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人大代表迪丽娜尔·阿不都拉
“过去,我们经常到乡村、牧场演出,非常受欢迎。有些老百姓在地上看不见,就像猴子一样爬到树上看。” 全国人大代表、新疆舞蹈家协会主席迪丽娜尔·阿不都拉兴奋地用手比划着猴子爬树的动作。“但是现在,由于经费不足等各种因素影响,我一年只能去一次基层,而且很难去真正的基层,大都是在地级市的舞台上表演一下就回来了。”
迪丽娜尔是著名的维吾尔族舞蹈家,她的遗憾折射出我国文化领域的一个尴尬:文化投入少,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十一五’期间,文化事业费用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0.4%左右,明显低于教育、科技、卫生3%以上的占比。”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王阳娟公布的一组数据令人印象深刻。她说,这两年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由于缺少经费和人员投入,文化事业裹足不前,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很难得到满足。
去年,笔者跟随重庆、福建的文化志愿者到西藏拉萨市、山南地区演出。听说有演出,当地藏族群众早早地扶老携幼,到演出地点等候。有人甚至骑着摩托车,赶几十公里的路来看。不论是歌舞、魔术还是杂技,他们都看得很兴奋。他们告诉笔者,平常的文化生活很贫乏,除了看看电视,漫长的夜晚就只能靠唱歌或者打牌来打发。
全国人大代表、非遗项目“达瓦孜”国家级传承人阿迪力说,每次只要有“达瓦孜”表演,来观看的人总是人山人海。“有一年,我在喀什举办达瓦孜艺术节,来了30万名观众,附近卖馕的把一个馕从5毛钱卖到了5元钱。原定3天的艺术节,因为人太多,搞了一天就终止了。这说明老百姓非常需要文化生活。”
“十一五”末期,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处于1500至3000美元时,文化娱乐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需求约占总消费支出的23%。但目前,我国的文化消费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而且城乡之间文化消费的差距在不断扩大。
目前,有一种观点也甚嚣尘上:文化本身就是生产力,不应该总是强调投入,而应该将文化与市场相结合,走产业化道路。对于这种观点,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学者冯骥才予以了批判:发展“文化产业”,拒绝“文化产业化”。
冯骥才说:“‘文化产业化’是一个动词,这种说法非常荒谬,因为文化是精神性的,精神性的东西就没法产业化,更不能‘打造’。文化一旦产业化就必须按照商业规律来操作,会伤害文化的追求和原则,阻碍文化的发展。”
遗憾的是,目前,各地对“文化产业化”情有独钟,花大力气来宣传造势,但是对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文化事业,却鲜有热情投入。即使有的地方建设了图书室、文化室,也只是硬件投入,但是其中需要填充的内容,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久而久之,这些硬件设施也成了一种摆设,没人去看,没人去用。
今年两会结束后,温家宝总理在回答韩国记者关于文化软实力的提问时表示,“十二五”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要把文化的改革和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强文化建设,改革文化体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队伍,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使中国文化有一个大发展和大繁荣。
总理的一席话,给文化工作者一线希望,但是其贯彻落实,还需要有详细的政策和措施。目前,王阳娟代表只是谨慎地建议,“十二五”期间,文化事业费投入比重占到财政总支出的1.5%至1.8%。希望她这个建议能够尽快兑现。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