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经济--工业
一、食品加工
(一)酿酒业
酿酒是在民间流传久远的一种加工业,自古以来,当地蒙古牧民每逢夏季奶源丰富的时节,各家各户用制奶酪的乳酸液,在牧营地酿制萨林酒(也称奶酒)自产自用。
民国13年(1924年)高义山在鲁北开办烧锅,人称鲁北老烧锅。生产人员50人,固定资产400元,年产白酒约5万多公斤。
民国14年(1925年)冯广泰在巨里合也办起了烧锅。以上两家烧锅是扎旗历史上初具规模的酿酒业。
民国16年(1927年),高义山勒索农民的钱财,被告发下台,后来为了夺回鲁北设治员的权力,把鲁北烧锅行贿给热河省省主席汤玉麟。鲁北烧锅的所有权改变。汤玉麟直接管理烧锅并当了东家,改字号"荣庆源"。"荣庆源"烧锅的酿酒工人按生产操作流程分称大师傅、锨头、下锨、火管、搅锅、拌案、抬水、杂活等工程,制曲工多为季节性工人。烧锅下设曲房、径房、柜房、院心、猪场等工段,生产工段由大师傅、二师傅管理。
民国20年(1931年)冬,巨日合屯冯家烧锅因火灾停办。1933年秋至1934年冬,高振声在巨日合办厂酿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8年建立扎鲁特旗制酒厂,全厂16人,年生产白酒5.5吨。建厂初期生产工艺均为原始的手工操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
1961~1962年正处于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制酒无原料,被迫停产,职工另谋生路,开荒种地740亩。
1960年开始有了照明用电,为解决人、畜力加工原辅料,购置了一台16马力柴油机带动钢板磨。1967年打了1眼48米的深水井,出水温度为8℃,该井水质好,为酒厂解决了生产用水。
1969年白酒生产班由一个班增为两个班,当年白酒产量增加到92.8吨。1971年购进集安产半吨/小时蒸发制酒锅炉两台,改变了大灶烧火。同年又增设两台25马力柴油机,5月7日设三个白酒班,当年白酒产量达到188.45吨。1974年改地下网篦通风代替人工晾渣,10月白酒生产增为4个班,年产量为325吨。1975年11月1日,东厂房建成并投产,增为6班生产,锅炉为一台旧式兰克夏,蒸发量2吨。1980年9月26日西厂房建成并投产,增9个生产班,年产量为818吨,1982年突破千吨,1984年达到234吨,为历史最好水平。
普通白酒达到一定产量后,开始试产名优酒类。
1985年"二锅头"和浓香型"沁香酩"酒试产成功,二锅头酒1986年获全自治区同类产品第一名,同年获自治区优质产品称号。1985年10月将东厂房改为啤酒车间,1986年10月投产。建厂初到1985年累计利税总额999.3万元。
酒类产品有高、中、低度3大系列,清、浓两种香型8个品种。
1、普通白酒
2、二锅头酒
3、红粮特酿
4、沁香酩
5、高粱陈曲
6、特泉液
7、啤酒
8、竹叶青、状元红
除上述几种酒外,也曾试产过各种色酒和酒精等。其中二锅头酒和300度浓香型特泉液,荣获自治区优质产品称号。
(二)乳品加工
扎鲁特旗牧业比重大,奶源较丰富,有发展乳品工业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1958年6月,哲盟乳品公司在扎旗建立了鲁北乳品厂,建土木结构简易厂房22间,职工30人,主要产品是:炼乳、奶油、干酪素、简易平锅乳粉。1959年产值达5.5万元。盟公司为扩大乳品加量,1959年相继在道老杜、梅林庙建了两个乳品厂。道老杜乳品厂当年完成产值9.9万元,梅林庙乳品厂当年完成产值6.6万元。
1960年春哲盟乳品公司将鲁北乳品厂移交给扎鲁特旗。由于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1963年道老杜和梅林庙两处乳品厂相继下马。
1966年,为解决通辽乳品厂奶源不足问题,将鲁北乳品厂上划为通辽乳品厂的分厂。
1970年9月15日通辽乳品厂将鲁北分厂又移交扎鲁特旗,重新恢复地方国营乳品厂。1971年全厂职工28人,完成工业总产值17万元,生产奶油、干酪素38.6吨,实现利润5217元。
1970~1977年主要生产奶油、干酪素和部分炼乳,秋冬淡季生产糕点及糖果。为充分利用奶油、干酪素中的乳糖蛋白,1977年筹建日处理三吨奶的小乳粉车间,1978年改建完毕。投产后,由于该设备工艺不合理,耗能高,产品质量低,产量少,1980年停止使用。
1982年12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委员会批准"扎鲁特旗乳品厂改建任务书",1983年1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建设委员批准了初步设计,土建按日处理鲜奶40吨施工,设备暂按日处理鲜奶20吨配套。1983年5月8日破土动工,9月下旬土建基本竣工,1983年4月开始安装设备,6月9日一次试产成功。
1985年5月开始安装从瑞典阿法一拉伐公司和利乐包装公司引进的超高温灭菌备,8月20日安装完毕,一次投奶试车成功,日处理鲜奶20吨,1985年、1986年两生间奶粉近百吨。两条生产线年处理鲜奶1.2万吨,总投资额605.93万元,新增固定资产552万元。
1985年该厂有乳粉、糕点、锅炉、机修、冷冻、车队6个生产车间和22个收奶(点),一个知青劳动服务公司,实现产值96.08万元。各种机械设备146台(件),其中直接生产设备144台(件)。产品有全脂加糖奶粉、断奶健儿粉、奶油、干酪素、冰砖、冰淇淋、冰棍、砚、各式糕点等。
二、皮毛服装
(一)皮毛皮革
1949年前扎鲁特旗皮毛皮革制品生产靠手工操作,皮衣、皮靴、毡袜及车马挽具大部分为自制。有季节性做工的皮匠、毡匠,一般在农闲时走村串户做一些零星活,也有私人经营的小皮铺、毡匠铺。1920年春,于湖成、常毡匠(名字不清)在荷叶哈达屯分别开办了皮铺和毡匠铺,固定资产各50元。1928年春,赵毡匠(名字不清)和在荷叶哈达开铺的常毡匠分别在鲁北开办了毡铺,1931年夏停办。1938年冬,利玉在鲁北办了毡匠铺,肖锡铭在西萨拉屯办了皮铺,1931年夏停办。毡袜和黑白皮加工,固定资产分别是50元。1941年春至1947年春,高荣久、韩德昌、刘万金在鲁北合力毡匠铺。1948年春,于湖成、石玉林、肖锡铭在鲁北合办了皮铺,主要生产毡靴(蒙古靴)骑马用具、车马挽具、唐头马(鞋类)。
1956年2月,扎鲁特旗进行公私合营,个体皮革业合营为扎鲁特旗综合加工厂。由工商科管理。1958年改为扎鲁特旗皮毛合作工厂,产品除原生产的品种外,增加了白皮、皮衣、皮裤等品种,人员达30人,产值6万多元,利润3千元。1962年又增加了毛毡等产品的生产。产值达10万元,利润3万元。1978年曾被吉林省委评为工业学大庆先进企业。
1978年,该厂加强了对外开放的力度,先后与北京、新疆、甘肃、辽宁等地进行横向经济联合。从北京绒毛厂引进皮革、绒毛加工两项技术项目,扩大了生产范围。毛毡、皮革、裘皮制品加工和山羊绒落毛等项生产,数量和质量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增添了企业的活力。
(二)服装
民国14年(1925年),李长青在富裕屯开设裁缝铺,有缝纫机1台,这是扎鲁特旗第一次用机器制做服装。
1952~1956年,曲洪恩在鲁北开设裁缝铺,有缝纫机2台,3人组成缝纫台作小组,固定资产500元。
1953年扎鲁特旗建立服装组织装(扎旗综合厂的一个组),生产大众服装及民族服装,有职工27人,脚踏组从综合厂分出并入手工业联社加工厂。1961年又重新并入扎旗综合厂。1962年正式命名为扎鲁特旗服装厂,职工29人,缝纫设备有23台(件),由原来生产品种单一,增加了品种花样,产值、利润有所增长。1962~1966年平均年产值3.76万元,利润0.7万元。
1972~1978年,生产经营不断扩大,产品质量提高,年产值达232万元,职工数由建厂时的27人增加到37人。产值由1968年的3.36万元增长到5.6万元。机器设备由建厂初期的4台脚踏缝纫机增加到21台,另有电动缝纫机16台、码边机8台,定资产总额达28万元。
50年代中后期,全旗17个公社的农村缝纫业也逐渐兴起,通过1958年大跃进公社化后,农村个体缝纫业也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但没有组织合作工厂,均以供销或大队缝纫组的形式进行社会服务。
改革开放以后,个体缝纫营业户迅速兴起,遍布城乡,外地的缝纫专业户大量涌入扎鲁特旗争夺市场。1979~1986年间,全旗生产成衣的个体户增到百家以上。
三、民族用品生产
扎鲁特旗是蒙古族聚居区。蒙古族历来有他自己特殊的生产、生活用品。解放前,民族用品主要依靠分散在牧区的民族手工艺人加工生产。著名的民间手工业艺人有那萨、嘎位僧等,特别是嘎拉僧,他是一个多面手,不仅能加工精美的银铜制品,还善于木雕和骨雕。1956年,嘎拉僧雕制的蒙古象棋,被内蒙古博物馆收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牧区的生产发展,生活提高,少数匠人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牧民的需求,民族用品亟待企业化规模生产,因此,1957年组建民族用品工艺社,专门生产牧民所需的马鞍具、蒙古包,妇女用品梳妆具,烟袋锅,蒙古族乐器马头琴、四胡等。1958年大跃进,工艺社撤销并入农具厂,民族用品生产也随之停止。1962年,盟手工业管理局拨款两万元重新组建民族用品厂,该厂是扎旗生产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的企业,产品富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是内蒙古治区定点生产少数民族特用品的厂家之一。
主要产品有:银制烟袋锅、银制耳坏、手镯、九眼透龙蹬、二官座马鞍子、26~28型紫铜火锅、梳妆具、蒙古四胡、蒙古象棋、马头琴、蒙古刀、蒙古包、放牧车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族用品厂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对外实行经济横向联系和技术开发,特别注重职工的科学技术培训工作,改变落后的生产工艺,实行层层承包经济责任制,对铜铁制品、木制家具、日杂维修、景泰蓝观音瓶等9个车间采取计件、定额、经营利润分成、大包干等各种形式,调动职工积极性。原来多数产品由手工操作,经过技术革新、增加设备,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90%左右,1986年该厂总产值214000元,销售额167519元,实现利润10044元,上缴税金4569元。
在扎鲁特旗北部牧区巴雅尔图胡硕镇民间有一支民族用品生产艺人队伍,由于牧区生产生活的需要,于1957年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了民族用品厂,生产蒙古包、毛毡炕毡、双人床毡、毡疙疸、马鞍具、游牧车、打草机配件、牛奶桶、各类炊具、金银首饰、梳妆具、蒙古乐器马头琴等。1986年总产值5万元,销售额9035元,实现利润11150元,上缴税金425元。
(一)酿酒业
酿酒是在民间流传久远的一种加工业,自古以来,当地蒙古牧民每逢夏季奶源丰富的时节,各家各户用制奶酪的乳酸液,在牧营地酿制萨林酒(也称奶酒)自产自用。
民国13年(1924年)高义山在鲁北开办烧锅,人称鲁北老烧锅。生产人员50人,固定资产400元,年产白酒约5万多公斤。
民国14年(1925年)冯广泰在巨里合也办起了烧锅。以上两家烧锅是扎旗历史上初具规模的酿酒业。
民国16年(1927年),高义山勒索农民的钱财,被告发下台,后来为了夺回鲁北设治员的权力,把鲁北烧锅行贿给热河省省主席汤玉麟。鲁北烧锅的所有权改变。汤玉麟直接管理烧锅并当了东家,改字号"荣庆源"。"荣庆源"烧锅的酿酒工人按生产操作流程分称大师傅、锨头、下锨、火管、搅锅、拌案、抬水、杂活等工程,制曲工多为季节性工人。烧锅下设曲房、径房、柜房、院心、猪场等工段,生产工段由大师傅、二师傅管理。
民国20年(1931年)冬,巨日合屯冯家烧锅因火灾停办。1933年秋至1934年冬,高振声在巨日合办厂酿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8年建立扎鲁特旗制酒厂,全厂16人,年生产白酒5.5吨。建厂初期生产工艺均为原始的手工操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
1961~1962年正处于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制酒无原料,被迫停产,职工另谋生路,开荒种地740亩。
1960年开始有了照明用电,为解决人、畜力加工原辅料,购置了一台16马力柴油机带动钢板磨。1967年打了1眼48米的深水井,出水温度为8℃,该井水质好,为酒厂解决了生产用水。
1969年白酒生产班由一个班增为两个班,当年白酒产量增加到92.8吨。1971年购进集安产半吨/小时蒸发制酒锅炉两台,改变了大灶烧火。同年又增设两台25马力柴油机,5月7日设三个白酒班,当年白酒产量达到188.45吨。1974年改地下网篦通风代替人工晾渣,10月白酒生产增为4个班,年产量为325吨。1975年11月1日,东厂房建成并投产,增为6班生产,锅炉为一台旧式兰克夏,蒸发量2吨。1980年9月26日西厂房建成并投产,增9个生产班,年产量为818吨,1982年突破千吨,1984年达到234吨,为历史最好水平。
普通白酒达到一定产量后,开始试产名优酒类。
1985年"二锅头"和浓香型"沁香酩"酒试产成功,二锅头酒1986年获全自治区同类产品第一名,同年获自治区优质产品称号。1985年10月将东厂房改为啤酒车间,1986年10月投产。建厂初到1985年累计利税总额999.3万元。
酒类产品有高、中、低度3大系列,清、浓两种香型8个品种。
1、普通白酒
2、二锅头酒
3、红粮特酿
4、沁香酩
5、高粱陈曲
6、特泉液
7、啤酒
8、竹叶青、状元红
除上述几种酒外,也曾试产过各种色酒和酒精等。其中二锅头酒和300度浓香型特泉液,荣获自治区优质产品称号。
(二)乳品加工
扎鲁特旗牧业比重大,奶源较丰富,有发展乳品工业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1958年6月,哲盟乳品公司在扎旗建立了鲁北乳品厂,建土木结构简易厂房22间,职工30人,主要产品是:炼乳、奶油、干酪素、简易平锅乳粉。1959年产值达5.5万元。盟公司为扩大乳品加量,1959年相继在道老杜、梅林庙建了两个乳品厂。道老杜乳品厂当年完成产值9.9万元,梅林庙乳品厂当年完成产值6.6万元。
1960年春哲盟乳品公司将鲁北乳品厂移交给扎鲁特旗。由于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1963年道老杜和梅林庙两处乳品厂相继下马。
1966年,为解决通辽乳品厂奶源不足问题,将鲁北乳品厂上划为通辽乳品厂的分厂。
1970年9月15日通辽乳品厂将鲁北分厂又移交扎鲁特旗,重新恢复地方国营乳品厂。1971年全厂职工28人,完成工业总产值17万元,生产奶油、干酪素38.6吨,实现利润5217元。
1970~1977年主要生产奶油、干酪素和部分炼乳,秋冬淡季生产糕点及糖果。为充分利用奶油、干酪素中的乳糖蛋白,1977年筹建日处理三吨奶的小乳粉车间,1978年改建完毕。投产后,由于该设备工艺不合理,耗能高,产品质量低,产量少,1980年停止使用。
1982年12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委员会批准"扎鲁特旗乳品厂改建任务书",1983年1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建设委员批准了初步设计,土建按日处理鲜奶40吨施工,设备暂按日处理鲜奶20吨配套。1983年5月8日破土动工,9月下旬土建基本竣工,1983年4月开始安装设备,6月9日一次试产成功。
1985年5月开始安装从瑞典阿法一拉伐公司和利乐包装公司引进的超高温灭菌备,8月20日安装完毕,一次投奶试车成功,日处理鲜奶20吨,1985年、1986年两生间奶粉近百吨。两条生产线年处理鲜奶1.2万吨,总投资额605.93万元,新增固定资产552万元。
1985年该厂有乳粉、糕点、锅炉、机修、冷冻、车队6个生产车间和22个收奶(点),一个知青劳动服务公司,实现产值96.08万元。各种机械设备146台(件),其中直接生产设备144台(件)。产品有全脂加糖奶粉、断奶健儿粉、奶油、干酪素、冰砖、冰淇淋、冰棍、砚、各式糕点等。
二、皮毛服装
(一)皮毛皮革
1949年前扎鲁特旗皮毛皮革制品生产靠手工操作,皮衣、皮靴、毡袜及车马挽具大部分为自制。有季节性做工的皮匠、毡匠,一般在农闲时走村串户做一些零星活,也有私人经营的小皮铺、毡匠铺。1920年春,于湖成、常毡匠(名字不清)在荷叶哈达屯分别开办了皮铺和毡匠铺,固定资产各50元。1928年春,赵毡匠(名字不清)和在荷叶哈达开铺的常毡匠分别在鲁北开办了毡铺,1931年夏停办。1938年冬,利玉在鲁北办了毡匠铺,肖锡铭在西萨拉屯办了皮铺,1931年夏停办。毡袜和黑白皮加工,固定资产分别是50元。1941年春至1947年春,高荣久、韩德昌、刘万金在鲁北合力毡匠铺。1948年春,于湖成、石玉林、肖锡铭在鲁北合办了皮铺,主要生产毡靴(蒙古靴)骑马用具、车马挽具、唐头马(鞋类)。
1956年2月,扎鲁特旗进行公私合营,个体皮革业合营为扎鲁特旗综合加工厂。由工商科管理。1958年改为扎鲁特旗皮毛合作工厂,产品除原生产的品种外,增加了白皮、皮衣、皮裤等品种,人员达30人,产值6万多元,利润3千元。1962年又增加了毛毡等产品的生产。产值达10万元,利润3万元。1978年曾被吉林省委评为工业学大庆先进企业。
1978年,该厂加强了对外开放的力度,先后与北京、新疆、甘肃、辽宁等地进行横向经济联合。从北京绒毛厂引进皮革、绒毛加工两项技术项目,扩大了生产范围。毛毡、皮革、裘皮制品加工和山羊绒落毛等项生产,数量和质量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增添了企业的活力。
(二)服装
民国14年(1925年),李长青在富裕屯开设裁缝铺,有缝纫机1台,这是扎鲁特旗第一次用机器制做服装。
1952~1956年,曲洪恩在鲁北开设裁缝铺,有缝纫机2台,3人组成缝纫台作小组,固定资产500元。
1953年扎鲁特旗建立服装组织装(扎旗综合厂的一个组),生产大众服装及民族服装,有职工27人,脚踏组从综合厂分出并入手工业联社加工厂。1961年又重新并入扎旗综合厂。1962年正式命名为扎鲁特旗服装厂,职工29人,缝纫设备有23台(件),由原来生产品种单一,增加了品种花样,产值、利润有所增长。1962~1966年平均年产值3.76万元,利润0.7万元。
1972~1978年,生产经营不断扩大,产品质量提高,年产值达232万元,职工数由建厂时的27人增加到37人。产值由1968年的3.36万元增长到5.6万元。机器设备由建厂初期的4台脚踏缝纫机增加到21台,另有电动缝纫机16台、码边机8台,定资产总额达28万元。
50年代中后期,全旗17个公社的农村缝纫业也逐渐兴起,通过1958年大跃进公社化后,农村个体缝纫业也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但没有组织合作工厂,均以供销或大队缝纫组的形式进行社会服务。
改革开放以后,个体缝纫营业户迅速兴起,遍布城乡,外地的缝纫专业户大量涌入扎鲁特旗争夺市场。1979~1986年间,全旗生产成衣的个体户增到百家以上。
三、民族用品生产
扎鲁特旗是蒙古族聚居区。蒙古族历来有他自己特殊的生产、生活用品。解放前,民族用品主要依靠分散在牧区的民族手工艺人加工生产。著名的民间手工业艺人有那萨、嘎位僧等,特别是嘎拉僧,他是一个多面手,不仅能加工精美的银铜制品,还善于木雕和骨雕。1956年,嘎拉僧雕制的蒙古象棋,被内蒙古博物馆收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牧区的生产发展,生活提高,少数匠人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牧民的需求,民族用品亟待企业化规模生产,因此,1957年组建民族用品工艺社,专门生产牧民所需的马鞍具、蒙古包,妇女用品梳妆具,烟袋锅,蒙古族乐器马头琴、四胡等。1958年大跃进,工艺社撤销并入农具厂,民族用品生产也随之停止。1962年,盟手工业管理局拨款两万元重新组建民族用品厂,该厂是扎旗生产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的企业,产品富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是内蒙古治区定点生产少数民族特用品的厂家之一。
主要产品有:银制烟袋锅、银制耳坏、手镯、九眼透龙蹬、二官座马鞍子、26~28型紫铜火锅、梳妆具、蒙古四胡、蒙古象棋、马头琴、蒙古刀、蒙古包、放牧车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族用品厂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对外实行经济横向联系和技术开发,特别注重职工的科学技术培训工作,改变落后的生产工艺,实行层层承包经济责任制,对铜铁制品、木制家具、日杂维修、景泰蓝观音瓶等9个车间采取计件、定额、经营利润分成、大包干等各种形式,调动职工积极性。原来多数产品由手工操作,经过技术革新、增加设备,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90%左右,1986年该厂总产值214000元,销售额167519元,实现利润10044元,上缴税金4569元。
在扎鲁特旗北部牧区巴雅尔图胡硕镇民间有一支民族用品生产艺人队伍,由于牧区生产生活的需要,于1957年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了民族用品厂,生产蒙古包、毛毡炕毡、双人床毡、毡疙疸、马鞍具、游牧车、打草机配件、牛奶桶、各类炊具、金银首饰、梳妆具、蒙古乐器马头琴等。1986年总产值5万元,销售额9035元,实现利润11150元,上缴税金425元。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