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扎鲁特旗概览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12-09  作者:纳钦 摘编


  基本情况
  扎鲁特旗位于内蒙古通辽市西北部。地理位置东经119°14′至125°57′,北纬43°50′至45°50′。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鲁北镇距通辽170公里,距北京1020公里,距沈阳430公里,距呼和浩特1560公里。通霍铁路途经本旗,国道304线贯穿全旗。呼市至扎兰屯通讯光缆经由本旗,程控电话直拔国际、国内。

  全旗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全旗地形特点,由西北向东南斜伸呈狭长地带,宽约110公里,长约240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一般在400—600米之间,最高达1500米。南部属低山丘陵草原农田区;中部土质肥沃、水源充足,为重点产粮区;北部地域辽阔水草丰美,拥有一千万亩以上优质草牧场,是重点牧业区。全旗现有耕地160万亩,优质草牧场1,773万亩,是以牧为主、农牧林结合的经济类型旗。

  据考证,商周至秦朝时期,这里属于东胡人的牧场;汉朝至晋朝时期,为乌桓、鲜卑人住地;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为奚、契丹人住地。元代属于上都路,到北元及明朝时期,为乌梁海三卫占地。明嘉靖39年(1560),内喀尔喀五部征服三卫之一的泰宁卫之后,扎鲁特部开始放牧在这片草原上。清顺治5年(1648),扎鲁特部正式分为左翼、右翼两个行政旗。民国13年(1924),建鲁北设置局。民国22年(1933)废除县治,民国24年(1935),左右二旗合并为扎鲁特旗。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后,由昭乌达盟划归哲里木盟管辖。

  全旗行政区划为14个苏木、5个乡、6个镇,245个嘎查村,总人口30万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由汉、满、回、达斡尔、朝鲜、鄂伦春等13个民族组成的少数民族地区。其中,蒙古族多居住在北部牧区和中部、南部半农半牧区;汉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

  扎鲁特旗地下资源已探明矿点84处,其中有色金属矿有:稀土、金、银、铜、铅、锡、锌等。非金属矿主要有:煤炭、隐晶质石墨、云母、冰洲石、石英、萤石、水晶、硅沙、松质岩、珍珠岩、辉长岩、高岭石、粘土矿、黑耀岩、高岭土等。罕山神泉水含有丰富的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日涌量500吨以上。全旗森林面积467万亩,立木蓄积量85万立方米。山杏林面积300万亩,年产山杏核250万公斤以上。年产芦苇500万公斤。全旗有养鱼水面4.5万亩,年产鲜鱼15万公斤以上。野生动物有马鹿、黄羊、猞猁、狍子、狐狸、野猪等150多种。野生植物有金针菜、木耳、蘑菇、蕨菜等200多种。各种中草药材有:西洋参、麻黄草、防风、甘草、党参、远志、龙胆草、柴胡、赤芍等170多种。其中:西洋参年产2万斤,麻黄年产量有5000吨以上。被自治区列为绒山羊、山杏中药材、粮食、畜付产品四大基地。

  现有国有企业、集体和乡镇企业千余家,初步形成了煤炭、化工、皮毛、肉乳、酿造、食品、浪油加工、机械制造修理、建材等工业体系。其中,“赛外狼”酒、硬脂酸盐类产品、糖化酶、“罕山”牌奶粉等多次被评为区优产品和质量大赛名优产品。重工业以煤炭工业为主导,现已探明总储量为20多亿吨,年生产原煤100万吨。其中,塔拉营子煤矿开采的隐晶质石墨作增炭剂,用于炼钢生产每吨可代替生铁5—12吨,提高炉温10—28℃。1990年通过部级科技成果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

  扎鲁特旗有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遗址,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石皿石器,有明、清时期的庙宇亭台,有金代界壕又称“金长城”。还有乌兰哈达仙人洞、罕山神泉、嘎亥吐镇金门山等68处天然景区星罗棋布在一望无际、景色绚丽的草原上,具备了发展旅游事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民族源流

  1.蒙古族
  扎鲁特部的形成,始于15世纪中叶。那时,成吉思汗的十五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也称太阳汗)在其妻满都海彻辰夫人扶持下,统一了塞外蒙古各部。他在整顿若干小领地的基础上,将蒙古重新划分成左右翼6个万户,由其诸子分领。左翼有察哈尔、喀尔喀(也称哈拉哈)、乌梁海3个万户。扎鲁特部是喀尔喀万户的组成部分。喀尔喀部共12鄂托克,驻牧于喀尔喀河西岸的有7个鄂托克,称外七部,由达延汗第十一子格森扎分领;驻牧于喀尔喀河东岸的有5个鄂托克,称内五部(也称内哈拉哈),即扎鲁特、巴林、弘吉拉特、巴约特、兀乞也特等鄂托克,由达延汗第五子阿勒楚博罗特分领。达延汗已成为全蒙古大汗,属于察哈尔部。达延汗死后,蒙古重新出现了分裂局面。到16世纪中叶,右翼封建领主俺达汗势力渐强,并不断威胁察哈尔部。察哈尔部在其大汗达赉逊库登的率领下,从现在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北部故地,南迁到西喇木伦河南部。喀尔喀五鄂托克在阿勒楚博罗特之子和尔朔齐哈萨尔的率领下,于明嘉靖25年(1546)越过兴安岭,迁到辽河中游地带,后来于嘉靖39年(1560)征服了乌梁海三卫之一的泰宁卫,附属于察哈尔部。和尔朔齐哈萨尔诺颜长子乌巴什,继承父位,自称伟徵诺颜,对所管辖之部号称扎鲁特,驻牧于泰宁卫东部。这是扎鲁特部入居本地的开始,并逐渐占有本旗在内的广阔地域;从此扎鲁特部这一名称载入史册。乌巴什的后代宗室子孙,世代相传,占有扎鲁特部众和牧地。

  2.汉族
  清朝年间,扎鲁特旗没有汉族居住的记载。自从清末光绪31年(1905)以后,东西扎鲁特旗王公先后分三次出卖旗地,土地的买主从河北、山东等地招进移民进行农垦,从此在扎鲁特旗境内开始有了汉人定居繁衍。特别是民国11年(1922)的一次卖荒,大量汉人涌进农耕。现在扎鲁特旗中部的太平山、巴彦塔拉、罕山、香山、巨日合、工农、伊和背等乡镇的人口,多数是放荒招垦时移来的汉人后裔,以及新中国成立后194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盲目流入的汉人及其后裔。

  3.其他少数民族
  扎鲁特旗已成为多民族聚居区。除蒙古族、汉族以外,有回族、布依族、白族、壮族、纳西族、达斡尔族、锡伯族、朝鲜族、满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等13个民族。回族和满族是民国初年蒙旗放荒之后,迁来扎旗经商落户的。在民国23年(1934)的人口调查统计中便有满族人的记载。朝鲜族是在伪满洲国时期从吉林、黑龙江等地迁来扎旗种植水稻的。布依族、白族、壮族、纳西族等民族,是本世纪七十年代解放军守备六师进驻扎旗后,一些军官的随军家属。达斡尔族,在中国成立前均以蒙古族称谓,建国后达斡尔成为独立的民族,其中有的世居扎旗,有的是建国后调来扎旗的干部及其子女。锡伯、鄂温克、俄罗斯等民族,有的是外地调来的干部及其子女,有的是本旗人参军在外地娶异族之妻,退伍后领回原籍定居的人口。

  口头传统与文化艺术

  1. 蟒古思故事
  陈岗龙在其《蟒古思故事论》(1页)中介绍蟒古思故事时称:在我国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蒙古族中,流传着一组被民间俗称为“镇压蟒古思的故事”或简称“蟒古思故事”的英雄故事。这组故事一般由专业民间艺人以蒙古族传统乐器“朝尔”(马头琴)或“胡尔”(说书艺人的低音四胡)伴奏,用韵文或韵散文结合的形式说唱,故事内容主要讲述由天神下凡托胎人间的英雄迅速成长,在天神和众助手的帮助下解救被恶魔蟒古思抢劫的人们并最后消灭恶魔全族,完成保卫人间美好幸福的使命。因为故事是以英雄史诗的传统风格和手法叙述战胜恶魔的英雄业绩的史诗主题,所以研究蒙古英雄史诗的学者们按其流传的部落,叫做“扎鲁特—科尔沁英雄史诗”。从蒙古英雄史诗的地理分布和蒙古各部落史诗之间的相似性和渊源、继承关系看,扎鲁特—科尔沁史诗是蒙古英雄史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扎鲁特的民间艺人中,和力腾都古尔(1841-1911)、根敦蟒古思(1857-1922)、忠乃(1882-1964)、希尼尼根(1890-1945)等都演唱过《镇压蟒古思的故事》;琶杰(1902—1062)演唱过《镇压蟒古思的故事》、《阿拉坦格日勒图可汗的勇士阿布拉古朝伦》等。

  2.胡仁·乌力格尔
  胡仁·乌力格尔,是蒙古胡尔奇艺人在低音四胡伴奏下演唱自夏商周到唐宋元时代历史人物传说故事与蒙古史诗、传说故事的一种口头艺术形式。蒙古语“胡仁”或“胡尔·因”意为“胡琴的”;“乌力格尔”意为“故事”,加起来可以理解为“胡琴伴奏下演唱的故事”。说唱胡仁·乌力格尔的艺人叫做“胡尔奇”。胡仁·乌力格尔在蒙古民间已有数百年传统。据不完全统计,以优美韵散文形式说唱的胡仁·乌力格尔有几百种上千部之多,而且每部规模都在1—3万诗行之间。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蒙古族聚居区仍有300多位艺人说唱这些故事。而如今,只剩不足百位胡尔奇。
  胡仁·乌力格尔是扎鲁特最具典型意义的口头传统形式。扎鲁特被誉为胡仁·乌力格尔的摇篮。蒙古胡仁·乌力格尔史上最重要的七位胡尔齐——朝玉邦、琶杰、毛依罕、扎纳、萨仁满都拉、道尔吉、却吉嘎瓦——都出于此地;胡仁·乌力格尔的两大流派——琶杰与毛依罕流派、扎纳流派——源于此地。更重要的是,今天的扎鲁特仍然是蕴藏和传承胡仁·乌力格尔的热土,展示着活态口头传统多姿多彩的生命状态。

  胡仁·乌力格尔,是由著名胡尔奇艺人旦森尼玛(1836—1889)向扎鲁特旗传播的。他从小被父母送到蒙古贞(今辽宁阜新县)的葛根庙(瑞应寺)当喇嘛。由于酷爱和擅长民间口头艺术,他吸引了许多蒙古族群众,引起葛根庙活佛的不满,被赶出了庙门,从此开始在民间演唱“乌力格尔”。他来到扎旗诺颜庙(今毛都苏木)附近说书,当地富户朝玉邦(1856—1928)将他请到家里说书。朝玉邦对旦森尼玛的演唱极为欣赏,请求长期居家说书,并拜为师傅。后来,又把自己的好友白音宝力稿(1866—1925)介绍给师傅,一同学习演唱“乌力格尔”。旦森尼玛把自己演唱的《五传》、《商国》、《唐宋故事》等“乌力格尔”,传授给了二位徒弟。从此,扎鲁特草原上便有了“胡仁·乌力格尔”的广泛传播,艺人队伍逐渐扩大。胡仁·乌力格尔艺术不断发展,艺人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进而形成流派。以艺人演唱特点和师承关系为据,大体上可分为两个流派,即以琶杰、毛依罕为代表的花样繁复、注重语言艺术的流派和以扎纳为代表的注重紧扣故事脉络叙述的流派。

  琶杰的演唱善于吸取民众口语、谚语和格言;善于运用比喻、夸张、对比;语言诙谐、吐字清楚;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多角度塑造人物形象,曲调韵律及节奏运用上富有变化和感染力;毛依罕(1906—1979)的演唱以即兴“好来宝”为主,也有一些叙事诗,其特点是:语言丰富,音乐高亢有力,经常弹弦打弓,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扎纳(1902—1986)的演唱以古代演义故事为主。其道白如大河流水,诗句吟诵铿锵有力,故事进展干净利落,语言富于哲理,嗓音宏亮生动,而且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3.民歌
  扎鲁特民歌渊源流长,它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民众的情感和生活情趣。歌词易唱易记,曲调悦耳动听、引人入胜。修辞上运用比喻、夸张、双关等手法,内容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词韵以押头韵为主,尾韵次之,有长调短调之分,风格各异,在内蒙古东部地区有代表性。《西苏梅林》与《四季歌》是扎鲁特最具代表性的蒙古民歌。

   西苏梅林(歌词)
  (1)头戴宝石蓝顶子的西苏梅林, (3)遥远的征途漫漫的路,
     率领官兵整装起了程,       全靠战马四蹄飞奔,
     性情温柔的其其格夫人,      叫人时刻思念难忘怀啊,
     站在庭院送行泪满面。       远征的亲人西苏梅林!
  (2)头戴珊瑚红顶子的西苏梅林, (4)漫漫的征途崎呕的路,
     率领官兵骑上战马登了程,     全靠战马四蹄飞奔,
     窈窕美貌的夫人其其格,      叫人日夜思念难忘怀啊,
     站在窗前依依送行泪满面。     远行的丈夫西苏梅林!
   四季歌(歌词)
  (1)当春天到来的时候,   (3)当秋天到来的时候,
     一切草木都发了芽。      一切花草都发了黄,
     本想在这儿长居,       本想在这儿久居,
     可家园遥遥路漫漫,      可家园遥遥路漫漫,
     我们还是快快赶路吧:     我们还是快快赶路吧!
  (2)当夏天到来的时候,   (4)当冬天到来的时候,
     各种草木都绿油油。      各种花草都枯萎了,
     本想在这儿安居,       本想在这儿定居,
     可家园遥遥路漫漫,      可家园遥遥路漫漫,
     我们还是快快赶路吧!     我们还是快快赶路吧!

  4.拉场戏和二人转 
  民国23年(1934),王福样率6人从赤峰来扎鲁特旗,在巨里黑、五道井子、巴彦塔拉、兴隆地、太平川等地演出拉场戏和二人转。这是一个职业戏班,他们走村串屯演出,有时被有钱人请去庆丰收、还愿、贺喜。1939年,老道沟“圣贤宫”建成后,每逢农历4月18日庙会之际,搭台唱戏,一唱三天,赶庙会的人最多时达5000余人。戏班的服装很简单,多为二人转服装。演出的拉场戏主要有《郭鞠埋儿》、《刘云打母》、《马寡妇开店》、《回杯记》、《王登云休妻》、《秦家花园》、《黄氏女游阴》、《傻柱子》等。演出的二人转节目主要有《过江》、《古城相会》、《华容道》、《刘金定观星》、《双索山》、《猪八戒拱地》、《西厢记》、《阴魂阵》、《夜打登州》、《劈山救母》等。1949年后,人口比较集中的村屯有的组织了业余剧团,在春节及农闲期间有时也演出些拉场戏与二人转,所用的服装比较简陋,伴奏也很单调。
  5.皮影戏
  民国18年(1929)春,开鲁县皮影艺人冯国林来扎鲁特旗巨里黑,在各村屯演出皮影戏。第二年,开鲁县白沙坨村皮影戏艺人金永富来扎鲁特旗流动演出一年。民国20年(1931),皮影艺人李耀廷从建平县来扎旗,又从开鲁和当地请了6名艺人,组成皮影戏组,这是该旗第一个皮影戏组。民国26年(1937),孙风全又组建了第二个皮影戏组,这个组共由7人组成,一直活动到土改前夕。又有赵永恩,由5人组成的皮影戏组走乡串村演出。1960年,由曲艺社负责人曲文英牵头,在鲁北镇成立了皮影院,共有艺人5名。1966年5月,由于经营不景气而解散。各皮影班演出的主要剧目有:《王峰会》、《少西唐》、《二度梅》、《杨文广征西》、《铁树开花》、《青云剑》、《紫金冠》、《降虎阵》、《双失婚》、《木阳》、《索阳》、《镇冤塔》、《四平山》等。
  6.版画
  在美术创作中尤为突出的是版画创作。开拓者是1963年调入鲁北中学的美术教师莫日根(又名却吉)。他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探索,创作出比较成熟的版画作品,并传播了版画知识,培养了版画人才。1970年,鲁北中学教师照日格图创作的《良种》、《途中》两幅套色木刻参加了吉林省美展。1971年,小学美术教师张淮清创作的《羊毛丰收》参加了全国美展。1972年,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旗文化馆选出14幅作品作为内部交流作品出版,其中5幅套色版由吉林省先期出版。1973年,有3幅作品参加“东北之声”美术联展。1980年10月,成立了民间版画学术团体——民族版画研究学会。1982年,学会组织会员进行创作,并从大量作品中选出优秀作品100幅,首次在北京北海公园画肪斋展出,受到了版画界人士和首都人民的肯定与赞赏。1983年,学会将在北京展出的部分作品汇集成《萨日朗》版画集出版,全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王琦为版画集题词。1984年,经研究会会员再创作,选出150幅作品,在内蒙古展览馆展出。同年,有8幅版画作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陈列,5幅版画作品赴日本展出。1985年4月,把在内蒙展出的作品精选出58幅汇集成册,题名为《扎鲁特旗版画集》,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版画协会主席李桦为该集撰写了前言。至1986年,全旗版画作者150余人,有农牧民、工人、干部、教师、学生,他们遍布旗内城乡各地。他们的作品多以草原牧场和牧区生活为题材,从不同侧面反映农村牧区的新人、新事、新思想、新生活和新成就。作品的风格朴素而热情,细致而生动,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引用文献:
  1.都瓦萨主编:《扎鲁特旗志》,方志出版社,2001年.
  2.叁布勒诺日布、王欣:《蒙古族说书艺人小传》,辽沈出版社,1990年。
  3.陈岗龙:《蟒古思故事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扎鲁特政府网。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