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柯尔克孜,诗意的生活与信仰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2-03-27  作者:特约记者 唐荣尧 文/图

  乌恰县城。

  “大玛纳斯奇”居素甫·玛玛依。

  在我国西北的边境地带穿越,领受最多的是一种诗意的生活和信仰。从帕米尔高原的昆仑山到天山脚下,分布最广泛的便是柯尔克孜族同胞。每次穿越柯尔克孜族的主要聚居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时,这片祖国偏远的地方给笔者的感受是安详,仿佛传说中的世外桃源。真正了解柯尔克孜族的生活,还得去乡下行走,在浓郁的民风中感受这些穆斯林多彩的生活。

  餐布边的礼仪和绅士

  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最西边吉根乡的一片牧场上,当笔者见到柯尔克孜族同胞帕尔哈提时,他正准备一个人用早餐(按内地时间,已经接近午饭时间了)。坐在碧绿的草地上,帕尔哈提在面前铺了一块餐布,上面放着酸奶疙瘩、卡特玛(汉译名为“烤酥油卷”)、西仁古奴奇(汉译名为“酥油羹”)、居布尕( 汉译名为“酥油糖饼”)等柯尔克孜族风味食物。这幅讲究的场景令笔者很难将他与一个边疆的牧民身份联系起来,觉得他更像个绅士。当帕尔哈提热情地招呼笔者坐下共同品尝早餐时,笔者不由得想起了那句柯尔克孜族民谚——“柯尔克孜人毡房有多大,餐布就有多大”。

  由于夏秋季节主要在牧场生活,包括帕尔哈提在内的柯尔克孜族牧民的主要饮食为鲜奶、酸奶疙瘩、酥油、面食等,马肉、马肠是他们的最佳食品。柯尔克孜族牧民将肉食做了初步处理后,放入烧好的馕坑中烤。这样烤出的羊肉外表呈金黄色,让人一看就有食欲。用餐时,柯尔克孜族同胞将烤好的羊肉置于大木盆中,放在餐布中间,食者围餐布而坐,用一把小刀轮流割食。如果有客人的话,男主人会主动将肉切成大块,分肋骨、脊骨、大腿、小腿及羊头、羊蹄等,按客人等级而分。煮好的大块肉被称为“肖奴帕”,是柯尔克孜族待客的食品之一。他们也常常将羊肉切成一寸见方的肉块,放在烧热的锅内烧烤,用铁铲不停地快速翻动,烤熟后在上面撒以孜然、盐面、辣椒面,用手抓食,这种锅烤羊肉块被称为“库尔玛”。

  帕尔哈提和众多生活在牧区的柯尔克孜族同胞一样,无法像城区或城区周边的同胞那样,有严格的礼拜时间,更无法像内地的穆斯林那样,能经常到清真寺去做礼拜。因此,他的宗教生活显得相对简单,只能自己在心里默念《古兰经》。

  在柯尔克孜族中追寻《玛纳斯》

  波斯坦铁列克、黑孜苇乡、乌鲁克恰提、波斯坦铁热克、巴音库鲁提、膘尔托阔依、铁热克、托云、吾合沙鲁,这些听起来奇怪的名字是什么?是乌恰县部分乡镇的名字。笔者穿越于其间的一个主要意图,是想聆听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

  近几年去过青海湖的游客会发现,在景区大门东侧的草地上,有我国唯一的诗歌园,湖边矗立的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的诗歌墙前,有几尊世界著名的史诗雕塑,其中就有柯尔克孜族同胞创作的《玛纳斯》。《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也是我国三大史诗之一,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主要流传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草原等柯尔克孜族聚居区,甚至在与我国新疆相邻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也有流传。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最北端的阿合奇县最引以自豪的,是这里有我国唯一能够完整地演唱《玛纳斯》的大师居素甫·玛玛依。

  在阿合奇,一提起居素甫·玛玛依,笔者才真正理解什么叫妇孺皆知。这位出生于阿合奇县阿特加依洛草原上的穆斯林,是真正让《玛纳斯》能够完整地传承至今的一个重要力量。通过采访,笔者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一个场景:在阿特加依洛草原上,当晨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开始退隐时,从不同方向赶来的柯尔克孜族同胞已经坐到一起,弹起他们心爱的“库姆孜”,铺开他们要摆上丰盛食物的餐布,大人小孩沉浸在一片祥和与欢快的气氛中。突然,随着一位老人的到来,人们一下子停止了自己手中的活,也不再交谈、舞蹈、唱歌了,他们要聆听“大玛纳斯奇”居素甫·玛玛依的美妙声音了。

  “玛纳斯奇”是柯尔克孜语,意思是能传唱《玛纳斯》的人。居素甫·玛玛依是整个中国可以完整地演唱8部《玛纳斯》的人,因此,被称为“大玛纳斯奇”之一。在柯尔克孜族人眼中,“大玛纳斯奇”和《玛纳斯》一样珍贵。

  居素甫·玛玛依的哥哥巴勒瓦依曾经经商,足迹遍及南疆各地及中亚地区。他一边做生意,一边广泛搜集记录《玛纳斯》及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巴勒瓦依先根据我国著名的“大玛纳斯奇”居素甫阿洪·阿帕依的口述,记录下了《玛纳斯》的前3部内容,后来又依据额不拉音·阿昆别克的口述,记录下了史诗后5部的内容。居素甫·玛玛依从8岁开始就在哥哥的指导下,学习背诵、演唱《玛纳斯》。花了8年多时间,居素甫·玛玛依把哥哥搜集记录的8部20多万行的《玛纳斯》全部背了下来。他所背下来的《玛纳斯》比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唱的英雄史诗《伊利亚特》长14倍。《玛纳斯》中的数百个人物、大大小小的各种事件,居素甫·玛玛依在脑子里将它们梳理得清清楚楚;人物之间的关系、每起事件的前因后果、每一位英雄人物的神奇经历,居素甫·玛玛依都了如指掌。

  40岁时,居素甫·玛玛依开始公开演唱《玛纳斯》。他第一次把蓄积30多年的才华、心血、热情迸发出来时,竟然一口气演唱了4天3夜。顶峰状态时,他曾连续演唱20多天。1983年3月20日上午11点,时年65岁的居素甫·玛玛依在历时1320天的演唱后,将完整的23万行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唱完了最后一行。

  1995年,居素甫·玛玛依在吉尔吉斯斯坦举行的纪念史诗《玛纳斯》问世1000周年纪念大会上,被时任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的阿卡耶夫授予“吉尔吉斯民族演员”称号。之后,他又获赠吉尔吉斯斯坦文化界最高勋章“玛纳斯勋章”。这是吉尔吉斯斯坦第一次将这一勋章授予外国人,这是中国穆斯林的骄傲。2009年4月18日,是居素甫·玛玛依92岁的生日,他的10位高徒和当地数百名民间艺人共同参加了《玛纳斯》演唱大会,吸引了上万人观看,这更是中国穆斯林的一个传奇。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2年3月20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