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译经力作 借古鉴今
评《玛穆特依》的翻译出版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6-11-07  作者:王昌富

     《玛穆特依》(以下简称《玛穆》)也可译称“训世经”、“劝善经”、“道德经”、“教贤经”等,是彝族传统道德经典。它主要流传于川南滇北大小凉山彝族地区。它成书久远,至少在古候、曲尼进入凉山之前的以兹(君)、莫(臣)、毕(师)为统治阶层,亘(工匠)和卓(庶民)为被统治阶层的彝族传统社会就产生了。
 
     《玛穆》是一部奇书。它“奇”在两点上:一是站在超阶级的立场上而训世;二是相距11岁为一个“年代”,论述人生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随之有不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情操要求,即结构上以年龄为经,道德情操为纬交叉构成。
 
     《玛穆》的整理与译者下了很大的功夫,不失为一部汉彝翻译力作。该书的整理方法科学、得当。这次整理翻译出版,译者搜集了若干个版本进行认真对照、勘校、整理。具体方法是取长补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先去后。
 
      该书的翻译方法,译者遵循“信、达、雅”的原则。《玛穆》不像史诗、叙事诗等其他民间文学,它是训世经,句句充满哲理,语义深刻,最能集中反映一个民族的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每句都是凝炼的“警世恒言”、“醒世通言”之类,故翻译的难度可想而知,并且是第一次译成汉文正式出版。但译者攻破个个难题,终于取彝文各版本之长整理出了《玛穆》的一个新版本,以彝汉对照的方式出版。这是译者对彝族文化的一个贡献。
 
      整理翻译出版《玛穆》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玛穆》作为一部长期流传彝族民间的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的伦理道德经典,不是某一先贤空想出来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渊源。《玛穆》起着“德治”的作用,习惯法具有“法制”的功用。彝经所言“君权不巩固,修德就巩固;君民不相悦,修德就相悦”与今“以德治国”之说何其相通。整理翻译出版这部道德经典必将会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因此,今天我们整理、翻译出版《玛穆》这部具有积极意义的彝族传统伦理道德经典,其意义和价值是广泛的。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信息中心2006-11-3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