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刘亚虎] 少数民族文化品牌的价值与开发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22  作者:刘亚虎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蕴藏丰富,潜力巨大,其中许多形态经过挖掘、打造,完全可以形成一种品牌,以至一个城市的名片,对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及品位具有深刻的意义,继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传统文化保留较多的地方往往又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解决地方经济发展问题是重要的任务,这也促使我们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的同时,努力打造品牌,合理、有序地开发文化产业,走一条保护与开发良性循环的科学发展道路。

  近年来,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到过南方不少民族地区,耳闻目睹了各地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的一些实践,很受启发。这里试结合连南的实际情况,谈一点感想。

  根据介绍,连南近期欲开发的文化品牌为源于连南、蜚声全国的《瑶族舞曲》,这使我想起另一首著名的歌曲《桂花开放幸福来》。这首歌一直被认为是根据苗族民歌素材改编的,故增创的歌词也有“苗家从苦难中走出来”、“苗家随后把花栽”等句子。20世纪末,当时参与搜集素材的部队文艺工作者回忆,无论从旋律基调、还是从流传地区来看,此歌原型应为布依族民歌,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民族识别尚未展开而造成的混认,其原型之一即为在贵阳花溪、惠水一带流传的《好花红》。此后,贵州省布依学会、惠水县人民政府合力保护与开发“好花红民族文化品牌”。

  他们首先追根溯源,描绘出《好花红》萌生流传的脉络,在学术上站住脚:《好花红》萌生于惠水县毛家苑,传唱于清末民初;20世纪40年代,毛家苑布依族老艺人王昌吉等以演唱此歌扬名;50年代初,罗宗贤以《好花红》等旋律为基调,创作了《桂花开放幸福来》……

  接着,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影响:贵州省布依学会将《好花红》作为布依学会会歌,将歌词歌颂的刺梨花(“好花红哎好花红,好花生在刺梨蓬”)作为会徽;将惠水县毛家苑乡更名为“好花红”乡,在乡里的辉岩大桥头立“好花红故乡”石碑和“好花红歌亭”,供群众赛歌对歌;逐步收集与好花红民族文化因素相关的建筑、遗址、实物等,按原状展示;连续举办三届“好花红艺术节”,同时将“好花红”民歌包装推介,在保持原歌曲优美、抒情的调子上,加以多声部配合,并无论哪级演出都以“好花红”文化为主调编排各种节目,不断提高品牌档次……

  继而,整合文化资源,组建“好花红民族民间文化发展中心”、“好花红艺术团”,把旅游、饮食、建筑、服饰等赋予民族文化特色,设立“好花红”文化活动主题街、餐馆、店铺等;同时在好花红乡种植“刺梨园”,开发生态农业观光园,并创办油菜花观赏节、红桔品尝节、刺梨花开节、布摩文化节、古寨风情节等,促进品牌产业链不断延伸。

  如果说《好花红》是布依族艺术经典、艺术品牌的话,那么《瑶族舞曲》在瑶族文化中具有同样的位置,也应当倾整个瑶族之力加以打造。我们也可以追根溯源,以当年音乐家采风地为线索,完整地描绘出舞曲音乐的萌生地、原型与各种发展形态;也可以对舞曲进行各种包装(连南已经这样做了),并以舞曲为主题编排各种节目;也可以整合文化资源,让品牌产业链延伸;而重要的是,以整个瑶族的名义宣传舞曲,赋予它崇高的地位(要不,请再举出瑶族更蜚声、更著名的作品),这是扩大影响的必经一步。

  中国南方民族地区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与风俗民情,传统文化也有独特的个性。20世纪20年代,著名学者胡适在谈到南方民族文学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疆域越往南,文学越带有神话的分子与想象的能力。”(《白话文学史·故事诗的起来》)这也适应于南方民族其他文化形态。神奇、清丽、充满魅力,是南方民族传统文化很突出的特质,而一些内涵丰富、具有神秘、传奇色彩的文化形态,也往往能引起人们关注和兴趣,进而形成品牌。这方面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云南纳西族“殉情”风俗。

  “殉情”风俗是纳西族最具有吸引力的两大风俗之一(另一为摩梭人“走婚”)。纳西族的“殉情”有深层的社会和人们心理等方面的根源。按照纳西族的传统婚俗,男女青年有恋爱的自由,但是婚姻的最后裁定者还是父母。结婚要经过一种“拴灵魂”的仪式,据说经过这种仪式后两个人的灵魂就拴在一起了,他们的婚姻关系就是一辈子也不能分离的铁铸一般的婚姻关系,而且就是死了以后还得被拽在一起。这对于那些本来就不情愿生活在一起而寄托于来世的捆绑夫妻来说,是很恐怖的。因而男女青年如果不愿意跟自己不爱的人生前生后永远捆绑在一起的话,就只有一条自我解救的路:在没有被“拴灵魂”之前和自己心爱的人去“情死”。但情死并不是真的去死,而是到一个新的境界即跳崖后飞升的“十二岩子坡”(玉龙第三国)去开始新的生活。在那个乐园里,万物都成双成对,有情人永不分离:“飞鸟一对对,走兽配成双,树木成对长,石头也成双”。那样一个美好的地方,怎么能不使那些殉情者衷心向往?根据清代《续云南通志稿》记载,这些殉情者相约“登悬崖之巅,尽日唱酬”,“携手结襟,同滚岩下”。而有史可查的殉情圣地——丽江云杉坪,成为无数旅游者神往之处。

  云杉坪是玉龙山麓原始森林中一片云杉环绕的草甸,绿草如茵,平缓而起伏,四周云杉色泽沉厚。远处玉龙雪山瑰丽多姿,变幻无穷,时时令人产生梦幻般的遐想。当地人说,准备殉情的男女青年来到这里以后并不是马上就去跳崖,而是在草甸上燃起篝火,两人围绕篝火几天几夜不停地跳,不停地唱,跳得唱得昏昏沉沉以后再去殉情。当地人的叙述更使这里弥漫着一种神秘的情与爱的氛围,使人们享受了一次心灵的沐浴。尽管做法不对,但那种对爱情的坚贞,那种对美好的追求,还是给人们深深的感染。我甚至怀疑,假如我在这个地方经历了这么几天几夜不停地跳、不停地唱以后,会不会也跑去跳崖!云杉坪因为殉情风俗等而成为丽江最热的旅游点之一,我到那里的时候已经是旅游淡季,但为了坐缆车上去还是等了将近两个小时。

  纳西族凄美的殉情风俗搬上舞台同样获得巨大的成功。2001年12月,在原丽江地区民族歌舞团基础上组建的“雪山演艺有限责任公司”编排上演了大型民族舞蹈诗画《丽水金沙》,荟萃了丽江奇山异水孕育的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象,例如东巴祭典,棒棒会、火把节盛景,走婚、殉情风俗等,最吸引人的还是后两者。其中关于殉情的舞蹈,细致入微地刻画出男女主人公对生的留恋、对心上人的挚爱,表现了他们殉情前犹豫、复杂的心理,更表现了他们对理想乐园——“十二岩子坡”的向往:那里风光令人陶醉;那里斑虎会耕田,白鹿可驮骑,山驴会做工,和风可使唤;那里日月星辰为灯,彩霞为衣,白云为被,没有蚊子苍蝇,没有恶语毒话;那里绿草如茵,彩鸟鸣歌,可饮高山清流,可食树上蜂蜜;而且白鹤、黑雕、白鹿、红虎、岩羊、山驴、蝴蝶、白鹇、布谷等百鸟禽兽乃至云霓星宿都成双成对先她而殉情……这些由自然景观和女主人公灵思妙想相结合而构成的梦幻情境,吸引着他们,呼唤着他们,他们终于不再犹豫,勇敢地投向了它的怀抱。

  《丽水金沙》赢得了观众,赢得了市场。一位瑞士游客总共在丽江呆了七天,却连续六个晚上去看《丽水金沙》。一位来自台湾的游客也看了四场演出。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里,《丽水金沙》已经演出1000场(有时一天两场甚至三场),观众接近50多万人次,总收入累计6000多万元。

  我们瑶族传统文化也具有巨大的魅力,其中最富于神秘、传奇色彩的是叙述始祖盘瓠揭榜杀敌酋、迎娶三公主的盘瓠神话。盘瓠神话是汉文古籍所记载的南方少数民族四大始祖神话中最生动的一个(其他三个是九隆、竹王、廪君的神话),既有曲折的情节,又有缠绵的情意,完全可以编创出一个经典的舞剧。只是其中盘瓠的原初形象,可能涉及到当代人们某种接受心理的问题,至今尚未见关于盘瓠的舞台艺术形态。其实我们可以根据当代人们的心理,更多地突出盘瓠原初形象“龙”和“人”的因素,“犬”的因素尽量淡化,以至可以放在幕后处理,或者只是一种迷惑敌人的“变形”,让盘瓠一出来或原型的基调就是一个英武、英俊的人或龙形象,(按照原始思维,灵魂永恒,外形只是一种灵魂的形式,并不重要)着重表现他的机智、勇敢、有情、有义。如成功,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无可估量!当然,这也许不是连南一个县的力量可以达到的。

  除了民族文化这一块,历史文化也值得期待。我想起了壮族,想起了南宁。

  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近年来蓬勃发展,势头很猛,但还是力图拓展城市的历史含量、历史厚度,举措之一就是对于“骆越古都”的论证。骆越,根据汉文古籍记载,当为先秦岭南一个族群,为“百越”一支;或为这个族群所建立的一个王国。由于地域、社会等原因,汉文古籍对秦始皇征战岭南以前的岭南情况记载很少,故骆越具体方位尤其是中心地带、发展情况等模糊不清。2006年7月,南宁市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10多人,开始对骆越古国历史文化进行为期3个多月的专题考察与研究,初步认为:南宁市所属的环大明山南麓地区的武鸣县马头、两江、陆斡、罗波等地是骆越族群重要的祖居地,是骆越古国的中心、最早的都城所在地。他们最重要的论据是考古资料:1985年底至1986年上半年,广西文物工作队等对武鸣马头元龙坡和安等秧古墓群开展发掘,共出土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一千多件。根据C14数据,这些墓地早期年代属商代晚期,延至春秋战国时期,具有相当高的古国文明。例如,整个墓地共约有700多座墓,说明这一带其时为一人口密集的方国中心;有的墓中有铜卤、铜矛、铜钺及铜铸石范等随葬品十多件,反映墓主很可能是君王或统帅一类;墓地共出土110件青铜器,其中兵器占绝大多数,说明当时方国很可能已有常备武装存在;墓地发现有小石子、铜铃等巫术的法器,说明方国中巫在方国王权统治中起了重要作用……由此,南宁的历史文化上了一个层次,对其作为“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以及国际的形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连南的历史文化不浅,特别在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贬至连南所属的连州,留下描述当时瑶族先民“莫徭”生活的著名诗句,如“莫徭自生长,名字无符籍”,“星居占泉眼,火种开山脊”(《莫徭歌》),“熏狸掘沙鼠,时节祭盘瓠”(《蛮子歌》),等等,其景其情,令人神往。这是著名诗人描述少数民族先民生活的不多的事例,(瑶族更可能是唯一)具有十分珍贵的价值。如果按图索骥,重现当时那种星居泉眼、火种山脊、熏狸掘鼠、节祭盘瓠的情景,会吸引不少怀古之士,也会大大增加连南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内涵。

  当然,少数民族物质文化也丰富而多彩。南方民族一种很有名的物质文化之一就是酒文化,包括酿酒的原料、酿酒的技术、酿酒的经验等等,它们无一不蕴涵巨大的潜力。我至今为止喝过的最好的酒,不是五粮液,不是茅台,而是在贵州雷山一个苗族村寨所喝的苗族同胞自己酿造的酒,其感觉就像喝进一股清甜的井水,其凉味直透脑顶。今年夏天我曾经把我这一体验告诉河北一位著名的企业家,他大感兴趣,嘱咐我继续追踪。连南有这么好的山,这么好的水,这么好的米,特别瑶族有这么悠久的酒文化传统,创造一种酒文化的品牌当有所期待。

  连南自然环境秀美,这又是一大优势。每个地方宣传自己都会琢磨出一句或一段响亮易记的话,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贵州旅游的口号是“一壶酒,一棵树,一座楼”,三者当大受其利。我翻了翻关于连南的介绍,其中一句话一下子就吸引住我,就是著名作家、《香飘四季》的作者陈残云所题的“觅景何须去桂林”。把它作为连南旅游的口号之一,如何?

  我的一位同学在贵阳当“父母官”,他很自豪地告诉我,几年以后贵阳的房子要涨价,因为贵广高速铁路修好,贵阳到广州只要五小时,依贵阳这么好的自然环境、民族文化,不愁引不来粤客甚至港客;我们连南呢,自然环境、民族文化一点不亚于贵阳,而且距离更近,时间更短,加上省、市的支持,兄弟县特别是几个瑶族自治县的协作,不发展起来才怪呢!

  未来连南更美好!

文章来源:民族文化创意先锋博客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