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源远流长草原文学 系列二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20  作者:伊宁市委宣传部 提供

 

  在草原文学中,古代突厥人和成吉思汗西征前操突厥语诸部落的民歌独树一帜,对后期草原诸民族的民歌也曾产生广泛影响。

  自6世纪80年代西突厥统辖阿勒泰以西广大地区后,突厥文化成了阿勒泰至伊犁草原地带最主要的草原游牧文化,而自9一13世纪则有诸如葛逻禄、炽俟、踏实力、样磨、乌古斯等操突厥语部落广泛分布于欧亚草原地带。

  《突厥语大词典》中对各操突厥语部落的方言进行了介绍,并辑录了这些部落的民歌作为例证。这些民歌中很可能包括西突厥人的民歌,因为9世纪后的一些操突厥语的部落不少就是从东西突厥汗国中分化出来的游牧部落。从大词典所记“伊犁”、“额尔齐斯”等地名、河名看,他们都曾活动于这一地域。他们的民歌多与草原景物、狩猎括动以及生产生活习俗有关。

  一些狩猎民歌可能是古代突厥人的早期民歌,因为绝大部分草原游牧民族早期均是狩猎民族,而演进到游牧民族后,狩猎仍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大词典所录一首狩猎民歌为:“擎兔鹰,跨骏马,追逐盘羊,放猎犬,捕狐狸,猎取黄羊。”活脱脱一幅紧张激烈的草原狩猎图。更有些狩猎民歌擅长描写猎犬捕狼时的打斗场面:“我的狗把它扑翻在地,狠劲地撕皎它的毛皮。把它的脑袋按在地上,用利爪扼住了它的脖子。”这种描写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动感。也有些狩猎民歌是展示年轻猎手本领的:“带兔鹰去狩猎,纵猎犬去撕咬;用石击狐狸野猪,我们以本领自豪。”用石击都能捕获猎物,可见身手不凡。

  草原游牧民族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马,马是他们的坐骑,用于放牧、狩猎、迁徙,于是出现了大量以马为题材的民歌。有一首民歌是以驯马为题材的:“跨上烈马任它跳,把那烈性驯服;让狗去追回猎物,我们希望它猎到。”寥寥数语交代清楚驯马过程后,又叙写驯马与狩猎之间的关系。游牧民族在长期以马为伴的生活中,还积累了识马、相马的丰富经验,特别对疾驰如飞的骏马钟爱有加:“骏马在疾驰飞奔,马蹄下贱出火星;火星点燃了枯草,火焰在熊熊燃烧。”略嫌夸张的手法让人们顿略到骏马如飞的身姿。

  同样,这些草原游牧民旅也十分熟悉所畜养的各种羊的习性,特别是公羊和母羊的分群、母羊和羊羔合群是能否挤奶的标志:“公羊公山羊分开了,母羊群会集起来了,乳汁统统地流出了,羊羔山羊羔合群了。”一般在夏季母羊与公羊分群,母羊舍群后挤奶季节就开始了;而母羊和羊羔合群,由于哺乳羊羔,就不再挤奶了。

  他们经过严冬后对万物复苏的春天充满了喜悦:“山头被绿色笼罩,遮盖了隔年干草;湖泊盈溢着春天,公母牛哞哞欢叫。”这首民歌是春天的赞歌,满目葱绿,牲畜繁衍,面对此情此景怎能不赏心悦目呢?

文章来源:人民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