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影评]草原、女孩与狗
小黄狗的窝(故事片)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02-03  作者:刘大先

·影视看板·

片名:小黄狗的窝(故事片)

导演:拜姆巴祖恩·达娃
出品时间:2005年  
片长:93分钟
制片地: 蒙古国/德国 
 剧情
    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娜莎·巴察禄放暑假,回到草原上宁静温馨的家。她家里的羊圈刚被狼群袭击过,狗死了,爸爸在埋葬它时告诉女儿,人和狗之间有种特殊的轮回关系。他依照传统习惯将狗的尾巴编成了辫子并说,这样狗就会转世成为一个剽悍的蒙古人。一次出门捡牛粪时,娜莎在附近的山洞捡到了一只流浪的小花狗点点,便好心将它带回家饲养。但爸爸担心来路不明的点点曾跟狼群生活过,这样会引来狼群而伤害他们和羊,坚持要娜莎把它送走。娜莎太喜爱点点,决心偷偷收留它。有一次带着点点去牧羊,为了找点点,她和马迷失在大草原的雨中,幸亏一个老婆婆收留了她。
   
    夏天转眼过去,巴察禄一家要收拾夏营地转场到秋营地。爸爸妈妈仪式化地拆掉蒙古包,然后又重新走进已无一物的毡房圆形印痕的中心,恭敬地祭洒大地,说“美丽的杭盖草原,感谢你的收留”。爸爸执意留下了点点,把它拴在一个木桩上,一家五口乘牛车离去。不料在半途,爸爸发现最小的儿子巴特巴亚失踪了。他急忙拨马回头去找寻,最后发现小花狗挣脱了绳索,守护在小巴特巴亚的身边,让虎视眈眈的秃鹰无法侵害他。爸爸终于接受了点点成为家里的一员,一家人在悠扬的马头琴和长调中向远方走去。  
  
    简评
    这是一部介于纪录片和剧情片之间的“原生态”电影,情节非常简单,犹如巴察禄家的生活纪录。当事人一家就是最主要的演员,因为就是反映游牧民族的真实生活状态,演员都是本色出演。大部分的篇幅都是母亲在蒙古包内外操持家务等日常作息细节,但优美壮阔的草原景观和独特的民族色彩烘托使它显得别具趣味性。纯净的事物直接呈现自己,穿透繁琐与矫饰,触击到人的心灵,像一首写意的散文诗。不经意间,导演已经留给人类学家一段无需搬演摆拍的民族志影像素材。
 
  不过,在镜头下洁净辽阔的蒙古大草原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天堂,除了有羊群遭野狼咬死之外,牧人亦为毛皮的价格越来越不值钱而慨叹生活的艰难。最后,在巴察禄一家的迁徙途中,开着大喇叭叫民众别忘了选举的宣传车迎面开过来,暗示了一个统摄性的社会背景。女性导演的细腻使一些表现游牧文明和现代文明交汇的细节得以发现,比如爸爸从城里买回来的塑料水勺,不久就被烧坏了,似乎表明有些外来的东西是无法被草原所接纳的。当小花狗听到爸爸带回来的玩具电动狗发出的叫声时,非常愤怒,也可以看出自然对于人工的反抗。
 
      蒙古国原先在笔者的心目中是那种荒凉贫瘠、愚昧落后的地方,看过《哭泣的骆驼》和《小黄狗的窝》这样的片子之后才深感到以前的偏见。其实,少数民族或者边缘族群的文化往往就面临这种尴尬的处境:因为不为人所知,容易在他者的想象中被“妖魔化”。说到这里,需要提一下这两个片子的导演拜姆巴祖恩·达娃(Byambasuren Davaa),这个1971年生于蒙古国,1998年就读于蒙古乌兰巴托电影艺术学院及慕尼黑电视电影学院的女人,正是她的作品,让我们一管窥豹,拂去那些笼罩在蒙古草原外面的迷雾。返观我们国内的少数民族电影,何尝不是缺少这样的本民族导演以及对于本民族从“族内人”眼光的展现呢?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7年1月26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