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不断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能歌善舞,长期以来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艺成果,这是我国文艺的瑰宝,要保护好、发展好,让它们在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使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过程,成为各民族相知、相亲、相惜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引领着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事业取得新进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迸发新活力,民族文化走出去步伐更加自信,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以重大民族文化活动为抓手,展示魅力,推动传承
2016年8月18日晚,北京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文艺晚会在这里隆重举行,习近平、李克强、俞正声、刘云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观看。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以及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驻澳门联络办等35个代表团选送的43台优秀剧目,在首都舞台上绽放光彩。
传承为底色,创新来点睛。参加本届会演的43台剧目涵盖歌舞诗、舞剧、话剧等11个类别的舞台艺术,包括藏戏、壮剧、傣剧、畲歌戏等5台少数民族独有剧种,艺术种类之多超过了前四届会演,少数民族剧种数量为历届之最。参演剧目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折射出少数民族文艺创作贴近现代生活、更加繁荣的可喜态势。
5年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国家法定的全国少数民族大型文化活动,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族工作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高度重视。5年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作为国家法定体育赛事,同样在繁荣发展民族文化、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2015年举行的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来自全国34个代表团的6240名各族运动员齐聚内蒙古鄂尔多斯。民族式摔跤、马术、独竹漂、达瓦孜、响箭、板鞋龙……近200个特色浓郁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轮番亮相,各族运动员奉献的既是一场场技艺高超、令人拍手叫绝的激烈比赛,又是一场场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色浓郁的精彩表演。
2013年以来,为了给少数民族文化提供更多更好的舞台,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全国少数民族优秀舞蹈作品展演、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声乐作品展演三大全国性少数民族文化展演落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各展演轮流举办,每3年一届,成为定制。2013年至今,每年的七八月,呼和浩特就成为歌的世界、舞的海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大力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供了政策支持。重大民族文化活动的举办,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供了实在的抓手,推动民族文化保护工作整体发力、全面提升。
以创新为驱动,激发活力,不断发展
今年举办的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电影展,集中展映了蒙古族、壮族、畲族等13个民族的20余部民族题材电影。在此次电影节展区,“中国三大史诗电影工程”的海报格外醒目。
中国三大史诗携手走向大银幕,是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创新之举。2013年,国家民委、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启动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旨在为每一个少数民族拍摄至少一部电影。今年3月1日起实施的《电影产业促进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支持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创作生产更多的优秀作品,既是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各族群众的迫切要求。
2016年9月,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时间悄悄的嘴脸》《这里是红军走过的地方》等24部作品、马英等3位民族语言翻译家获奖。专家认为,这届“骏马奖”参评作品数量超过往届,整体水平较高,体现出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发展的喜人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等重大工程的实施,极大地鼓励了少数民族文艺创作。近5年来,《满巴扎仓》《我,雪豹……》等一批少数民族文学精品相继诞生,《丝绸之路传奇》《锻刀》《塔洛》《冈仁波齐》等一批少数民族题材优秀影视剧相继摄制播出……少数民族文化以新面貌融入新时代。
前不久,云南省规模最大的文化产业盛会——创意云南2017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昆明举办。展会上,60余名来自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族绣娘身着传统服装,飞针走线。她们制作的彝族服饰、家居用品等,吸引人们争相购买。据统计,楚雄现有彝绣协会、合作社56个,刺绣企业、经营户400余家,绣娘5万余人,年产值超1亿元。七彩霓裳装扮着彝家人的生活,也点亮了他们发展文化产业、脱贫致富的希望。
创新,激发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竞争力不断提升,助力民族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西藏,唐卡、藏毯制作等特色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有4000余个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作品走向市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18个重点项目启动建设;在新疆,建设了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6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6个;在宁夏,银川文投公司与深圳文交所实现合作,宁夏的文化项目可以通过深圳文交所面向全国融资;在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战略全面实施,2016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525亿元,较上年增长20%……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在跨越式发展中迎来“黄金时代”。
以展览交流等活动为契机,宣传成果,寻求突破
今年7月,“民族遗珍·书香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全国巡展(北京站)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展览精选了现存少数民族古籍中具有代表性的珍贵原件178种,包括东巴文、彝文、西夏文等18个少数民族文种。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古籍珍品首次在国家博物馆集中展示,也是1984年我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正式开展以来,首次对少数民族古籍大规模集中展示。展览吸引了社会广泛关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和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重要指示。
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应时而动,在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和规范化建设之时,还成立了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与资料信息中心、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收藏与修复中心等一批专业机构。如今,全国29个省(区、市)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专业人才队伍达5000余人,抢救、整理散藏在民间的少数民族古籍达千万余种,公开出版了十余万种。
为了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中国民族博物馆用突破性的展陈手法在武汉、太原、银川等地举办了一系列实体展览,还推出了数字展览、网上展览等,实现了高清影像360度快速调入和展示,有效地建立起真实世界和虚拟空间的关联。如今,信息、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文化、教育、休闲、旅游等领域体验式消费模式的探索,都为少数民族文物保护拓宽了思路。
同时,少数民族对外文化交流日益扩大,大大提升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今年春节期间,中央民族歌舞团携大型歌舞剧《传奇》亮相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和温哥华等地,上演了时尚与传统交相辉映的民族文艺节目,令人耳目一新,受到了海外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而“多彩中华”作为国家民委的对外文化交流品牌,经过十几年的培育也愈发根深叶茂。近5年来,“多彩中华”展演团将我国各民族的歌舞、服饰、书法、手工艺品等带到了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家,为世界了解中国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开辟了一条金色通道。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文化,实现前所未有的大繁荣、大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注入了强大动力,推动我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