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丁国旗]“世界文学”的民族指向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9-08-10  作者:丁国旗

  关于全球化、民族化与世界文学的理论探讨,实质上是中国学人对于这一关乎民族文学生存与命运的一次清醒的理论探索,这种探索让我们更为真切地看到,中国民族文学的发展迎来了一次良好的机遇。

  中国学者对于“全球化”的理解与接受反映到“世界文学”的研究上,大体表现为这样几种情形:第一,“全球化”的发展,使一些学者备受鼓舞,他们相信“世界文学”的到来已经是可能的事实,因而煞费苦心地为“世界文学”的存在寻找理论依据与支撑。第二,“全球化”的“殖民”特性使一些学者对“全球化”采取抵制与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世界文学”概念本身就包含了一种“西方中心”或文明优越论的话语逻辑。第三,另有一些学者从全球化与民族文学发展的实际出发,认为对“全球化”既要保持一种必要的警惕,同时也要有一份理解与宽容。他们希望从歌德或马克思、恩格斯“世界文学”的经典论述出发,来探讨“全球化”语境中“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的相关问题。 

   “全球化”的到来,将“世界文学”、“民族文学”的讨论与研究引向了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新境地,虽然观点不同、立场不一,但我们还是可以透过这诸多的讨论与研究看到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全球化”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每一个民族,它的任何行为,不仅经济的,而且文化的、艺术的,都将成为“世界的”;当然,“全球化”并不能将一切整合划一,它在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活动紧紧夹裹在一起的同时,也使各民族自身的文化传统与身份认同更加突出和鲜明。因此,在这样一个“世界性”与“民族性”都需要得到重视的时代,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好好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拥有世界性的眼光,努力建设好我们的民族文学。

  网络时代各民族之间的界限依然清晰

   我们处在一个网络信息十分发达的时代,然而信息交流的便捷并不能毁坏各民族之间的界限,在“地球村”这个大家庭中,居住着的仍然是有着鲜明民族标记的不同国度的人民。希利斯·米勒在《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一文中声称,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界限正在被因特网这样的信息产业所打破,“国际互联网既是推动全球化的有力武器, 也是致使民族独立国家权力旁落的帮凶”。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由网络媒介给民族国家带来的这种后果,势必激起民族国家捍卫自身权力与利益的本能力量,这一力量一经得到人们的认同,那么米勒所说的这种事实的存在就将是可疑的,或者说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互联网的效力并不足以动摇一个民族国家稳固存在的根基。使用互联网络的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去获取网络资源。如同柏拉威尔在《马克思和世界文学》中所说:“确实,我们自己的文学在某种程度上也会由于这样的接触而改变它的性质,但这只会是一种丰富,而由此产生共生现象,诸如歌德自己的《西方与东方的合集》和《中德四季晨昏杂咏》,仍然会继续带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的印记和这些作品的作者的天才和个人性格的印记,通常人们是在本国文化范围之内接受外国的作品的。”这就是民族文学面对“全球化”的基本立场与事实。 

  全球区域化将成为文学研究的主要目标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深厚的文化传统与人类学积淀,脱离这些就永远无法真正理解不同国度文学作品的本来意义及其真正伟大之处。这也就是为什么米勒也希望“当今的文艺批评家或理论家要在一定程度上自觉地成为自身文化产品,具体地说是文学作品的人类学学者”的原因所在。虽然米勒看到了文学研究在全球化条件下面临的转型,但他还是比较客观地说出了文学研究的当下现实:“区域性仍然侵蚀着全球性。全球区域化将成为未来几年里文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其实,从时间上看,“全球区域化”不仅仅只是“未来几年”,而是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或者就是永远。 

  “世界文学”作为一种理论,存在着阐释的局限性,无法真正概括和说明各国文学发展的真实状态。如果仅就文学已经进入到一个对话与交流的时代而言,“世界文学”是成立的,然而若是将“世界文学”作为一个实体去看,以为它可以超越民族而自成一格,那么这种文学就是不存在的,而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想象里。任何民族只有真切地尊重本民族的文化与传统,才可能在“全球化”的场域中占有一席之地。换句话说,一个民族的文学正因为有了民族的东西,它才能真正成为“全球化”中的一员。文学的魅力正在于言说了对于另一个民族(或个人)而言陌生的东西,在于它是对不同民族个体的“生命”的叙述。 

  在文明的冲突中焕发出本民族的力量

   今天,当文明的冲突与文化的矛盾已经成为各民族间的主要矛盾与冲突,如何重建一个民族自己的文学、文化、精神,就将是每一个国家与民族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冲突就是一种博弈,一个民族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真正焕发出本民族的力量,可能是这场博弈最终谁能获得胜利的关键因素。虽然,我们希望这世界是和谐的,但和谐并非不要矛盾,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相信,只有矛盾运动才能真正推动事物不断地向前发展,因而各民族之间的这场民族文化与精神的重建运动,最终将会使人类整体文明向前推进一大步。人们越来越企盼各个民族以各自不同的风姿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之上,文化的多元将会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

  因此,可以这样说,这场关于全球化、民族化与世界文学的理论探讨,实质上是中国学人对于这一关乎民族文学生存与命运的一次清醒的理论探索,这种探索让我们更为真切地看到,中国民族文学的发展迎来了一次良好的机遇。作为一个大国,当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中国的文学便不能不面临同样的责任。构建一个大国的文学,通过文学叙事提升中国的形象,让世界了解中国,让西方尊重中国;同时,也在中国文学精神的塑造中,让中国人学会自信,学会自我尊重。这是摆在中国文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7-31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