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影评]想象“国家”的方式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02-27  作者:刘大先

·影视看板·

片名:《绿草地》(故事片)
出品时间:2005年
片长:101 分钟
导演:宁浩 
      剧情
    毕力格一家生活在内蒙古边境的草原上,生活缓慢地变化着。商人将摄影、剃须刀、咖啡和时尚杂志带到了蒙古包里;爸爸看到时尚杂志里“完美生活”的漂亮房子,自己也想盖一个;姐姐羡慕“红巾”歌舞团的姑娘,想要去报考;毕力格还小,对一切都是懵懵懂懂的。打水的时候,毕力格发现了一颗顺着水面漂来的圆球。奶奶告诉他那是上天赐与的宝珠。毕力格叫上自己最好的两个朋友——个子虽小但从不肯服软的达瓦和只会骑摩托不会骑马的二锅头去草原守了一夜。孩子们没有看到“宝珠”发光,回到家里都挨了打。不是夜明珠又是什么呢?他们去问草原上知道最多的喇嘛,依然得不到答案。
 
    一年一度的“那达慕”节开始了,电影荧幕上的高尔夫球被孩子们误认为就是毕力格的宝珠,放映员告诉毕力格那是一个乒乓球,不是什么宝贝。毕力格受到了其他孩子的嘲笑,失望地把球丢进了草洞里。孩子们聚集在达瓦家看电视,他们立起了高高的天线,却只能收到声音。电视机里正在播放乒乓球赛,解说员告诉大家,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孩子们为此兴奋不已,找回了乒乓球,并且决定将“国球”送还给“国家”“北京”。他们背着家长出发了,以为一天就能到。天色渐晚,二锅头的摩托快没有油了,毕力格和达瓦却不愿意放弃,迷路后筋疲力尽,露宿在一个废弃的房子里,幸亏二锅头带着草原巡警找到了他们。
  
    妈妈将毕力格狠揍了一顿,踩坏的乒乓球由达瓦保存两天,而达瓦用它交换了滚铁环,两个小伙伴为此闹翻。事后双方的父亲带着他们和好,并且将那个白色的乒乓球切成两半,一人一半,执拗的毕力格却坚持没有跟达瓦说话。姐姐考取了歌舞团,毕力格也要去城里读小学了。欢迎新同学的典礼上,毕力格推开了体育活动室的门,他看到的是无数的乒乓球,听到的是嘈杂的乒乓球声音——
  
 
    简评
    关于童年、成长、信仰、纯真的电影总是会带来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的感觉,《绿草地》也是如此,它让我想起侯孝贤的《冬冬的假期》和Nikita Mikhalkov的《蒙古精神》(Urga),仿佛二者的合体。故事很简单,只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插曲,也许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只是因为发生在草原上就具有了某种特殊的意义,我指的是草原与中原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向往与遥望。当毕力格奶奶含糊不清地唱起“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与苍劲悲壮的传统“呼麦”比照的时候,这种边疆想象“国家”的方式被我们直观地感受到。
 
    影片中有两个互相照应的场景,牧民们在草原上搭起天安门的布景照相,城里的人则在搭起的草原背景前照相——不同的地域、文化、主体对于异域的他乡都充满向往。乒乓球作为“国球”成为一种象征,通过大众传媒电视给草原的孩子们带来了对于国家的模糊想象,北京则成为国家的象征。草原文化显然是不同于“国家”整体的文化,也不同于外在于草原的都市文明,它们共处于国家这个宏大框架中,各自对于“他者”有着充满好奇的眼光。
 
      工业文明已经渐渐进入这块原本平静而优美的土地,草原的孩子必然要在成长中离开故乡。所有人都对异乡充满向往,这大约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人内在的悖论。片中大量长镜头和空镜头的运用,强化了辽阔的草地、蜿蜒的河流、驰骋的骏马、绚烂的彩虹这些视觉印象,也可以视作是一种缅怀与敬意吧。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7年2月16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