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边界写作”:在多重复调的精神对话中永远迁徙
论彝族诗人阿库乌雾的“边界写作”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6-04-26  作者:巴莫曲布嫫

 
 
一位母亲阵痛的声音
沐浴着整个苍宇
无规则的翅羽占据
无规则的世界
此间  语言与文字守护人类
足足千年万年
惟有诗歌
以长者的姿态
目送春天自大地
离去
──阿库乌雾《春殇》

 


    已经不记得是哪一年、在哪里与阿库乌雾/罗庆春这位时而沉思冥想时而又我心狂野的“流浪者”、“逃亡者”、“有家难归者”相遇在诗歌的清明之中了,但他多年前在中央民族学院大礼堂的“招魂歌”仿佛依然在我耳边回响着,而当时台下数不清的各民族学子同声回应着的“哦──拉!”也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了彝语那古老而又沧桑的穿透力! 几乎是在灵魂与作为牺牲的绵羊同样颤栗的“文化震撼”(cultural shock)中,我仿佛意识到了诗歌语言的无边界,就像音乐作为一种“世界语言”一般,能够在瞬间传达一种“不能言说的言说”,去完成族际沟通和不同文化间的理解。然而,语言是“耳治”,文字是“目治”,当这位双语诗人同时用彝文与汉文进行写作时,那在音声之间暂短消失的“边界”,便即刻浮出在汉字之型“阿库乌雾”取代母语原初之音“apkup vytvy”后,与汉名“罗庆春”之间展开的一场多重复调的精神对话中了。
    沿着看不见的数据之线,《阿库乌雾诗歌精选》在微软视窗中一页页被指间的尖鼠标点击开来,最初的惊诧并非是该专集一共收入了诗人从未发表过的新作70首,而是在其文字独异的诗作目录中陷入了某种“后现代”的疑惑或沉想:《精选》分为“巫唱”(48首)、“春殇”(13首)、“性变”(11首)、“犬吠”(46首,散文诗)四辑;而每一首诗题都是赫然入目的“双字”复沓与“双音”叠唱。随着这种“陌生化”阅读的行进,在其多少带着某种“违规操作”的字词组合中,我又仿佛渐渐地听到了显示屏后的一阵阵“呓语”,一会儿是汉语,一会儿是彝语,一会儿又成了彝语思维与汉语写作的复调对话……
    大凡读过阿库乌雾/罗庆春诗歌的读者,都不难理解这位彝族学者、双语诗人的“双姓名”背后,潜藏着一种耐人寻味的“边界写作”,而这部诗歌精选更是诗人在两种语言、两种文字之间的文化迁徙中,“抓一把雾霭重重地掷向人间,捧一掬黑土听一听那悠古的吟唱”,随即发出了震慑人之魂魄的一声“尖叫”:“我只要汉语,不要汉文化。”那么诉诸于我们视觉的书面阅读与充盈于听觉之间的诗人自白,在文字与语词的文本张力中又是怎样的一种“灵与灵的对话”呢?诚然,解读一位始终处于“双重边缘状态”的诗人及其创作,我们可以有多种阐释的角度,但就写作的表述形式和内在品格而言,语言与文字的选择及其高度自觉的文化策略,当是我们认识少数民族诗人,尤其是理解一位学者型双语诗人的双向维度。
   “边界写作”作为一种后现代话语,通常是指在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下,具有多重族籍身份或多种语言表述能力的作家或诗人,以主流和强势的语言文字进行创作,以期传达一种处于边缘和弱势的“小”社会与“小”传统的地方知识和文化特质;同时立足于“边缘化”的写作优势去高度关注人类共享的生命体验,在“跨文化”的种种冲突中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以著名的印裔英籍作家拉什迪的理论观点和创作实践来说,是为了在崭新的、突变中的人类生存、文化、思想、政治、行动和歌唱的联动结合中,倡导呈现混原性、异质性、杂合性及其转型。“为种族混杂而欣悦,又为绝对纯粹而恐惧”(《想象的故国》)。“边界写作”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当然有其特定的文学审美特征和社会政治涵义。一般而言,“边界写作”的基本特征是在“大/小“语言传统之间的“去本土化”和“再本土化”,带有鲜明的语言哲学及其实验意义。通过抽绎“小”语言,“边界写作”在语法、句法和形式规范等方面首先要突破甚至解构“大”语言,从而向主流语言和文化输送“新颖”的思想表述。因此,“边界写作”一方面是语言的“去本土化”,发生在“大/小”文化领地的“接壤地带”;另一方面,它同时也是语言的“再本土化”,在持续的“大/小”文化遭遇和碰撞的过程中,实现一种崭新的语言变革 。作为“纯粹彝人”的阿库乌雾,其诗歌创作始终穿行于两种文化、两种传统、两种语言文字之间,如果说他早期的诗作更多的是为了通过汉语写作这种强势文化来表达自己的民族认同和文化皈依的话,其后期的创作实践则超越了所谓的“血统纯粹”,试图以蜘蛛、蚯蚓、白蚁、黑蚁、鬼蝶等一些“可以入药”的小昆虫、小动物来替换和消解龙、鹰、虎、日、月等传统的意象群及其所涵泳的文化内在体系结构,并以“蚂蚁”的意志与力量对付历史异化这一空前庞大的“异类”,努力实践着其“双重超越”的深度精神变革的文化策略,从而自在地展示着“边界写作”的文化异质性和更为宏大的、高远的诗学追求。
    首先,阿库乌雾的“边界写作”是两种语言与文字的复调对歌。按媒介思想家麦克鲁汉(Marshall McLuhan)的话来说,语言不仅仅只是一种工具,更是一股能形成和转换我们思想的能量旋风。语言是一种传播系统,也是一种信息工具。如果缺乏口头语言(verbal language),我们的心智活动将衰退为只是感情、情绪和知觉的处理而已;口头语言使得概念化、抽象化及反省成为可能;人类因为使用口头语言,方与其它动物有根本区别(其它动物虽然也有能力与同类沟通,但它们所能表达的仅止于一些简单的符码,且少于50种),而人类的口头语言则是不断发展衍生的,能创造出无穷的讯息或意义供我们写作及沟通之用。语言使人类获得了传播和传承文明和记忆知识的手段。在前文字时代,人们把语言与记忆结合起来,将需要传播的知识、智慧和经验用简练的语言编成歌谣、谚语、口诀、故事等方式,以利口耳相传。而书写的产生,则突破了有声语言那种一发即逝、过耳即无的时间限制,也突破了因山高水远、长路迢遥的空间阻隔。清代学者陈灃在《东塾读书记》里说过:“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 倚赖文字的发明,人类渐渐脱离荷马史诗的程式风格及口头创作习惯,发展出“书写传统”。文字非但没有堙灭史前的口头文本,而且正是文字的使用,才使那些原本只能在乡野间口耳流传、方生方灭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获得永恒的生命,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同时,由于文字这种全新的表达和传承媒介的引进,在人类文化和知识的历史上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其中之一,就是置身于文字时代的人们难以领会前文字时代那些在口耳之间世代流传的音声文本的神韵妙谛了,这是因为文字时代的知识分子被定义为“读书人”,这些“书虫”主要从文字文献出发理解历史和世界;再者,文字与言语有着不同的表达法则和修辞程式,村妇野老固然读不懂学堂中的高头讲章,文人墨客也听不进民间的俚语野唱,那些仍在大地上像风一样世代骁唱的歌谣、史诗大多以声传情,声韵的抑扬顿挫、一唱三叹、复沓联翩之间所传达的曲折微妙和神韵情意是无法用文字记录和保存的,因此也是很难传入知识分子的耳朵和心窍的,那些质朴而深情、古老而清新的歌声负载着的历史和智慧,已经无法感动知识分子那因终日钻故纸堆而日益变得迟钝和麻木的听觉和灵魂了。自从有了文字,口传的历史和书写的历史就分道扬镳了,口传历史在民间“逢场作戏”,书写历史在学院中“一本正经”,两者各自唱着自己的戏,其理解和讲述的历史和知识往往大相径庭、南辕北辙。然而,在阿库乌雾的诗歌实践中,由于他深谙彝民族的歌诗传统与汉文字的诗国文化,因而能够始终执着地穿行在两种语言与文字的夹击之间,恰如一个倔犟的灵魂,以影形相随的语词越过字面表层的含义,去追随,去倾听那贯穿于诗歌话语中的原初之音声,由此,在多重复调的精神对话中支撑起一位彝族双语诗人的诗性天空,在文化传播和族际交流的知识全球化时代,创造出了一部属于自己同时也属于当代彝人在价值选择上不得不重新叙写的“迁徙史诗”:

        我真正脱离自己的母体/是在雷电辟开葫芦的夜晚/那时  雷电也被铜网所缚/那时  海水重新泛滥成灾/葫芦的碎片/成为海洋里  星月的/雕塑/重游开始/世界  不再圆满/我  有家难归 (《重游》)
        一只鸟儿着陆的感觉提升岛屿的内涵,我夹生岛屿与天空之间,我注定没有岛屿的根系,鸟儿的秉赋,船性的意识。于是,起点与终点同时沉浮。……母语的河床断流,生命,由搁浅起步!(《岛屿》)

    其次,“第二汉语”与异质“混血”,是阿库乌雾在诗歌写作中通过“双重颠覆”而进行精神内省的自我对视。阿库乌雾出生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冕宁县,其族籍身份是清晰的,但其文学语言的“混血”强化了诗歌写作的混原性与异质感。这些年他不断有彝文诗作的发表,也有以母语写作的诗歌专集出版,但在一个以汉语为阅读空间的主流社会,其汉语诗歌创作不论从数量还是从影响而言,都当是一种“不由自主”的语言选择,同时也是一种充盈着文化思辨的创作策略。这或许也是许多少数民族双语作家和诗人共同经历的“跨文化”体验,起初往往都带有着某种“无奈”,但一俟他们在种种难以言说的内心冲突和文化冲突之间找到自己的“边缘优势”后,便会变被动为主动,在两种文化表述的交错中,用自己个性化的写作实现精神的“突围”,其重要表征就是在两种语言文字传统中游刃有余地对主流语言加以解构、颠覆,直至以母语涵化汉语,大胆实践并张扬着充满文化异质感的诗歌主张:“假如汉语还有丝毫的魔力/我的诅咒亦即我的礼赞”。阿库乌雾多年来一直同时致力于当代少数民族诗歌创作的理论研究,成绩斐然,故其诗歌创作往往也直接映射着他个人的诗学理念和美学追求。“第二汉语”作为一种全新的创作命题,凝聚着他“从‘文化混血’到‘文学混血’”的深刻思考:

    我们知道,在这样一种‘文化混血’的时代大趋势下,任何人为的自我封闭或盲目抗拒都是徒劳的。明智的抉择是使这种‘混血’现象高度自觉化,使其在知己知彼的‘血型’与‘血性’的前提下去自觉完成‘混血’,而不是在蒙昧无知、似是而非的情况下被他文化被动同化。 
   

    阿库乌雾强调在主体自觉中完成的“混血”,勿庸置疑地指向了“第二汉语”的创作实质,就是“母语文化与汉语表述方式的深层凝合”。其具体的实践方式正是“边界写作”在语言实验的哲理思辨中从“去本土化”到“再本土化”的理性飞跃。然而,对任何一位有母语情结的诗人而言,在其与生俱来的民族认同中完成对异质文化的“混血”,正如其从母体的血色阵痛中脱离层层纠缠和阻碍而呱呱临世一样艰难。
    阿库乌雾对汉语的颠覆首先是建立在对母语的颠覆之上的,“必须以自觉体悟颠覆母语文学传统,甚至颠覆文化传统的精神失落感为前提,在更高更深的层面上对民族文化和母语的‘元叙述’方式加以全面背叛。”这种颠覆的勇气即“去本土化”的实现,以其惊骇的“全面背叛”发人深省,《蛛经——关于蜘蛛与诗人的呓语》正是诗人以自我鞭挞的卧薪尝胆,通过“第二汉语”对母族文化传统的全面解构,重新构建了一个彝人的当代信仰。这是诗人身处“网络时代”,面对“电网、磁网、信息网、情网、肉网、魂灵网”等现代人类生存的矛盾与困境时,力图穿过“网状的毒汁无始无终”,上下求索,去追寻“屈子精神”的不朽:

卷帙浩繁的国度
异类开始形成于
难以抒写的一纸空文
在全面叙述的时代
中断叙述

那些偷学汉语的少数民族
使一些汉字走向贫血
在蜘蛛的引诱下
诗人重新建立自身与语词的关系
在诗歌繁荣的时节
消灭诗歌
会令硕大的蛛卵爬满笔端
也象征一种收获
丰收的日子
可别忘了屈子
用永恒的饥饿
压迫着世界

粽子  是否是蛛卵
仍待考证

    熟悉彝族文学传统的人都知道,诗人这里,不仅仅打破了彝民族自古相沿的“蜘蛛神话”(蜘蛛创世),更颠覆了彝人传统社会至今依然笃信的“蜘蛛信仰”(蜘蛛是魂君),而这种叛逆精神首先是以彻底颠覆传统中人对蜘蛛的祗敬,而勇敢地担负起了直面同族目光质疑甚至叱责的内心失落。基于同样的“颠覆”策略,《雏鹰》叛逆了诺苏彝人自古崇拜的鹫鹰:“一只鸟儿的阴影/整整笼罩了一个民族/全部的历史”;就连“虎子”也仅仅“是大泽中的阿扎花/生生灭灭”,本土的虎崇拜也同样不能成为亘古不改的永恒;“撑开天地的神柱”也不过是“盲人手中的卜棍”;而《乌鸦》则更是反常地向彝人民间信仰中的“凶兆显象”呈献了“走向不死”的“渴慕”,尽管诗人牢记着长者的叮咛:“母亲说过乌鸦是/吞吃孩子的足印成长的”……阿库乌雾正是通过自己身体力行的“全面背叛”,在当代彝族诗歌创作群队中率先走向了以“第二汉语”重建“第二母语”的文化实践与诗学革命。
    尽管口头传统和书写传统有许多不同的法则,但是二者都是通过语言积累、贮存和传播知识和文化的有利途径。“口头传统”与“书写传统”之间当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不仅仅在于单纯的知识传递方式之不同,也非仅仅涉及的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也是两种不同的思考、记忆和表达方式,但二者之间不可能决然地分出一个“楚河汉界”来。对一位娴熟地掌握了母语书写和汉语书写的少数民族作家或诗人而言,不论其写作的表述形式与与语言风格怎样,从“第二汉语”到“第二母语”都是阿库乌雾力图在口承与书写的双重知识系统中,在两种语言文字的文化挣扎中,从创作思维的基本构型上对主流文化的诗意颠覆,以及对母族文化的创造性复归,这里有其写作策略的哲理思考,同时也成为他以彝语思维而以汉语写作来实践自己重建“母语本土”的诗歌美学主张的精神通衢,从而肩负起了一位当代彝族诗人的天职。那就是立足于对两种文化传统的深刻把握,在其诗心与哲思的双翼上以振羽凌空的气势,打破汉文线性思维的桎梏,由此他不仅通过主流社会的“大”语言来广泛传达边缘社会的“小”文化,同时也依凭着彝语的音节化思维来拆解、拼接、重组汉语的词法、句法,将现代文明的沉重代价,将当代人类共同面临的精神失陷凸现在“灵与灵的对话”中。
    一打开阿库乌雾这部新诗选集,我们就不难发见到所有的118首诗作都无一例外地使用了双字、双音节的诗题,走进第一辑《巫唱》的汉语阅读中,土路、口弦、月蚀、童裙、行咒、夭亡、狩猎、巫唱、神谕、重游、灵犀、乌鸦、神弓、雏鹰、风祭、鼓韵、巫光、突围、疼痛、首饰、伐木、虎子、岩羊,宛如穿过一道道迎面扑来的山口,直抵诗人那彝风回旋、彝声歌唱的内心深处对母语本土的创造性复归。彝语是一种声音和谐又富于音乐美的语言,其文字属于音节文字。彝语词汇以单音节、双音节和三音节占绝大多数,四音节次之,五音节为数极少。而自古以五言为主体句式的诗行组合,在节律上有二三式、三二式、四一式、二一二、二二一式,这几种句式可以随意使用,均可构成五言句,其中不难发现彝语构词法以双音节居多。古代彝族诗学家在诗歌本体方面,提出了色和彩、情和景、景和色、境和界、风和骨、骨和肉、影和形等等二元一体的诗学范畴;同时在创作技巧上也一向强调要表现“主骨”、“风骨”、“骨力”、“影魂”、“神韵”等等诗歌美学主张。这种诗学传统直接衍生了创作方法上的“对正说”与诗歌审美的“相称观”。阿库乌雾的“双音节情结”,则独出机纾地将音韵、节奏、构词、句式、辞格乃至章法等彝语材料创造性转化为整齐化一的“第二汉语”表述,其题旨或深蕴或显豁地传达出了本民族歌诗传统的风格,正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所指出的:“艺术家必须利用自己本土语言的美的资源。如果这块调色板上的颜色很丰富,如果这块跳板是轻灵的,他会觉得很幸运。”“每一种语言本身都是一种集体的表达艺术。其中隐藏着一些审美因素──语言的、节奏的、象征的、形态的──是不能和任何别的语言全部共有的。这些因素有时把自己的力量熔合于上文所说的不知道的绝对语言──这是莎士比亚和海涅的方法,有时组成一种独自的、技术性的艺术织物,把一种语言内在的艺术提净了或升华了。”
    这种“无规则”的语词在超越纯粹的异质化提升中,更深刻地映射出我们逐渐从“陌生”到“熟悉”,又从“熟悉”到“陌生”的人鸟、透影、极姿、立式、街谱、刺界、镜梦、蘖枝、书光、纸天、人病、骨鸣、性变、落雷、蟒缘、船理、家论等等怪诞、乖张而又充盈着阅读诱惑的意象迭出之中。或许这就是诗人刻意创造的“第二汉语”,以“无规则的翅羽占据/无规则的世界”,因了这些“呓语”般的歌唱,这些深藏着彝语构词法的即兴咏叹,其显见的“彝人制造”图式不再来源于范畴明晰、合于文法的汉语表达,同时也就宣告了一个“偷学汉语”的彝人力图以彝语的“元叙述”来锻打已经失去血色的、苍白无力的汉语思维:

切割   以巫师的方式开始
在午夜   荒芜多年的土地
重又血流不止
泉水叮咚   泉水叮咚
水为生命之源
音乐附着在语词的躯壳上
进入似是而非的分娩
……
我看见那些剖腹产的幼儿
朝气蓬勃   健康成长

    “切割”就是将汉语掰开、揉碎,再捏合、组构,“揭其壳/裸其质/入其里”,以期达到音声或语义“变形”后的意涵转型:透影→投影、极姿→极致、街谱→街铺……“如此精确的汉字/让我内心虚伪而苍白!”于是,生硬的、冰凉的语言铁块变成了从诗人的精神宇空飞落而下的灵感陨石,充满了来自祖先居地、来自大地和天穹之间的神奇魔力,发出了每一个母语社会的人都能听懂的山风骁唱,在为“切割”中横空出世的新生命而欣喜。
    诗人以明确的诗学理念去实现精神的突围:“不破不立/不立不破……立如疾风劲草/立如蜻蜓点水/立如拔地而起/立如流云行空/……/立   其实就是一种/最普通的/生长方式/。”(《立式》) 值得注意的是,除去极姿、立式、街谱等诗人刻意的语言“切割”实验外,人鸟、透影、镜梦、人病、性变、性人、落雷、家论等,却显然是传统彝语词法、句法的即兴倒装──鸟人、影透、梦镜(境)、病人、变性、人性、雷落、论家。因此,沿着其排列诗题的技术路线进入文本解读层面,我们便能理解其间的语言哲学正是一种实践其诗歌美学追求的“再本土化”:“透/一颗冷冰冰的方块汉字/有影无踪。”诗人早期那种遵循汉语轨范、讲求文法的“第一汉语”作为创作方式被完全摒弃了,故而在其诗句纵横交错、音律驰骋跳跃的一首首短歌中,一切语词的合法制约或形式上的工整都被渗透在“第二汉语”中的彝语血性洪峰漫过了,诗歌之魂灵在破碎的形式后不再只是单调的陈述、叙说,而是在音律和节奏的“非逻辑”的沉郁与“无规则”的迷狂中,融会贯通了汉文化的文学古典与西方的诗歌经验,并在狂放不羁、佶屈聱牙的深情抒发中,放飞出诗歌的魂灵。然而,诗人也清醒地意识到“飞也是一种垂落”,就像史诗中的文化英雄支格阿鲁一样,从九翅飞马的背上坠入故土失陷的“滇帕索诺”(历史或传说中彝人先祖建立古国的大湖滨),向着一个“崇拜英雄”的永恒时代回归精神的本土,忘却了族群文化认同失落后的那种漫长的惨淡,而在瞬间的恢宏中融入了探寻千年故土的神奇山野,化为“无数森林”制作的“槌”,叩响新世纪的深沉《鼓韵》,感召无数只沉落为“鸡群”的“雏鹰”,因为“在烧焦的树林上空/太阳拿着一把斧头走过”(诗人引帕斯《水和风》),行走在背叛行列之首的诗人,像“夸父逐日”化为“探路杖”般地“枯朽之后/彝人的血管/开始涌流不息”──

惟有海天之间  无数不名鸟
自在地  飞来
飞去!……

    再者,阿库乌雾在以汉语写作实现“精神突围”的语言实验中,始终充盈着一种双声复调的自我对话风格。实际上,这种美学主张在其诗歌研究专著《灵与灵的对话──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诗论》 一书中有淋漓尽致的呈现,该著从文化记忆、诗学品格、美学旨趣、宗教意蕴、民族精神等理论层面,探讨了近十位中国当代各民族诗人的汉语写作。值得注意的是,《精选》则更为径直地走向了个人诗学理念的具体实践。前文我们已经分析了这位双语诗人的彝语思维与汉文写作是处于一种同构联动的双音节对话中的。而读到第三辑《性变》与第四辑《犬吠》时,诗人俨然如两位独立的主体,正如其“双名”身份的时而分裂、时而重合一般,通过口头程式风格的自述、对语、旁白、设问、作答,乃至采取“闪念”、“幻觉”“顿悟”等画外音,实现叙事人称在对话关系中的灵活移位,传达出更为玄妙、更为深刻的双声性复调对话:

    夜里/我倾听每一股岩泉/在月光下闪闪烁烁/追踪那些带翅的灵语/时常溺于泉底/感悟别致的沐浴/无数次我徜徉于先人走过的古道/祈求寻回吉光片羽的珍贵/却沙砾炙人/教经的文字炙人//我的肉体浸置于光的熔炉/我的灵魂搁放在光的砧板/我时而被光分解/时而被光组构/谁能逾越一切无言的天桥/谁能冲破一切无网的闭封//我愿唤一株灵草/寂寞地  释你于巫光/蓝色的  囹圄/(《巫光》)

    “分解”和“组构”大致是当代少数民族诗人都在面临的历史文化命运,同时也是一种文学自觉的理性化创作实践。因为,“石缝是最后的居所,你们将欲望压缩,变色,变形,变质,深信石头的裂缝是伤口,更是出路。嫁接,从没有蘖枝的年代开始!……”(《蘖枝》)大凡熟悉彝人“克智”论辩传统甚或毕摩仪式经唱的读者,对这种具有双声风格的传统话语的“移置”和“转型”都不难理喻。彝民族的口头传统与汉文书写传统之间,同样也存在着一种相互激发、相互伸张的内部张力,对个性化的体验与诗歌艺术的发展、成熟和完备形成了内在的激活机制。本民族的口头传统是当代汉语写作的源头活水,直接或间接地孕育、引发了诗人自觉的理论建构与诗歌实践,从主题到形式,从言语到句法、从呈现方式到语汇链接,都在某种程度上是彝语口语思维对汉文写作思维的釜底抽薪,承继着本民族的诗性智慧,使“第二汉语”的表述更富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更丰富的话语风格。下面的诗行就有如“克智”论辩中的“略嗬”(考问)一般突兀而至,设问的是诗人,而对答者就需要读者给予文本空间之外的“补足”:

问题Ⅰ:有鼠进入我的陷阱能否
        再次脱逃?
问题Ⅱ:犹太人的眼泪多
        还是中东地区的石油多?
问题Ⅲ:人工爆破一座城市
        需要多少诗人?

    幻觉:雨是长在天上的树!


    诚然这里只是笔者的一种解读方略。基于对彝民族口头传统特质的深刻把握,阿库乌雾将汉文写作视为印刷排字的(typographical)即线性思维的被动创造物,在母语思维的创作本能中他往往善于调动更为丰富的、更为复杂的、具有多相性层面的口语思维,实现对话意识流的多样化传达:“我们用不同的语种毅然击中对方/我们让拥有各自语种的民族/陷入空前的绝望/所有关于语言的法度在此失效/只剩下几个简单的词汇/在激情的顶端燃烧/神话的青烟   重新在/我们居住的城市上空/执拗地升起……”这种与口头传统风格不无纠葛的即兴辞辩体,可以说是他颠覆“第一汉语”的写作后盾,继之其《雨城》的努力也同样以此复调式对话为导向,通过文字的呈递去突破书写符号的制约,以重新捕捉口头言说或口语行为的多重意涵。

人神合一的努力
在金属与金属的距离间
赓续着
默念:若惹古达镇东方
      舒惹尔达镇西方
      阿俄舒补镇南方
      施惹底里镇北方
羽毛,那飘飘欲仙的羽毛谁镇?!

我与城市之间的立交
无人驾驶汽车
断了粮草
潜意识:一股股扑朔迷离的妖气
观光电梯在我的
血管里升降自如

默念Ⅰ:邪不压正!
默念Ⅱ:血浓于水!
默念Ⅲ:金钱万能!

自由,一个受伤的词汇
溢出那张白纸的表面
我指的不是那种
带翅膀的自由
许多年以来
在雨中,在城市
一个裸体的汉人
以桀骜之势立于眼前
我逐日深信:
自由是一种淫荡的物质

    高度关注“文化精神”是每一位诗人或学者都应当不断向自己追问的一个“关键词”。按照美国人类学家菲利浦?K.伯克教授的理解,“文化精神”一词是由人类学家阐释的,用以描述价值系统整和性的一般模式和方向。文化精神与价值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和文化形象与信仰系统之间的关系相同的。它凝聚着一种文化形态的价值取向,而民间创作的意蕴也根深蒂固地植根于这种文化精神的范畴之中,逾越这个范畴来理解文学创作是不可能的。“克智”口头论辩中对诤性诗歌精神与弥漫于整个诺苏彝族文化的诗性智慧紧密相连,,与组成其写作外部特征的语言、语词、语体要素的整和形式相对比,多重复调的“精神对话”深蕴着诗人对母族文化包括口头传统的价值取向,在多声部的开放性写作姿态下,诗人所追寻的、珍视的、认同的异质“混血”得以强化。文学与文化相因相成,诗歌更是表现文化精神最敏锐的一种维度,同时也是理解少数民族汉语写作最重要的文化空间。作为一位具备双语思维的诗人,阿库乌雾的自我对话,也是深入倾听自己那被汉语文字重重包裹着的心灵“骨鸣”,通过内部透视和自我反观,打破汉语文本结构去实现的母语本土的全新重建:

       即使秋天是坠落的象征/我宁愿在片片落叶之间/往来不停的飞翔/将真正的腐朽/赶出整个蛮荒的心灵//即使麂子和獐子的眼里/充满了发烫的星星/我宁愿用梦幻轻轻托起/那些稍纵即失的蹄印/写成最后一部史诗//大山从自己的身体里/提取彻骨的山泉/标示自己的出路/我从坚韧的骨骼间/抽出远古部族全部的记忆/眼睁睁    目睹躯干成为/城市深处  空洞化石/并放逐残存的/精气  于秋天迷人阳光/以外/(《秋天》)

    故而,在中西方文化影响下的诗人,对族群口头传统与诗性智慧的自觉解构与全新重建是其“混血写作”的异质性张扬的一个重要前提。因而,对其双声性、复调式的对话特质的合理阐释,也只有深入到诗人与生俱来的母语肌理中,才能对其在文化多样性的选择中始终恪守的族群文化记忆进行深细的把握,才能对其主体自觉下的写作图式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也才能够真正读解诗人“只要汉语,不要汉文化”的创作理念。比如《玩偶》一诗,即是古老的族群记忆在现代城市的重压下顽强的复述:“我试图用最古老的遗骸,磨砺成锐利的银针,以道路和方位为线,来缝合人世间灵肉的裂痕。”同时,《精选》的第四辑《犬吠》均为散文诗,与前三辑也构成了一种复调式的文本对话。从语言呈递方式的混杂到个性化的表述范式的转型,意味着新的模式取代旧的模式,因此打通本土知识与诗人话语在转型之间的文化通衢,才能发现一位学者型诗人对母族文化精神的审美烛照。通过双声性、复调式话语的插入、叠加、平行和切换,而不囿于单一的语汇系统,不囿于单一的语体风格,不囿于单一的文体形式,充分展示双语诗人双语思维的语言潜能。诗人正是以彝语思维对汉语写作的取精用弘,为自己诗心哲思的创造性表述拓展了多元化的、“再本土化”的诗学建构。
    作为一位学者型的少数民族作家和诗人,其双语思维也往往只能在多重复调的精神对话中实现文化互换,这里就需要将语言这种第一写作元素植根于不同价值体系的文化交汇中去碰撞、去历炼。但是如果要想在较高层次进行主动的阐释与认同,则必须对这两大文化传统予以整和、共振与汇通,以求心灵语汇的真诚对话和文化视野的多向交接,而不致在两种语言传统的磨合、协商过程中方纳圆凿,与更广阔的汉文阅读世界格格不入。当然汇通旨在文化的相互观照与话语交接,要求诗人具有开阔的胸襟、深广的视域,还要穿行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各民族传统的多元化之中,去锻造出自己独特的诗歌写作风格,使诗歌学术命题与话语转换发生审美观念的双向涵化,最终形成具有强大辐射力的文本解读空间。其实,从“母语本土”转向“第二汉语”的“混血写作”,到凭借“第二母语”对汉语表述的哲理性颠覆,处于“边界写作”的学者型诗人,在更高的维度上走向了遥远而恢宏的“文化迁移”,从而体现了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整和、包容,以及对民族文化精神与人类普遍的价值认同的共享:

       旗幡,在卷帙深处成为补丁,脚印,便轻易烙痛河流的躯体,那梦中第一次鱼汛来自故土的针叶林,少女在初潮之前扮演母亲。于是,迁徙,就在母亲的左乳与右乳之间进行!……
       干戈,于唾沫的汪洋中逐日枯萎,语词,在异地开始偷情。将祖先的灵竹移栽——笋,那满地生根的阳具,头顶一朵朵蘑菇云,让火灾,最终发生于海底!……
      夜已很深,心灵依然游离于城市上空,是我的光芒照耀着城市?还是城市的光芒启迪我永远迁徙的天性?
顿悟:自己是年代久远的昆虫!
            可以入药的翅类!!

──《迁徙》

    在当下世界经济、文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的态势中,文化标准化、战争、旅游业、工业化、大众传媒、移民和环境恶化等使世界各民族的本土文化传统面临日益严重的威胁,许多古老而美好的文化传统和神圣崇高的精神遗产正在迅速消亡。在知识全球化的时代,作家和诗人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就是能否站在文学人类学的高度去创造性地提升自己的写作实践。阿库乌雾以诗人鹰隼般深邃的眼光去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关注世界共同面临的危机,关注个体现实生命的存在情态,从而使其“边界写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彝族诗歌”,而深深地刻上了追求人性本真、关怀弱势群体的人文主义精神。因此在这种意义上说,“文化迁徙”既是一个诗人漫长的精神苦旅,同时也是一位学者庄严地走向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走向无边界的人类诗歌精神的灵魂飞升,其间充盈着语言哲学和文化美学的深刻思考。
    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从事中国文学研究的专家马克?本德尔(Mark Bender)博士近年来开始关注彝族传统文学,同时也在翻译和研究阿库乌雾的双语创作,在他今年6月6日发给我的电子函件中说:“我对阿库乌雾诗歌深有兴趣的原因之一是他创造性抽绎了彝族仪式经颂、史诗和神话的许多传统特质。在某种方式上,他的诗作俨然是这些传统素材在文学平面上为大不相同的读者或受众提供了一种即时性、突变性的语境,而非传统中典型的语境。我在另一封信中谈到文化进程中的超拱形图示时说过“一切都是有意趣的,也是重要的。”阿库的诗作就是一个例证──尽管我相信文化研究的各种学说和理论或许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描述这样的情境。”而在另一种强势文化的英语阅读世界中,人们会很快看到一个当代彝族诗人的名字和他被本德尔博士译为英文的诗集,那就是apkup vytvy。
    写到这里,我仿佛在阿库乌雾以“第二汉语”和“第二母语”交错建构的双重文本意涵中,又听到了诗人在走出“大山”、走出“石缝”的心路历程中曾无数次引吭高歌的《招魂》,那是千里彝山在阿嘎迪拖(云贵高原)强劲的脉动,更是诗人以母族文化精神的本质性复归而拥抱世界、拥抱人类的骞翮远翥之歌。

    “有道是/不破不立/不立不破”(《立式》)。“边界写作”中的诗人心中破除了一切边界,而在多重复调的精神对话中风鹏正举,走向了“永远迁徙”……

  2003年11月28日于云紫台
 
 

文章来源:《民族文学》2004:3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