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影评]北极原住民的史诗
影视看板:冰原快跑人──飞毛腿(故事片)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6-11-15  作者:刘大先

·影视看板·
 
北极原住民的史诗
片名:冰原快跑人-飞毛腿(Atanarjuat/The Fast Runner)(故事片) 
出品时间:2001年 
导演: Zacharias Kunuk
 影片长度:172分钟
 
 
 
  剧情:
 
     “冰原快跑人”是一则流传在北极西界靠近加拿大北方巴芬岛上的伊努特人(Inuit)族群中的古老野史。这里是个终年雪掩的大冰原,当地游牧营帐领袖遭杀害后,夺得首领位子的邵利以残虐嘲玩的方式猎杀宿敌土力马,种下日后纠葛不休的恶因。
 
      多年后,饮恨离世的土力马有两个儿子长大成才,分别是被称为岛上最强的人马嘉及被封为“飞毛腿”的阿潭纳鸠,他们都是族人中最顶尖的猎师。邵利有个爱逞威风的儿子欧奇,从小即与阿杜指腹为婚,孰料长大后阿杜却和阿潭两情相悦,使原先就忌恨阿潭纳鸠的他更为不满。结果,欧奇向阿潭纳鸠提出挑战,在一场抢婚的搏击赛后,阿潭获胜娶走阿杜。
 
    时光飞逝,阿潭纳鸠和阿杜有了一个小孩。阿潭纳鸠独自一人远行猎鹿之际,阴差阳错,又娶了欧奇的妹妹普雅为妻,麻烦随之将至。某日,欧奇伏击睡卧中的两兄弟,马嘉被害,阿潭纳鸠幸免逃生,光溜溜地奔窜在冰原上。欧奇率其手下一路追杀,惊愕之余的阿潭,饱尝天险及冰原恶劣的环境考验,但最终他以类似萨满的神力逃脱凶险和妻儿团聚,重建家园,而残杀族人的欧奇则遭到长老放逐。
  
 
 
  简评:
 
 
      2001年正值托尔金的《指环王》和罗琳的《哈里·波特》风靡全球,此时,位于加拿大东北部北极圈内的伊努特族导演Zacharias Kunuk和他的族人却以没有特效而浑然天成的史诗神话片《冰原快跑人》从世界的边缘进入了文明的核心,这部影片先后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最佳加拿大长片奖,并被送交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打破全美戏院平均值冠军纪录,像北极光似的幻彩照亮了影坛新世纪。
 
    影片基本上是由伊努特原住民自组的独立制片公司自编自导自演,以剧情片的方式重演生活于北极圈的伊努特人千年的传说。在导演精巧的运镜底下,举凡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诸如权力、性、家庭、伦理、生产、婚姻、分配、交换、组织、暴力、希望、宽恕、爱、恨、灵魂、善、恶等等,几乎人类学家曾经探察过的领域均有涉猎,又不同于人类学家自己拍摄的电影那样带有强烈的诠释欲。
 
    这是一块绝少有人涉足的土地,充满种种难以想象的恶劣条件。影片拍摄的困难度及危险性都高,使得它成为一部空前的恢宏巨制。导演并未使用特别花哨的电影技法,但却概括性地搬演出复杂而深厚的人文景观,毫无蜻蜓点水的毛病。光是一座冰屋就涵盖了传说的传递、权力的更迭、游戏规则下的争斗与排解、复仇的预谋、建筑的技艺和原理等等,就像在一望无际的平坦冰原上硬是构造出山川陵谷一般,体现出导演对空间意涵极高的体会。影片没有千军万马,却有磅礡的气势;没有华丽的言词,但仿佛所有眼睛看见的和看不见的万事万物都无时无刻不在诉说。这种语言无以名之,它既来自自然,来自人类与自然相融相抗求取生存的本能动力,也来自在时间中堆积推移的传说。
 
    与经典的民族志电影类型由外部文化的眼光来审视不同的是,《冰原快跑人》的出发点是从内部观看自己的文化,但产出的结果却达到了人类文化的共通性,远抵任何文化的最深处,从心理上置换了有关边缘与中心的相对关系。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信息中心 2006-11-3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