱第三首。激动的那顺从舞台上下来,走到观众中间,拥抱、握手,那种豪爽和畅快是咱科尔沁人独具的。那一声声熟悉的“调子”更让观众觉得那顺不像“明星”、“大腕”,更像是咱炕头上坐着的老父亲、老大哥。那顺在唱完后气喘吁吁地对记者说:“这回可真是到家里了!”

文章来源:《科尔沁都市报》2006年8月5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