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北九万大山深处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全县35万人口中有13万是仫佬族,占全国仫佬族人口的80%。10年后,记者再次来到了这个桂北小城,感受这个富有感恩精神的民族的文化自救情怀。
感受仫佬族“依饭节”的魅力
赶到罗城县的当天下午,该县文体局原局长玉庆福推荐记者到罗城县的双寨村采访,称那里有两位仫佬族依饭节非遗传承人。
依饭节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依饭”是“感恩、庆丰收”之意,节日期间,仫佬族人民在各自的宗祠里举行隆重的“依饭道场”,主持依饭节的道师,把在传说中帮助过仫佬族人的36位神仙请出来,向他们贡献祭品,祈求保佑,以感恩还愿,庆祝丰收,祈求人丁安泰。在这期间,村寨里每家每户都要拿出自己家最好的食物来招待外来的客人,来的人越多越热闹就越好。
玉庆福推荐的两位传承人就是道师,年长的叫梁殿甫,年轻一点的叫谢忠厚。“道师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那是要上过刀山下过火海的。”谢忠厚介绍说,道师都是有师傅传或者祖传的,上刀山就是要赤脚在大刀片架成的梯子上爬上爬下,下火海则是要赤脚从一排冒着火的瓦罐上走过,如果这两样都通过了,才能成为主持依饭节的道师。
谢忠厚介绍说,作为道师主要就是主持“依饭”的仪式,这个仪式包括“启坛”、“请圣”、“点牲”、“唱牛歌”、“合兵”、“送圣”6个程序。这些程序真正做起来要花费一天一夜的时间。两位道师要在依饭节法事中大量穿插歌舞民乐,所用的乐器和乐用法器有半面鼓、大锣、小锣、小钹和师刀等。有乐曲七八支,在法事中伴舞伴唱,或在法事间歇时演奏,渲染气氛。
依饭节是仫佬族信仰习俗长期积淀的结晶。2006年,依饭节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县里组织了中国罗城首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效果非常不错。你们来的前两天,刚刚又举行了第二届,我们希望借此更好地挖掘、保护和传承仫佬族的民族文化。”玉庆福说道。
一位退休公务员的仫佬族民歌梦想
广西罗城仫佬山乡盛行的仫佬族民歌,是仫佬人用汉语的一种土话——“土拐话”、柳州话及仫佬语3种语言演唱的。它的体裁虽不丰富,但歌腔种类多,旋律、调式、声部组合以及曲式结构独特。
10年前,陪同记者采访的时任罗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谢盛钜如今以研究、挖掘仫佬族民歌为乐。他现在的名片上印着“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广西摄影家协会会员、影视音乐制作人”的头衔,闲不下来的他每天不是上山下乡拍摄民俗,挖掘、收集、拍摄民歌,就是在自己投资几十万元的音乐工作室里对这些仫佬族民歌进行后期整理,自称比“上班还忙”。
谢盛钜的家里有一个小小的“录音棚”。10多平方米的房间内,各种设备,包括专业的摄像机、照相机、视频编辑机、调音台、专业录音话筒、专业电脑等放得满满当当。为了买这些设备, 谢盛钜先后花了近30万元。
“仫佬族民歌这一块,现在还没什么人做,我想成为传承保护仫佬族民歌的第一人。”谢盛钜说,仫佬族民歌形式丰富,可分为三种:一种叫“随口答”,大多是对唱式的“山歌”,以情歌居多。第二种叫“口风”,为讽刺歌。歌词较文雅、语气较温和的称“正口风”,比才斗智、抨击坏人坏事,尖锐泼辣的则称“烂口风”。第三种叫“古条”,是一种传统叙事长歌,内容多是长期流行于民间的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故事,如《木洛大王》、《伏羲兄妹》等。有基本固定的歌词,短的数十行,长的数百行。
仫佬族民歌的结构形式变化较多,一般都必须押韵。经过多年的研究,谢盛钜发现,比起形式来,仫佬族民歌的唱腔更为丰富,“我发现、搜集整理的唱腔,竟然有110多种,最多的有360字的唱腔,最少的才8个字。但到现在还被人们传唱的却只有一两种,其它的都几乎要绝迹了,”谢盛钜举例说,“我们仫佬族的女歌王罗周兰告诉我,她爷爷会360字的唱腔,我以前都没听过,就决定去把它录下来,没想到还没去成老人家就去世了。好在罗周兰还会唱一小半歌词和大部分曲调,我赶紧录下来,用电脑制作出音乐伴奏、合声,这样整理出来就能教仫佬族百姓传唱了。”
“仫佬族民歌如果再不抓紧挖掘、整理,失传的唱腔会更多。”谢盛钜说,现在他退休了,一有空就拿着照相机、摄像机往乡下跑,去拜访会唱民歌的村寨老人,把各种唱腔都拍摄记录下来。有时候搜集到的唱腔已经残缺不全,谢盛钜就根据自己掌握的音乐知识,结合仫佬族民歌的传统特征,把唱腔续全,再找来仫佬族民间歌手到他家里来试唱,有不合适的地方再修改。“作为一个民族总要有点自己独特的文化,我做这些,也算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自救吧。”谢盛钜说道。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