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试论我国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9-08-05  作者:王宪昭
【内容摘要】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撑,在中华民族长期发展历史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证明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关键词】  民族精神  弘扬 培育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源,从其形成和发展来看,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共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该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思维特征、心理特征、思想情感、文化传统及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也是民族传统的历史积淀和民族文化的结晶。民族精神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利益整合、文明进步方面充当着精神纽带的重要作用。
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撑。马克思和恩格斯曾非常关注精神产品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影响,曾明确指出:“资产阶段,由于开始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1】江泽民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民族精神又可以具体化为各种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例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自强不息、刚毅奋进的人生态度;以德治国、修身养性的重德精神;重人轻神、人贵物贱的人文精神;忧国忧民、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协和万邦”、各族一家的共处精神;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人和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博胸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济困救苦、舍已为人精神;见利思义、先义后利的高尚价值观;“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人道主义精神等等。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丰厚的文化和历史的沃土之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这与积极而优秀的民族精神是分不开的。
在中国古代,尽管由于统治阶级的民族压迫、民族歧视和民族仇视的影响,但是由于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密切交往和内在联系,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和各种因素,实际上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出现出来。特别是我国进入近代社会以来,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各民族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得异常强烈,各民族爱国志士在民族精神的激励下,为了救亡图存,不屈不挠顽强斗争,全面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这种民族精神既表现为各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祖国统一的团结互助精神,还表现为各民族自强不息、共同发展的精神。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民族在现代的崛起,一个决定性因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赋予了我们的民族精神以新的内涵,并以艰苦卓绝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我们的民族精神。进入充满希望又充满竞争的2l世纪,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竞争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竞争,而是全面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是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力量的竞争。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之源,而民族凝聚力的加强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来源于各民族的共同理想,来源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离开了这个精神支撑,势必影响中华民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民族精神又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重要精神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说,精神力量不仅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支柱,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诚然,一个没有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绝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然,民族精神不是一个抽象地观念,而是具体化在整个民族发展的进程之中,如五四运动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非典的精神等等,都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五四运动的精神在根本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长征精神的实质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两弹一星”的精神张扬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热情等等。胡锦涛在2003年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指出,“面对非典疫情,全民族万众一心、迎难而上,伟大的民族精神得到锤炼和升华,形成了凝聚人心、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支柱。”【3】中华民族长期发展历史过程,充分说明了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爱国主义是形成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纽带。党的十六大把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的一种神圣美好的心理情感,是一个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和文化传统,是体现这种情感、伦理原则的社会实践行为,也是对祖国和民族的忠诚、热爱和报效的思想、行为有机统一的完整体系。本质上说,真正的爱国主义精神应该是同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的。“团结统一”体现了在处理本国内部各兄弟民族之间、各民族成员之间关系上的本质要求;“爱好和平”体现在处理本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各民族之间关系上的基本原则;“勤劳勇敢”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品格和创造力之源;“自强不息”是一种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崇高追求。这所有的一切都紧紧围绕爱国主义而彰显价值。因此,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列宁曾指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 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4】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斗争,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为光明的新中国。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5】我国人民从切身体验中越来越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统一的。爱国主义在民族精神中的核心地位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意义要求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加强对全体国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全社会各阶层都要以自身的行动和实践积极谋求社会发展、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祖国统一,这本身就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直接反映,其内核是稳定的。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充分说明这一点。例如,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开发和改造祖国河山,创造灿烂的中华文明;反抗民族压迫和外来侵略,捍卫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以及顺应历史潮流,改革弊政,励精图治,治国安邦,施利于民。爱国主义不仅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源泉,而且积淀成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作为中华民族整体实践的指导思想,而不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例如,无数名人志士、华夏英杰都继承发扬着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处处以民族和国家利益为重,这里有身被流放心怀故土的屈原,垂暮之年叶落归根的班超,弃子归汉的蔡文姬,面对外侮威武不屈的颜真卿,留胡不辱节的苏武,正气垂千古的文天祥,精忠报国的岳飞,收复台湾的郑成功,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英勇就义的方志敏等等,这些民族英雄的形象往往被当作唤起人们崇高的爱国情感的榜样,爱国主义的情调也始终体现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主线之中。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倡导和发扬爱国主义,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走人才强国之路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维护国家主权,有助于团结和凝聚全国人民,有助于坚持民族独立,有助于激发民族斗志,有助于维护民族利益,这是民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民族精神不仅是为一个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而且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强大的精神推动力。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目的与过程的高度一致性。民族精神作为凝聚各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既激励着中华民族历五千年而不衰、永葆民族的本性,同时也是世界文明的绚丽瑰宝。民族精神不仅体现出民族意识,还在诸多层次的民族意识中处于最高层次和核心位置。它一方面具有民族意识所具有的民族识别和认同功能,从而成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源泉;另一方面,它又集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该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的思想核心,有力地促进和带动着民族意识的强化和提升。民族精神反映着该民族的内聚力、生存智慧及精神追求,决定着该民族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前途。因此,民族精神势必成为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纳入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才能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特别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统一。从根本上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愚昧更不是社会主义;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关物质文明建设的进程。一个国家要强盛,必须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先进。一个国家在精神上挨饿,那么,迟早在物质上也要挨饿。一个民族的强盛,不仅在于民族的规模和各种物质形态的实力,而且更在于其是否拥有丰富的生存智慧、远大的民族理想。因此,民族复兴以社会和谐为基础,而社会和谐的思想与民族精神又是一对共生体,实现民族复兴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首先要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努力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内核。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优秀文化传统是传承着的民族精神,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基础,离开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就成了无源之水。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每个民族历代相传的民族精神的积淀,它存在于一个民族的心理、意识和生活结构之中,它汇集了民族过去的历史、文化、意识的精华,构成了民族精神的主体,使得各民族精神保持了自己的相对独立性。优秀的文化传统,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力量之基,吸取中国文化绵延下来的精神智慧与精华,去其陈旧的糟粕,就能保持时代发展与历史民族精神的血脉相连。
 其次,要充分利用文化宣传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切思想文化阵地,都应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的阵地。一切思想文化领域都应当承载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使命,服务于党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总体战略。特别是节日纪念活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重要历史人物诞辰纪念活动和大型庆典活动等,对于激发国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对于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氛围,具有特殊意义,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应该抓住和利用的契机。
第三,要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培养全民的民族认同感、归属感,让全体人民了解和领悟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特别是以历史教育为内容的国民教育和相关的思想教育活动,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注释】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2】《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49页。
【3】胡锦涛:《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3年7月29日。
【4】《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9~580页。
【5】《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页。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