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屈永仙]傣剧的“活化石”《公孙犁田》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23-06-30  作者:屈永仙
  这里说的傣剧是指德宏傣剧,历史有一百多年左右,是在傣族民间文化艺术土壤中萌芽,又吸收了汉族戏曲文化营养不断发展的综合性艺术形式,也是诗、歌、舞、乐多元一体的口头传统形式之一。在众多的傣剧中,《公孙犁田》是最早的剧目之一,傣语称为《布腾那雅送豪》意思是爷爷犁田奶奶送饭。笔者小时候听过看过印象深刻,长大后才明白该剧目的历史价值。它是傣剧的萌芽期代表作,处于从民间祭仪向戏剧演化的过渡阶段,对傣戏的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村民介绍,盈江县盏西镇、支那乡的一些村寨老人一直演着这部剧,尤其是在春节期间他们会提前准备好道具,届时会有村民来邀请他们到家中表演,具有驱邪祈福的寓意。时隔多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在外婆村中再次看到了《公孙犁田》,时间是在晚上九点,地点就在一村民家院中。晚饭后村民收拾妥当三三两两来到主事人家中,笔者也跟随外婆一起前往观看。头顶着月光走在巷道里,远远地就听到了阵阵锣鼓声。我们到达后发现院子里坐了不少妇女儿童,也有若干男性选择坐在堂屋中。
  《公孙犁田》的剧情很简短,具体说来是很久以前傣族先民开荒种地,爷孙俩早早起床牵牛到田间耕作,期间有来捡螺蛳和采水香菜的姑娘,看到此情此景爷爷就情不自禁唱起傣族山歌来。奶奶为爷孙两个准备了丰富的饭菜,在送饭的途中遇到一位渔夫,她也调皮地唱起山歌开他玩笑。总体而言,该剧展现了一个农耕之晨,傣家人在稻田间劳作的景象,乡民相遇时和乐的场景。精彩之处在于他们的山歌对唱,不仅含有稻作生产的相关知识,也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思想观念。从人物的表演和对话中塑造了三个主要人物,一是饱经沧桑却不失可爱的爷爷,他关心庄稼的收成,也关切劳动者的命运。不谙世事的孙子劳动时很不认真,受到爷爷的教诲。这些对话蕴含了农耕节令的知识和为人处世的道理,所有观众也从中获得传统知识,达到了傣剧寓教于乐的目的。
  《公孙犁田》也是典型的傣族口头传统,具有相对固定的主干内容,民间歌手也可以即兴演唱增删一些情景。在有的版本中,爷爷会抱怨劳动辛苦,奶奶却迟迟不送饭来,等看见她来了就躺在田埂上假装生气,这对老俩口之间的斗嘴,常常逗引得观众哈哈大笑。这个情景不是必要的,但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和丰富表演情节,可以取得较好的表演效果。在有的版本中,爷爷表演犁田时他要念颂许多仪式词,内容是要把一切不好的凶邪都“犁”出去,把灾祸都“犁”走,祛除这些不吉祥的事物使之永不再来。这些具有禳灾性质的唱词通常出现在以家庭为表演场地的时候,也是傣剧表演的点睛之笔和主要目的。在有的版本中,送饭的奶奶手提着竹篮,里面装着爷孙俩的午饭,有煮熟的鸡、米饭、酒和香等,表演过程中要先祭奉田头神祈求丰收,念诵祭祀词是整段表演过程中相对严肃的片段,这实际上反应了傣族在长期稻作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神崇拜和谷神崇拜。此外,在简单的版本中没有打渔的农夫和捡田螺和野菜的傣族姑娘,或没有犁地时的驱邪词和祭田头神的颂词等,这些都可以依据具体情况而增删。
  《公孙犁田》的主要演员大多是中年人。笔者与外婆看到的那场演出,剧组仅有五个人,基本都是40岁以上。剧组有一个师傅,一个敲锣打鼓,主要演员是爷爷、奶奶和孙子。有固定的剧本,用老傣文书写在宣纸本上。师傅拿着唱本坐在一旁,他看到演员忘词的时候就提醒一下词头。演员穿的就是日常劳作时的衣服,道具上一具竹子扎出来的纸牛和一把真实的犁。他们的表演动作也非常简单,唱一句歌词,敲三下锣鼓,演员往前走三步再退后两步,表示人物在行进中。犁田的爷爷要和送饭的奶奶有大量的对唱和念词,二人需要有一定的台词功底。
  《公孙犁田》是傣剧的雏形,与其说它是戏剧不如说是某种仪式。主办者邀请剧组来不光为了过春节图热闹,而是为了“驱邪”的仪式目的。笔者与外婆观看《公孙犁田》时发现爷爷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犁地时,他唱出的歌词明明白白地表达了驱邪的目的。他重复地说要将凶煞驱逐出门,不要再回来。听众对演员的唱功要求不高,唱得悦耳动听并非演员的主要人物,而是完整的表述内容。仪式在什么地方结束也有所讲究,犁田的爷爷表示必须在“祈福和祝贺”的地方结束,这样主家才能吉祥圆满,在表演结束时所有剧组要大声祝贺主人家万事如意、逢凶化吉云云。此外,笔者还注意到在表演之前他们要燃香拜神,一是求家神寨神保佑演戏顺利,二是求他们不要怪罪叨扰。总而言之,这出傣剧的表演充满了浓郁的仪式感。
  德宏州盈江县是傣戏发展的重镇,尤其是新城乡、旧城镇是核心地段,那也是干崖土司刀安仁的故乡。在20世纪初,他带头成立了傣戏剧团,他亲自带团队移译京剧、滇剧的戏目,如《精忠说岳》《薛仁贵》《五虎平南》《红莲宝》《思南王》等。在移译的过程中并非一层不变,而是根据本民族的喜闻乐见进行了一些改编。不仅如此,也积极吸收其他戏剧的动作、服饰、道具、音乐伴奏等表演形式,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傣剧。经过刀安仁和其他傣剧爱好者的整理和整编,傣剧得到了蜕变和升华,有了更多更丰富的剧目。如今,若是到德宏傣族村寨考察傣剧,可以看到人们常演的一些剧目,有古老而传统的《公孙犁田》《十二马》《冒少对唱》《娥并与桑洛》外,也有佛经叙事改编过来的《阿銮弓相》《木莲救母》,还有汉戏移译的《唐王游地府》《程英舍子》等等。在众多的傣剧剧目中,《公孙犁田》最为贴近现实生活,而且发挥着驱邪祈福的仪式功能,显得独具特色。
  我们可以通过《公孙犁田》看到傣剧的原始状态,《公孙犁田》是傣族文化记忆的重要案例。如今盈江县一些村寨仍然在演这部古老的傣戏,不仅有在村民家中进行的仪式性很强的演出,也有社区活动上舞台化的表演。例如,在2022年春节期间,盈江县文化和旅游局开展了云上送温暖·傣剧迎新展魅力活动,这是喜迎70华诞献礼活动之一,在“德宏·盈江傣剧之乡第二届傣剧汇演”上,盏西镇遮坎傣剧队就表演了他们的拿手好戏《布腾那雅送豪》(《公孙犁田》)。舞台上演员阵容相对较多,有爷爷、奶奶、孙子、渔夫、采螺少女等角色,有纸扎的水牛、蚌壳、白鹭等动物,增强了该戏的可观赏性。除此外,人物的其他道具都是真实的农具,有锄头、犁、竹篮、竹萝、鱼篓、斗笠、蓑衣等等,充分展示了该剧与现实稻作生产生活紧密关联的特点。
  《公孙犁田》犹如傣剧的活化石,展现了戏剧是从仪式活动转化而来。傣族是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常年与白鹭、田螺、水香菜这些水稻系统中的动物打交道。在稻作生产中形成了一系列的仪式活动,有开耕、犁地、祭田头神(谷神)、祭社神(家神寨神)、驱邪祈福等等。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仪式活动逐渐发展成了一出简单的戏剧,老一辈人通过展演这部傣剧向观众传达了农耕知识,教导后辈要敬畏神灵,以及通过辛勤的劳动方能获得丰收的人生哲理。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2年9月2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