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毛巧晖]新疆小曲子的变化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5-03-09  作者:毛巧晖

  新疆曲子,俗称新疆小曲子,其形成年代无文字可考。据艺人传说,清咸丰七年(1857年),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地曾向新疆移民,随之陕西曲子、青海平弦、兰州鼓子等艺术形式便流入新疆,后又融合新疆当地各民族的音乐艺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疆小曲子”。2006年,新疆曲子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疆曲子早期的活动以业余性质的自乐班为主,一般会在庙会或集市上演唱。20世纪30年代开始走上职业化道路,一些戏班开始以各种方式在地方演出,从而扩大了新疆曲子的影响。哈密地区是新疆曲子的主要流传地区,曲子戏是哈密人喜闻乐见的小戏,是寿庆喜事中必不可少的民间艺术形式。

  巴里坤古称“蒲类”,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兵家必争之地。在巴里坤流传的“镇西小曲子”是新疆曲子的一种。巴里坤小曲子在曲调、道白、角色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目前收集到的曲牌有八谱、菠菜根、纱帽翅等10余个,曲调有越头、五更、西京等30多个。其演出形式也十分灵活,伴奏简单,组织容易。如今这些自乐班的演出活跃期集中在每年春节期间或农历五六月的庙会上。现在巴里坤的自乐班成员一般由老人组成,自编自演,内容主要以歌颂党的惠民政策、和谐生活、民族团结等为主,而传统曲目则较少演出。

  如今的哈密市古称“昆莫”,是新疆的东大门,自古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素有“新疆门户”之称。哈密曲子戏相较于巴里坤的镇西小曲子而言,演出的基本是折子戏,曲牌达36种之多。1988年,哈密市对曲子的曲目进行搜集,选录了《哈密·新疆曲子集》。

  近年来,在非遗保护工作的推动下,当地政府采取培训、奖金激励等措施,使得新疆曲子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融合性日益明显。历史上镇西小曲子和哈密曲子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无论曲调、旁白都有着显著的地域特征。近年来,各地经常举办的非遗比赛与汇演,为自乐班们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同时他们也开始学习其他地域的特色,再加上曲班人员的流动与融合,因此无论从曲目、曲调到内容都有融合的趋势。其次,演唱内容有所变化。传统的小曲子表现内容包括民众生活的各个层面,涉及婚姻、家庭、伦理关系等,但较少与国家政策等相关联。如今,曲子表演的场域从原来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变为比赛或汇演现场,演唱的内容也转向描绘家乡变化、计划生育、农业新政等。这种内容的变化对曲子的传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曲子是当地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割裂在外的娱乐表演,词曲内容的改变必然使得其内涵与意义发生改变。

  这些变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也不乏问题。比如,表演艺人年龄的老化。目前无论巴里坤还是哈密各个自乐班成员,最年轻艺人已40多岁,因此新疆曲子的传承发展面临危机。此外,没有有效的传承、保护扶持政策也是当前不容忽视的问题。新疆曲子虽已被列入了国家级非遗名录,但是当地在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主要是搭建了一些比赛与汇演的平台等,并没有深入挖掘它的精髓,把它与当地民众的精神需求与民俗信仰紧密联系起来,这势必会影响新疆曲子的长远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4年8月8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