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郭翠潇]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为着力点推进文化润疆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23-09-01  作者:郭翠潇
  从冰雪消融的帕米尔高原,到林草繁茂的伊犁河谷,这个春夏时节,我参加了中国民协与新疆文联联合主办的“文化润疆·我们的节日”新疆民族民俗节日系列活动,体验了新疆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文化。这一系列活动以新疆塔吉克族肖贡巴哈尔节、达斡尔族沃其贝节及柯尔克孜族马奶节为主要内容,涉及祭祀仪式、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饮食、体育、游艺及传统手工艺等多种文化表现形式。这些节庆习俗世代相传,随着时代发展又不断地被再创造,有了新的内容和意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群众也共同参与到节庆活动中,各族人民以传统节日为纽带,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
  “文化润疆”是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的新时代治疆方略。而“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则是中国民协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的工作要求,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创办的国家级品牌活动。此次中国民协与新疆文联合作举办“文化润疆·我们的节日”新疆民族民俗节日系列活动,发挥“我们的节日”品牌效应,以新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为落脚点和着力点推进文化润疆,可以说是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其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沃其贝节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达斡尔族民众汇聚一堂 吴京男 摄
  首先,以人民为中心的多元行动方共同参与。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我们看到节日活动的组织并不是政府的单一行为,三次活动均是以传统节日传承社区为中心,在党和政府、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的共同支持与协作下进行的。以6月9日至12日在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举办的“文化润疆·我们的节日——新疆达斡尔族沃其贝节”为例,该活动主办方为中国民协和新疆文联,而承办方不仅有新疆民协、塔城地区文联、塔城市委宣传部、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政府,还有塔城市达斡尔族历史语言文化研究学会这样的专业学术团体。达斡尔族沃其贝节也叫“斡包节”,是塔城达斡尔民众最重要的传统节庆活动,已于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今年恰逢达斡尔族戍边新疆260周年,节日规模盛大,不仅塔城的达斡尔族欢聚在一起,来自黑龙江、内蒙古、北京等地的达斡尔族也自发地来到塔城参加庆祝活动。在三眼泉瓜尔本社尔斡包举行的传统祭祀祖先仪式由当地达斡尔族长者主持,组织井然有序。在阿西尔乡戍边纪念碑公园举行的文艺演出中,演员绝大多数来自塔城市纳其亚民间艺术团和塔城市夕阳秀艺术团,以中老年非专业演员为主。演出结束后举行了曲棍球、射箭、拔河等达斡尔族传统竞技活动。参加各项节日庆祝活动的有老人,也有青年人,还有小孩子,不仅有达斡尔族,还有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其他民族群众,非遗在活态实践中进行着代际传承,传统节日活动为各民族互相了解、交流提供了契机。各族人民既是文化润疆的主体,也是文化润疆的对象。
  其次,着力提升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见度。新疆地域辽阔,各民族文化丰富多样,仅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就有140项(含子项)。“文化润疆·我们的节日”新疆民族民俗节日系列活动主办方有意选择了新疆少数民族中人口相对较少的民族——塔吉克族、达斡尔族、柯尔克孜族的传统节日,着力提升其可见度。例如3月19日至22日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举行的“文化润疆·我们的节日——新疆塔吉克族肖贡巴哈尔节”,该节日在每年春天举行,是塔吉克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节俗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春耕仪式已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名为“塔吉克族引水节和播种节”,但肖贡巴哈尔节本身并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月21日举行的肖贡巴哈尔节系列活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喀什文联”“喀什零距离”“喀什广播电视台”等微信公众号进行了4个多小时的网络直播。节日活动当天,我们看到多家媒体在活动开始前很久就到了现场做采访,无人机在空中盘旋,拥挤的人群中不时出现自媒体在直播解说,交织于塔吉克族村民中的游客频频举起手机或相机按下快门,记录或传播着他乡的“新年”,而过年的塔吉克村民对这一切采取接纳和包容的态度,用他们传统的方式互相祝福,欢迎八方来客。
  第三,民族民间文艺可在文化润疆中发挥重要作用。传统节庆活动包含着多种文化表现形式和社会实践,往往是规训年轻人、解决纷争、和谐关系的重要场合,对群体价值观塑造、知识传承及文化认同意义重大。7月3日,在特克斯县阔克铁热克柯尔克孜族乡举行的新疆柯尔克孜族传统节日马奶节活动上,毡房外是竞争激烈的饮马奶比赛、马上角力及摔跤比赛,毡房内,柯尔克孜族亲朋好友则相聚在一起,听长者讲述马奶节的起源传说和关于马的传统知识,演述“玛纳斯”史诗、表演阿肯弹唱、即兴对歌对诗,此外还会利用这样的包容性场合融洽人际关系、调节矛盾,并通过惩罚性游戏教育年轻人守规矩等。整个聚会中每个人都充分参与,既是表演者也是观众,大家都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传统民族民间文艺不仅增添了节日活动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还以柔性的方式规范了行为、促进了团结。节庆活动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和包容性。在这三次节日活动中,我们看到每一次活动都是多民族共同参与的:在肖贡巴哈尔节,塔吉克族村民敞开家门,为到访的内地客人肩头撒上面粉以表节日祝福;在沃其贝节,达斡尔族小伙子耐心教汉族同胞如何射箭;在马奶节,柯尔克孜族牧民慷慨地为游客斟上一碗碗马奶酒;而在节庆演出的舞台上,各民族演员不分你我,唱在一起、跳在一起。开放包容的传统节日文化空间有助于增进各族群众之间深入了解、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在密切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增进民族团结和文化认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化润疆的目标是增强认同,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认同的前提是了解,要了解先要彼此“看见”。新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润疆·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正是以传统节日为着力点,通过多元行动方共同参与和协作,努力提升新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能见度,拓展其社会影响。这也正符合现代汉语中“润”字的“使有光泽”之义。“润”还有“利益、好处”的意思,文化润疆的最终落脚点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终极目的是为了人民的福祉安康。
  在特克斯县塞克云端草原上,游客们惊叹于眼前雪山、森林、草原织就的壮美风光,但同时也能注意到碧绿草原散落着一些人留下的酒瓶、塑料袋等垃圾。对此阔克铁热克柯尔克孜族乡乡长别克苏力坦·艾尔力谈到,因为草原面积大,又在连绵起伏的山上,无法仅依靠管理人员的力量去清理,他们采用垃圾按量计费的方法,激励当地牧民收集草原上的垃圾并带下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垃圾数量,保护草原生态环境。随着知名度提升,游客逐渐增多,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也给民族地区带来了困扰。弘扬新疆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润疆的同时,也必须要考虑诸如旅游业和商业化等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借鉴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伦理原则》,由多元主体协同规划和实施。在此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当地民众的作用,并使保护和发展的成果惠及于民。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2023-08-18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