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影评]作为族群标识和身份象征的银饰
──《银饰》(纪录片)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01-19  作者:刘大先

      片名:《银饰》(纪录片) 

      产地:中国 
      出品时间: 2005年 
      编导:张小敏  陈景源 
      片长:58分钟
 
 内容
    “男以田为主,女以银基础”,在一首苍老悠远的亻革 家古歌中,年已六旬的老银匠李德祥的故事进入我们的视野。李德祥是贵州省黄平县塘都村亻革 家寨人, 15岁就随父亲学手艺,初中毕业后当过兵,经历过抗美援朝、炮击金门等历史事件,当过机场报务员、会计。世事过眼,岁月荏苒,却磨灭不了幼时就扎根在他生命深处的打造银饰的手艺。因此,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对于银匠的限制解除了,他重新开始了传承4代的祖业。李德祥有二子三女,制作银饰的手艺已经传给了两个儿子,女儿和女婿都在务农,老人自己在重兴乡镇上租了房子作为自己的银饰作坊。慕名而来的村民和偶然经过的外国游客是他的主顾。
 
    银饰是亻革 家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财产,在迎接重要客人和重大礼仪节日的时候,她们都要着盛装,盛装又叫古装,包括绑腿、蜡染的百褶裙、蜡染衣、飘开、围腰。这时头发挽起太阳与月亮的造型,插上银发簪、包上螺丝型头帕和银质的围头片。着盛装必然要戴银饰,从种意义上讲,银饰就是亻革 家女人的身份显示。
 
    银饰的工艺非常精细,别致巧妙,整套的银饰包括大板项、螺丝项、平板项、上面有种种意象和图形,包括刀剑戈矛、十二生肖、宫殿、太阳、蜘蛛、龙、鱼等等,各有其象征意义。比如,蚕蛹形状的耳环提醒人们勤劳养蚕生活才能富足,蚯蚓形的则表示没有蚯蚓的土地不肥沃。更重要的是,亻革 家人以农耕为业,没有文字,银饰是记载历史、接续文化、体现生活的重要物品,也是他们身份认同的重要载体。李德祥一生经历颇为丰富,到最后还是回归家乡从事传统的手艺,似乎也表明其内心深处的一种认同与关怀。
  
 
   简评
    通常意义上,人们把文化分为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面,而实际上这三者密不可分,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貌似无关的物品事实上包含着浓郁的集体记忆和文化积淀。亻革 家银饰就是这样一种图像形的语言,它有着丰富的指向,牵涉历史文化、民俗信仰、地域特征、审美心理结构等诸多方面。通过银饰我们可以一管窥豹,发现亻革 家人生活的点点滴滴。
 
    一个族群的身份认同总是需要某种共同的共通的东西体现出来,在亻革 家人那里,银饰就承担了这样的角色。服饰是族群识别的重要依据之一,各具特色的传统服装与饰品,由于积淀着世代相传和约定俗成的集体表象,具有符号性的指示内涵,已经同族群形象合为一体,成为其形象特征。荣格说的集体记忆,李泽厚说的“积淀”,都涉及到类似的意思。李德祥老人的经历也表明了一种文化传承根深蒂固的生命力,虽遭磨折终不能断绝。
 
    另一方面,《银饰》这个片子也引发我们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因为我们看到,在商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传统的亻革 家银饰已经走向了市场经济的道路,这是坦途,还是歧径?老人的孙女一辈很大可能已经不会再走上民间艺人的道路,这是个人的幸事,抑或文化的惨剧?已经有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指出,全球化进程中地方性文化具有“内在转换”的主动与能动作用,换言之,地方、民族文化的商品化从某个方面来说其实正是寻求自身出路的一种方式,如此而言,无疑是让人乐观而令人鼓舞的。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7-1-12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