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全国人大代表石丽平:我们应该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8-03-20  作者:王珩

  央广网贵阳3月19日消息(记者王珩 贵州台全国两会报道组)贵州被称为文化千岛,尤其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出的各种刺绣纹样、工艺加工技法更是文化遗产的瑰宝。如何让广大少数民族同胞分享这些文化红利?全国人大代表、贵州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石丽平希望利用大数据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姐妹们只知道绣花,国际大牌的时装周连贵州的元素他都不提,我觉得必须尊重地域的文化,你要用这个东西可以,必须要付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苗绣”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石丽平用了十年时间走遍贵州的少数民族集聚区,对贵州各地少数民族的刺绣纹样和技法烂熟于心,在记录保护传承这些古老文化的同时,石丽平却发现,不少国际知名的服装品牌在悄然使用这些大山深处的文化元素。“很多来纹样祖祖辈辈留下来,像背扇,因为他没有文字,是通过刺绣记录自己的心酸,自己的发展史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做了自给自用,没有流通,后面经济发展了、交通便捷了、传播出去了,别人看到就来收集。”

  宣传展示与商业利用是文化创意、文化产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的一对矛盾。石丽平认为,当前,贵州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加强保护,让传统民族文化的红利能够真正惠及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同胞。“呼吁用大数据的手法溯源,传统纹样图案还有我们的技法,利用大数据放在云端里,保存我们完整的资料,分享我们发展的红利。”

文章来源:央广网;2018年03月19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