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影评]乘着歌声的翅膀
《嘎老 My Love》(纪录片)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8-07-11  作者:刘大先




  片名:《嘎老 My Love》(纪录片)

  国家:中国

  导演:钟勇

  时间:2006年

  片长:35分钟

  “天空像一把大伞笼罩着无边的梦乡,你在我的梦中流浪。你到底在哪里啊?你为什么远走他乡?分别的日子太漫长,你的容貌难以想象。唯有你的歌声像河水一样,在我心中流淌……”随着这首《河边歌》,我们可以看到英倩蕾(Catherine)和几个侗族女孩坐在风雨桥上。

  英倩蕾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音乐学博士,2000年第一次到中国的时候,她在中南大学当外语老师。偶然的机会听到学生唱“嘎老”,她深深地被吸引,于是决定把研究“嘎老”作为自己的博士课题。“嘎老”是侗语,翻译成汉语就是“侗族大歌”,是一种无伴奏多声部复调音乐,在侗族地区家喻户晓。

  经过考察,英倩蕾选择了贵州黎平三龙村作为自己田野调查的基地,住到了村民吴学云的家里。英倩蕾一直待了18个月,逐渐深入到侗族人的日常生活之中,理解了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而且是侗族地区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片用英倩蕾外部的、现代的视角切入,容易得到观影者的认同,随着英倩蕾的眼睛及其与吴学云一家的生活、同村里人的交往,逐步理解“嘎老”和侗族。叙事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各种场合的侗歌,乘着歌声的翅膀,观影者也如同片中的外来者一样产生共鸣。

  春天来了,侗族的姑娘们会唱《乱唱一首夜开心》:“山上的野桃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我们每年都会上山看桃花吃桃子,我们今天在一起唱歌,却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在一起,我们今生在世谁也看不到来世,但愿我们像山上的野桃树,逢春开花,一年一度。”时间长了,村里人也不把英倩蕾当外人,婚礼什么的也会邀请她参加。《拦路歌》、《抬彩礼》、《送姑娘歌》这些歌就是在那种热闹的场合学会的。

  2006年春节,英倩蕾是在侗村过的,大年初一是萨玛节,三龙村例行举行祭祀活动。绕村、祭祀过后,老歌师吴志成带英倩蕾到山后看他们祖先的墓碑,还教了她《蝉之歌》:“春天来了,蝉儿在树上鸣叫,那是寻找母亲的呻吟,听到蝉儿的哭声,我们的年岁也长了一轮,春天又来了,我还没有找到意中人,我比那蝉儿更伤心。”这是一首很古老的歌,是祖先传下来的。

  英倩蕾很开心,写信告诉自己的朋友。朋友慕名而来,侗寨的孩子们给他唱《敬酒歌》:“今天老爷爷来到我家,我没有什么来款待,好酒好菜都拿去祭土地神了,想去肉摊上买肉,别人又不杀猪,只有辣椒一个给你吃”。这显示了侗族人幽默的一面。事实上,他们都是很开心的,常常开怀大笑,那是种发自内心的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外来者与局内人之间的文化交流及至最后的视域融合,在无数的影片中都有过相似的主题表述,而这也是几乎所有做田野作业的研究者都会遇到的问题。这就是格尔茨所说的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光”来理解一种文化。片中的英倩蕾可以说是做到了这一点,但本片的导演可能就做得有些不够,因为我们只看到了侗寨民众们光滑的生活表面,却并没有切近他们真实的处境与内心。当然,也用不着求全责备,它就是采取了直奔文化交流主题的单线叙事,并没有那种深入挖掘的雄心。当片尾英倩蕾离开的时候,她和乡亲们一起唱起澳大利亚的土著歌曲《因那内》时,相信每个人都会为身份、背景、地域、知识、习俗差异如此之大的人们能够唱出这样协调的和声而感动。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8-7-11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