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60多年前的“北京知青”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8-07-25  作者:王禹浪 伊葆力
  2000年7月初,一本“祖传旧书”《拉林阿勒楚哈京旗原案》(以下简称《原案》)被偶然发现,后经我们初步鉴定,确认这是一卷经过抄录、整理、汇编的清代专题档案。这本近万字的宣纸抄本,最直接、最具体地记述了一段清代的真实历史:从乾隆九年(1744年)至二十四年(1759年)间,有3000多户京城八旗子弟被移驻距吉林不远的拉林和阿勒楚哈。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成功的特殊移民,它为东北的发展建设和京旗文化的传播开通了道路,并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学者形象地比喻那些移民们是260多年前的“北京知青”。

  祭祖供奉品重获新生

  《原案》的收藏者傅瑞彦,现住黑龙江省阿城市永源镇东川村。2000年7月初,他收看到哈尔滨电视台播出的《寻找失落的文化》节目中关于保护、征集民族文物的报道后,便把祖传下来的《原案》送到了电视台。随即,电视台工作人员将此书送至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地方史研究所进行鉴定。

  我们从调查中了解到,傅氏一家原是镶白旗人,姓富察氏,其9世祖于乾隆二十四年由北京移驻阿勒楚哈屯垦。这册《原案》系其家族世代相传之物,虽不知起于何时,但一直与他们家族的谱牒、谱单同放在“祖宗匣子”里,成为其家族的祭祀供奉之物。

  《原案》可能是孤本

  乾隆年间北京的部分旗人开始移驻东北,是清代的一件大事,在许多文献中都有记载。然而,这些文献与《原案》收录比较,记载往往语焉不详或缺佚太多。而作为民间整理后汇编成册的专题档案,更是不多见的。我们在黑龙江、吉林两省的档案部门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还没有发现相似的如此完整的有关京旗移居屯垦的档案。

  按照清代档案管理常规,此档应存于吉林将军衙门或阿勒楚哈副都统衙门。不知是何原因,可能是在嘉庆年间,这卷《原案》就在吉林将军衙门的司科房中消失了。至于阿勒楚哈副都统衙门的档案,现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共434卷,存档时限上起同治五年(1886年),下迄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其余各朝档案,早已失散不知去向。那么,这卷《原案》所具有的证史、补史作用,和它作为档案文献的“孤本”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记述最真实的历史

  《原案》共收入清代文书10件,包括乾隆八年、十三年上谕两件,嘉庆十七年军机处廷寄吉林将军上谕1件、户部咨文1件及乾隆九年至二十四年军机处领班大臣张廷玉等人奏议6件,内容均与北京旗人移驻拉林、阿勒楚哈屯垦事件相关。

  其中乾隆皇帝的两次“上谕”,表明了对这一举措的特殊重视和对八旗的“恩养”政策;而军机大臣们的议奏,不仅详细记述了移驻的办理过程和对京旗移民的种种优厚待遇,并且引述了皇帝的谕旨、吉林将军及拉林阿勒楚哈副都统的题本,反映出移民屯垦中的各种矛盾及不同意见。

  另外,《原案》中关于当时阿勒楚哈已有商贸集市的记述;关于该区域粮谷价贱,汉族流动人口渐多的情形;动用国库银两借给大参商滋生取利的敛财手段以及“东三省”、“霍济墨”、“阿勒楚哈”、“岳济、西沟”等地名称谓,对于研究东北的历史、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鲜为人知的记载

  从史料价值上看,《原案》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记载:

  如《原案》所录乾隆八年“上谕”,乾隆因宁古塔将军那尔达在办理京旗移驻事先垦荒一事上,未完成原定计划,而严斥“皆因那尔达不以事为事之所致,那尔达着交该部察议”。一个封疆大吏仅仅因为差500顷地而未开垦足额,便被撤职查办,清政府对移驻京旗的重视,可窥一斑。

  对于京旗移民从出发到安置的过程,清政府安排得十分周全,具体到安家银两何时发放、路上如何行走,都纳入军机大臣的议奏范围,且均由皇帝御鉴定夺。

  《原案》中对拉林、阿勒楚哈地区的行政设置过程有较详细的记载。乾隆九年京旗移垦前,阿勒楚哈仅设协领衙门,隶属吉林副都统衙门。就因为这次北京旗人的移驻,清政府在首批移民到达前,于南距阿勒楚哈不到40公里的拉林设置了副都统衙门,当时合称“拉林阿勒楚哈副都统衙门”。后来随着移驻旗人和流民的增多,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又升阿勒楚哈协领衙门为副都统衙门。

  依据《原案》提供的线索,我们初步对当年分布在拉林、阿勒楚哈地区的京旗移民村落进行了寻访调查。这些八旗村屯从始建至今,绝大多数没有荒废间断过,基本上是人丁兴旺,呈稳步发展的趋势。其间虽有许多其他民族进入居住,但满族人口比例均占60%以上。八旗屯落已不仅是满族人民长期生存耕垦之地,更是白山黑水间一片古老的文化区域。在自然、人文以及民族迁徙史方面,都有特殊意义,在促进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方面,也起过重要的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7月25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