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弘扬,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嘉峪关关城调研时发表讲话,再一次强调:“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民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好民间文化,对于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命脉,增强历史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间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首先,民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传播的根基与土壤。
民间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的文化。它生于民间、兴于民间、藏于民间,最接地气,最好地保留了中华文化的根脉,留下了中华文化的特殊印记。从神话传说到民间习俗,从民间礼仪到传统节日,从民间手工艺到民间艺术表演,千百年来,民间文化慰藉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规范并活跃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传播、弘扬着民间智慧,培育着、滋养着精英文化,并共同铸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的根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发展的丰厚土壤。
其次,民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的动力与支撑。
中华文化不是固守不变的,而是在不断推陈出新中发展起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离不开民间文化、民间智慧。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给作家文学、精英艺术提供了丰厚滋养;民间习俗、节庆活动则是我们日用而不觉的第一课堂。没有民间文学的滋养,没有民间文学提供的丰富素材和人物原型,没有民间的日常生活,作家的创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与精英文化最大的不同,民间文化是生活的文化,或者说,民间文化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与生活息息相关。如民间歌谣,就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口头文学形式,是他们在长期劳动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情感的表达,可以鼓舞情绪、减轻疲劳、丰富生活。民间曲艺、民间雕刻也是老百姓生产、生活的自然表达,所用的材料,也都是随地取材。前几天在大连,我看到有位民间艺人,用大连的海蛤——紫石房蛤,磨制了前8后2共10个孔,当场演奏了乐曲《友谊地久天长》。我问他这是什么乐器,他说没有名字,是他独创的,既没有对权益进行保护,也没当回事儿,已经搞了二十多年了,还在不断地完善。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千千万万的民间艺人,几十年甚至一辈子,一个心思干一件事,把一项艺术做的炉火纯青,成为“绝活”。“绝活”,靠的是喜好,靠的是智慧,靠的是持之以恒。正因为此,创新与发展才永不停歇。
第三,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相互转化,相互吸收,共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与成熟。
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民间文化精致到一定程度,就会成为精英文化;精英文化在民间传播日久,就会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与成熟。以孝文化为例。孔子在吸收前人思想精华和民间智慧的基础上,丰富了有关孝的理论,是为《孝经》。汉代以后,上自帝王将相,下到乡间“秀才”,对《孝经》倍加推崇。魏晋南北朝以后,《孝经》被广为注解、讲授。皇帝、皇太子听经、讲经、注经,成了宫廷的重要活动。影响所及,远至朝鲜、日本、西欧各国。产生于宋代的《三字经》说:“《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即要求读书先从《孝经》开始,足见人们对它的重视。但在民间,由于普通百姓大多数不识字,对于《孝经》没有几个人能够理解其中的理论要义,由《孝经》衍化出来的民间孝故事特别是《二十四孝》,在民间广为流传,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程度。由于更贴近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这些“通俗版《孝经》”在民间的社会价值特别是教化作用非常大,极大地促成了民间丰厚的道德积淀,民间道德积淀自然要通过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戏曲表现出来,形成了民间浓厚的孝文化,进而影响了精英阶层。
总之,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还是传播、发展、创新,都离不开民间文化。
二、民间文化在传承中华民族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方面具有独到作用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思想理念,构建了良好的道德体系,形成了博大的人文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以人为本、向上向善的人文精神。在这方面,民间文化具有独到的“日用而不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大美不言在民间。民间文化相对于精英文化,具有生活性、民间性的特点,使其在将中华民族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方面具有独到作用。生活性意味着民间文化是实践的,接地气的,可以对民众发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一块块牌匾,一方方窗花,一首首民歌,一个个节日……都在净化着人们的心灵,启迪着后人的智慧。民间性意味着民间文化是大众的文化、生活的文化、人民的文化、通俗的文化,具有广泛的、持久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以民间节日为例。民间节日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中,全维度体现着人民大众的审美和精神诉求,具有鲜明的生活性、民间性特点。民间节日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蕴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和感恩意识,即尊祖敬宗、孝亲睦邻、爱乡爱国。对于培养人们的国家意识、传统美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被现代社会边缘化的节日,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理念。就拿刚刚过去的中元节来说,中元节,俗称鬼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这一天在城镇,街头巷尾都会有人焚烧纸锭,祭奠先人。细心的人们会发现,他们在焚烧纸锭时都会画一个圆圈,把纸锭放在圆圈里焚烧,表示钱是送给自己的先人的,但圆圈又不封死,还要画出一个通道来,表示孤魂野鬼也可以取走一部分钱。这是一种超越家族的普度众生,显示出从“小家之爱”到“众生之爱”的丰富内涵,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仁爱精神。中元节不仅中国人过,我们周边的国家也在过。越南还把母亲节定为七月十五这一天。在提倡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今天,我们应该更注重中元节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它在传承中华民族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方面具有的独到作用,看到支撑它的孝道与仁爱精神,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凝聚力。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浓厚的报恩意识,忘恩负义最为人们所不齿。这种意识深深融进节日生活中。“春光正好清明时,柳絮青冢寄哀思”。每年的清明节,都是我们集中表达孝心、爱心的日子,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明德引领社会风尚的好机会。扫墓祭祖、祭祀先贤和英烈,表达的正是我们浓厚的感恩意识。至于祭祀的美酒逝去的人在九泉之下能否品尝到,那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我们只需要尽心尽力。“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的感人场面,正是知恩图报的生动体现。
三、要重视、发展民间文化,充分发挥民间文化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文化自信方面的重要作用
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不断地从神话传说、民谣小戏、剪纸年画里,从乡风民俗、村规家训、俚语故事中获得精神滋养,砥砺家国情怀,明白安身立命的道理和做人做事的准则。由于更贴近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民间文化比精英文化在民间的社会价值特别是教化作用更大一些,这一点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表现尤其明显。许多世代相传的古老神话和传说,不但给人们讲述了一定的历史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国家意识、民族感情、团结精神;许多描写下层劳动人民反抗斗争的故事、歌谣和小戏,都长时期地、广泛地教育着人民,培养着他们高尚的情操和品格。直到今天,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与歌谣,对学龄前儿童的道德观、审美观、价值观的形成,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有必要充分发掘民间文化内涵,创造性阐释民间文化中符合时代的内容,充分利用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传统节日,增强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最终形成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精神自立。这对于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原文载于:中国艺术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