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柯尔克孜族史诗的传承者“玛纳斯奇”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6-10-02  作者:

 

       《玛纳斯》史诗的传承者、创作者是《玛纳斯》的演唱者“玛纳斯奇”,就是《玛纳斯》歌手。歌手演唱的过程就是再创作的过程。《玛纳斯》是无数个“玛纳斯奇”在几个世纪传承过程中的不断再创作、再加工,因而史诗成为民族智慧的结晶。充分反映了柯尔克孜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

       柯尔克孜中专门以演唱《玛纳斯》史诗为职业的民间艺人称“玛纳奇”。从广义上讲是指能演唱《玛纳斯》史诗逼问或其中一部分的民间说唱艺人;以狭义上讲是指只唱《玛纳斯》第一部内容的民间艺人,而第二部内容的演唱者被称为“赛麦台依奇”。“玛纳斯奇”曾一度被称为“交毛克奇”,这一称呼在某些柯尔克孜地区依然流行至今。他们是《玛纳斯》史诗的传承者、创作者、传播者,在柯尔克孜民族中间享有崇高的威望。

       根据演唱才能和演唱水平、对史诗内容掌握的情况和即兴创作、加工史诗的,“玛纳斯奇”可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琼玛纳斯奇”(大玛纳斯奇)、“科奇克玛纳斯奇”(小玛纳斯奇)、“乌依然奇克玛纳斯奇”(学徒玛纳斯奇)。大玛纳斯奇一般都会演唱三部或三部以上的《玛纳斯》,出口成章,滔滔不绝,对史诗的人物、情节、故事了如指掌,能够凭借超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诗歌表现能力,在史诗固定不变的框架内进行再创作、再加工,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听众面前对史诗进行增删、修改,从而创作出自己的独特的变体。这些大克玛纳斯奇都有各种传奇身世,他们不仅会唱《玛纳斯》,而且能唱出柯尔克孜族的其他史诗和叙事诗,支柯尔克孜族口头文学极为熟悉,堪称是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的大师。大玛纳斯奇人数很少,对史诗的创作、发展、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第个人都对自己所生长的区域内的人们产生深远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培养许多小玛纳斯奇,一些大玛纳斯奇的名字与史诗溶为一体,人们永世记忆。根据“克玛纳斯奇”的演唱是,最初创作史诗的人是英雄玛纳斯四十勇士之一、能言善辩的额尔奇乌勒。他作为玛纳斯身边的一名勇士,一生随玛纳斯南征北战,用歌声颂扬英雄的光辉业绩。可以说是克玛纳斯奇的始祖。

       到了20世纪,能称得上大玛纳斯奇的人已寥寥无几。在吉尔吉斯斯坦发现发特尼别克·加皮(1846~1902)、巧大凯·奥木尔(1880~1925)、萨额木拜·奥诺孜(1867~1930)、萨雅克拜·卡拉拉耶夫(1894~1971)。我国有居素甫阿洪·阿帕依(?~1920)、额布拉音·阿昆别克(1882~1959)、艾什玛特·玛木别特(1880~1963)和目前惟一一位能演唱8部史诗的《玛纳斯》大师、被国内外学者誉为“当代荷马”的居素甫·玛玛依。小玛纳斯奇是那些能够第一部《玛纳斯》和第二部《赛麦台依》主要内容的民间歌手。他们虽然不及大玛纳斯奇的才能,但由于人数较多,分布地域广阔,而且主要演唱人们喜闻乐见的精彩章节,所以中史诗的传承、保存、普及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的一些佼佼者,凭借自己的努力,创作出自己的独特变体而进入大玛纳斯奇的行列。

       学徒玛纳斯奇是《玛纳斯》演唱艺人中人数最多的部分,他们随时随地地为听众演唱,成为史诗最广泛的传播者,并且师承前辈,从他们那里学习史诗的演唱技巧和风格。《玛纳斯》史诗从雏形发展到基本形态的形成,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加进新内容,走向史诗艺术的高峰,每一个发展环节都离不开各个时代“玛纳斯奇”的加工、润色、即兴创作。正是由于众多才华横溢的“玛纳斯奇”的不断创作、加工和传播,才使它由小到大、从简到繁、从浅到深,不断发展,成为今天这样宏伟的规模,达到今天这样的艺术高度。

       据60年代初期调查,新能唱2000行以上的《玛纳斯》歌手有近百人,主要分布在克孜勒苏自治州境内。其中乌恰县40人,阿图什市为23人,阿合奇县20人,阿克陶县仅有5人。另外,在北疆的特克斯县有2人。我国当代最著名的《玛纳斯》歌手,主要分布在阿合奇县和乌恰县。
 

文章来源:克州史志办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