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民族的”怎样才能成为“世界的”?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2-02-16  作者:李忠斌

  在谈论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产业等方面时,为了说明其特殊价值,人们往往用“民族的即是世界的”来作为论证的前提,其隐含的意思是我们民族的都是优秀的,是一定会得到世界认同的。倒是人们很少去追问,哪些“民族的”东西可以成为“世界的”?成为“世界的”以什么为标准?民族的东西如何才能成为世界的?

  根据民族发展的历史及现实,我们可以发现并非民族的就一定是世界的,或者说,“民族的”要成为世界共知、认同的东西是有条件的,因而,简单地说“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如果把这一前提简单地用于民族的生产、生活及文化传承和创造,有时反而会产生负面的误导作用,这恰恰是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

  因此,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哪些“民族的”东西可以成为“世界的”。每一个民族都生活在特定的地域,都具有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异质性。尽管如今是信息社会,但要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却并非易事,也不是民族所有的东西都一定会成为世界的。那么,要成为“世界的”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呢?第一,要让其他民族的人可感知、可观察、可学习本族的“民族的”;第二,要让其他民族的人对本族的“民族的”能有高度的认同。如何满足这两个条件呢?比如可以通过将民族的生产、生活和文化进行物化,生产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活用品、食品、旅游产品、文化产品等,并且努力把这些产品推广到世界各地,经过认知、体验、接受、认同、融入这些漫长的过程,一部分“民族的”东西才有可能成为“世界的”。所以,单从这个意义上讲,并不是所有“民族的”都是“世界的”。

  我们其次要回答的是,“民族的”如何才能成为“世界的”?我们民族的东西再特别、再优秀,也不能“自动”成为世界的,它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和载体来实现。从上面的推论可以看到,以产品(商品)来实现从“民族的”到“世界的”目标,基本的渠道就是贸易,通过贸易把民族的产品转送到世界各地,并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此外,也可以通过人员的流动来实现认知和传播的目的,如通过旅游活动,让外面的人有机会进来,有机会全面体验民族特色的生活,体验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产品,形成良好的体验感受,再由他们去进行广泛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进而有亲身体验的冲动。最后,通过文化交流、信息传播等途径把“民族的”传播到世界范围,引起人们的共鸣,激发人们了解、学习、借鉴的热情,通过创造性劳动,一点一滴地让“民族的”成为“世界的”。如当年中国留日学生大量翻译、介绍日文论著,传播了许多概念、词汇,许多词汇我们今天仍在高频率地使用。一些日文词汇从“民族的”变成了“世界的”。

  “民族的”是否一定要成为“世界的”,笔者认为并不重要。因为它不可能全部地、自动地成为世界的,同时,要得到世界上不同民族的高度认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那么,最重要的是什么呢?那就是每个民族要放眼世界,要有一种积极开放的心态,既主动与世界对话,又吸引世界的目光来关注自己,并吸纳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精华,从而实现与世界前行的同步,甚至是超越。如此,“民族的”与“世界的”沟通与对话才有鲜活的价值,即使有的“民族的”不是“世界的”,也会在世界文化舞台上争得自己应有的位置,构成世界多元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惟如此,我们才可以说“民族的即是世界的”。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2年1月20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