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影评]冰与火的变奏
《刀王老项》(纪录片)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8-05-28  作者:刘大先


·影视看板·

      片名: 《刀王老项》(纪录片) 
      导演:康述志
      片长:31分钟 
      时间:2007年
      国家:中国
 
 
    剧情:

    在距离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城40公里的章凤镇,有一位阿昌族人项老赛,他就是著名的“户撒刀王”。“户撒刀”也叫“阿昌刀”,因产于阿昌族聚居的陇川县户撒乡而得名。史料记载,明洪武年间,大将军沐英西征时曾留下一部分军队驻守户撒屯垦,他们将打制刀具的技术传给了阿昌族同胞,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户撒刀”工艺独特,质地精良,锋利耐用,有“柔可绕指,削铁如泥”之誉,久享盛名。

    早年云南许多民族使用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所以阿昌族锻造的“户撒刀”就成了他们使用最多的生产工具。时至今日,在与阿昌族相邻的景颇族的节日庆典和文化生活里,比如目瑙纵歌的仪式等等,“户撒刀”依然几乎贯穿其始终。

    项老赛14岁便跟随父亲锻制户撒刀,35年的磨练,使他成为了当地技艺高超的铁匠,被称为“户撒刀王”。老项开了个刀店,原本生意很好。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开发,外地游人增多,本地许多人开始引进工业技艺打造“户撒刀”,虽然工艺比较粗糙,但是因为成本低,所以价钱比老项手工打造的刀要便宜许多。老项家的生意每况日下。

    老项的妻子腾喃菊为此忧心忡忡,但也无济于事。儿子项长富跟着老项学打刀,父亲坚持要手工打造,试图保持传统工艺的纯粹性。一次偶然的机会,老项在朋友寄给他的Discovery纪录片《东方艺术大观》上看到其他东南亚民族制刀的方法,受到启发,试图改进传统的淬火工艺。

    在“户撒刀”打造工序中,淬火是最关键的工序之一。淬火是为了使铁碳原子结合得更加紧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和失败,老项终于发明了一种粘土处理的淬火技术。原先的户撒刀刀背不淬火,这样使得刀柔中带刚。老项用一种土灰调制成粘土,涂抹在刀背和刀身上,厚度不一。然后加火干燥,平均加热,在淬火快速降温中,刀身和刀背降温速度不同。刀身慢,韧度高,硬度低,而刀背却正好相反,用这种锻造方法锻制的新刀比原先的质量更加出色。

    老项还找到尹保元这样一些能工巧匠制作刀柄与刀鞘,突出艺术造型,使之更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因为他觉得刀只有通过这样一系列人工的锤炼才会有魂,那是工业技术所无法替代的。云南省绿色发展研究会为老项制作了专门的网页,2006年“户撒刀”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这个项目传承人的老项带着他的刀走向了北京。

 
  简评:

    “户撒刀”位列中国三大名刀之首,素有“东有龙泉剑,南有阿昌刀”之称,曾经是云南许多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和娱乐必不可少之工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户撒刀”功能已经逐渐演化,如今它更多地成为一种精美的工艺品,品种有匕首、长刀、景颇刀、藏刀、维吾尔族刀等120多个品种,远销西藏、甘肃、内蒙古等省区乃至缅甸、泰国、印度等国。

    古代有名的兵刃往往伴随着许多动人的传说,比如耳熟能详的干将莫邪、龙泉太阿,都脱离出了那些原本外在于人的冰冷器物,又因为同人的命运的密切关联而浸有的火热的情性,使其仿佛带有了生命一样。由于它们原本就同人的生活不可分割地连接为一体,从而带有令人敬畏的神性,以至于在锻造的时候甚至有将人的毛发指甲投入火中、助成炼造的传统习俗。

    随着古老的神圣叙事在工业时代到来之后的坍塌,那些被视为人们日用的兵器工具也逐渐失去了其不可替代的用途,它们又被还原成冰冷的器具了,曾经火热的生命遭遇了冰冷的现实。然而,就是在如此的境遇中,它们的魂魄,如同一个民族的精神,始终薪尽火不灭,缠绵婉转,散于民间。

   “户撒刀”从军工产品到生产工具,再到艺术产品的嬗变过程,代表了我们许多物质文化遗产的命运变化轨迹。项老赛的故事则显示了一种对于民族文化的本能性的执守与变通。加火锻造与冰水淬火的工艺改进形成了一种民族文化的隐喻——在经历重重阻隔与困难之后,传统的工艺再一次浴火重生,如同凤凰涅槃。“从开满蝴蝶花的草丛中,从千百条乡间道路的尘埃中,常有关不住的歌声飞出来”,被称为 “活着的传统”的民族文化,就是在这样一些生动的案例中得以显现,就像那些从乡间尘埃中飞出来的歌声。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信息中心 [2008-05-16]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