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库区少数民族移民的文化困境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31  作者:敏俊卿

难以割舍的故乡家园

移民搬迁前居住的是典型的藏式民居



政府为移民统一规划修建的平顶房



  库区移民是我国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被广泛实践的公共政策。在过去,社会各界主要关注的是移民的物质生存环境,他们远离熟悉的故土和家园后内心的不适应和忧伤,却很少被人提及——

  2008年夏天,中央民族大学“甘肃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库区藏族移民文化适应研究”(北京市教委共建经费研究生教育资助项目)调研团队进入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广至藏族乡,这里是九甸峡库区藏族移民的安置点。

  瓜州曾经具有显赫的历史。这里曾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之一,分布于瓜州境内的榆林窟是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东千佛洞呈现了西夏王朝神秘的文化面貌;县城南70多公里的锁阳城遗址是唐代瓜州的治所。然而,这一切与从千里之外迁居瓜州的移民似乎没有多少关系。对他们而言,最难以割舍的依然是那鸡犬相闻、聚族而居、守望相助的乡土社会和关系网络。

  九甸峡库区藏族移民主要来自甘肃省临潭市石门乡、卓尼县洮砚乡、藏巴哇乡等,这些地方与瓜州相距1400多公里,文化差异巨大。

  藏族移民的到来使瓜州成立了一个新的藏族乡。北缘一线的绿色在接近广至时突然消失。远远望去,广至乡的6个行政村星星点点地分布于偌大一个戈壁荒漠之上。我们的调研地位于广至乡最北端的二村,共有146户人家,移民主要来自卓尼县各自然村。

  不适应之一:失去藏族特色的民居

  在二村,我们最先关注到的是政府规划修建的整齐划一的现代平顶房。民居作为人类栖身大自然的方式,是人类在不断认知生存环境的过程中,为寻求更安全、舒适的空间而能动地改造或建立的房屋建筑。藏族民居作为藏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囊括了藏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精华。然而在这里,尽管是一个藏族聚居区,但具有冬暖夏凉优点并深含藏族文化传统和心理情感的传统民居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毫无特色的现代平顶房,不仅缺乏藏族民居文化特点,而且在瓜州的气候条件下,室内夏天闷热、冬天阴冷,加之不具备烧热炕的条件,一到冬天,藏族移民,尤其是老人,很难适应。如今,走在二村,只有一两户人家门楣上悬挂的经幡和部分村民身着的藏服传递着一丝藏族文化的信息。

  不适应之二:无法沟通的方言

  在二村,我们听到一位70多岁的藏族老太太用民歌唱道:“山势不像,路不像,我们瓜州的口语学不上。”她形象地描述了移民在安置地环境和文化适应中的困境。

  虽然政府对移民进行了集中安置,并与当地原住户有着一定的空间距离,但从整体和长远看,移民处于当地社会文化圈之内,他们必须与当地人发生联系以获得自身发展的机会和资源。然而语言成为最显性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符号的差异,不仅导致移民与当地人交往障碍,而且甚至可能引起价值观和文化结构体系的冲突。

  二村的移民大多不会说普通话,操原住地方言与当地人交流时,很难沟通,一定程度上导致当地人对移民的歧视和偏见。据在南岔镇中学就读的移民子弟反映,由于他们不会说流利的普通话,总会受到当地学生和大人的歧视与责怪。这使得他们短时间内难以融入到学校的集体中去,并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不适应之三: 被切断的邻里、血缘关系网络

  在我国农村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网络主要依赖于建立在血缘、姻缘和地缘关系基础上的家人、亲戚和邻里。我们的调查表明,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或举行文化习俗活动时,移民寻求帮助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夫妻双方的兄弟姐妹以及亲戚朋友身上。然而,远距离搬迁使这种社会关系支持网络赖以生存的基础被抽掉,移民被孤立地安置于新的社区中。二村一位移民说:“以前家里种收庄稼,亲戚们都过来帮忙,现在有的亲戚没搬过来,想找人帮忙也找不到了。”

  而以往和睦的邻里关系,也随着搬迁而割裂。有移民对我们说:“我们村原来有18户,有14家迁到二村来了。我们来之后和其他村子的人认不得,见面只打个招呼,只跟本村住得近的人走动,住得远了就不去了,没有心情去,不想去。在老家我们经常在一起坐着,到地里干活。”

  不适应之四:无处安置的宗教信仰

  如果说外显的文化适应在短期内可以逐步完成的话,内在的文化适应将会是一个较长的时期。宗教文化及与之相关联的生活习俗集中表现了移民的内在文化特征。九甸峡库区的藏族移民具有特殊的民风民俗,这些民风民俗与他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也是他们寻找文化生活与心理慰藉的一种方式。而移民在安置后,原有的社会圈子被打乱,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造成原有的民风民俗产生极大的变化。

  二村的移民大多信仰藏传佛教,宗教生活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每逢节日、婚礼、葬礼时,他们都要举行相关的仪式。安多藏区著名的禅定寺坐落在卓尼县城,每月的初一、十五,藏民都要去经堂念经;如果要举行宗教仪式,请当地高僧很容易;每年他们还要举行一次隆重的山神祭祀活动。“过去,去不去经堂念经是个人自愿,想去就去。家里有人过世,我们会请寺里的喇嘛来念经,最少要两个喇嘛。”二村的一位移民说。

  然而,安置区附近没有山,政府也没有划分专门的宗教活动场所,寺庙等宗教建筑的重建工作也不在政府的责任范围之内,只能对库区淹没的寺庙、经堂等给予一定的补偿。“前些日子,我们上报政府要求建一座寺院,好把山神迁过来,但到现在还没划出建寺院的地皮。”

  还有的藏族移民表示:“我们实行的是火葬,火葬的时候需要36块土坯子,从下到上按13、12、11垒好,底层铺上木材,然后将过世的人用白布裹上放到上面,周围撒上碎木材,在喇嘛念经的时候点火,第二天家人把骨灰放到一个盒子中,埋到坟墓里。而在这里,没有柴,也没有土坯子,火葬也没法办了。”一些曾与移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宗教活动场所、宗教职业者和宗教文化等也逐渐消失于他们的文化生活。 

  不适应之五: 民族教育基础设施缺位

  九甸峡库区移民的安置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由于大量藏族同胞的迁入,瓜州县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例加大,民族教育问题凸现,集中表现在民族教育基础设施匮乏。

  按照原定计划,广至藏族乡成立后,政府在每个行政村建立一所小学,移民子弟可以就近完成小学教育。移民子弟中的中学生被集中安置在广至乡东面的南岔镇中学,只有部分移民学生和当地学生混合上课。但据县教育局负责人讲,在“县办中学,乡办小学”的总体思路下,下学期南岔镇中学和瓜州乡中学都将被撤销,全部学生将集中到瓜州县城就读。

  从客观上讲,政府的这一措施有利于整合教师资源,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滋养。但是,对移民子弟来说,他们又要面临新的适应问题。移民学生的教育基础本来就相对薄弱,因搬迁耽误了半学期的课程,如今他们又要面临与当地环境、当地学生以及老师相适应等难题的挑战。当地一位教育局的干部说,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半年之内应该可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然而即便在短期内移民子弟能顺利适应新环境,但学习效果仍让人担心。

  离开调研地时,移民眼睛里噙满的泪水和茫茫荒漠定格在我们的脑海,形成永生难忘的画面。对移民而言,故乡的青山绿水、猎猎飘扬的经幡和庄严的经堂,成为了他们永远暖心而痛苦的记忆。

文章来源: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