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少数民族题材图片的使用特点与误区规避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12-24  作者:杜少凌

 


  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5个少数民族分布居住地区占全国总面积60%以上。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一直以来都是党报的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少数民族新闻中,新闻图片因具有较强的直接性、感染力,历来是党报版面重点选取的对象。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图片既有与其它新闻题材一致的地方,更有其自身鲜明特点。具体到版面选取编辑工作中,在遵循新闻一般规律的同时,还要有更新更广的思路和眼光。

  真情实意,跳出“视觉疲劳”

  一张好新闻照片的标准是什么?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新、真、活、情、意”要求至今仍是国内主流媒体较认可的标准。《华盛顿邮报》评判新闻图片则分四个档次:信息含量、形象价值、情感因素、亲切感。在实际操作中,这两种标准有许多交织之处。具体到个性化较强的少数民族题材图片,我们认为:民族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对党报的贴近性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因此,由真情实意造就的视觉亲切感,当属党报标准之首。

  长期以来,各地、各部门发到编辑部的许多民族题材图片,为了表现所谓“民族特色”,往往在题材、构图上都囿于陈规—白族就是“三道茶”、蝴蝶泉边、织鱼网;傣族就是泼水节、河边洗浴、象脚鼓;彝族就是火把节、踏歌、阿细跳月……诚然,少数民族的习俗风情、服饰衣着都具有一定特点,但这并不完全代表民族特色,在不断重复中更已失去深层次表现意义。很显然,这类创造“视觉疲劳”的模式化图片,已很难唤起读者的亲切感。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任何一个民族的思想感情和精神气质都有其独特性,仅描摹外在现象只会使作品失去内在的真实性和亲切感。这就要求图片编辑不能只凭新鲜感或简单印象用事,要踏踏实实地深入到生活中去,认真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性格特征以及整体发展形势,力求把握住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并正确反映其发展趋势。否则,选取的东西很可能陷于表面化和一般化,并可能把自己眼中的某种新鲜感强加给表现对象,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和表现力。

  针对此,经过新世纪三次改版的《云南日报》,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的报道力度和深度—相关摄影作品在展现民族特色时,应摒弃那些浮于表面的现象表现。在图片的拍摄、选取、编辑中,力求特别突出与民族生活、生产、文化、政治相契合的主题,在反映农业、旅游、文艺活动等常见题材的同时,有意识地加大具有现代意味的、具有一定“重量”的题材,如科技、医疗、生态和文化保护、金融等方面的报道。

  同时,要求特别注意在图片的主题特征、人物表情、整体构成及文字说明中表现少数民族生活的内在之新,揭示其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社会特征。由此,世居大山的佤族青年远赴国内外务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白族群众认真保护洱海环境……各少数民族不但能歌善舞、勤于耕作,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高新领域等各行各业都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这种反映因符合社会实际、时代特征,自然唤起了众多读者的共鸣。

  尊重事实,反映民族精神

  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进步,是社会主义时期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因而接触少数民族新闻题材时,党报工作者应充分认识民族政策特点、民族文化特点以及特定历史背景,把尊重采访对象、尊重新闻事实作为基本出发点。在信息流奔涌的新形势下,传媒对新、奇的需求明显放大,反映到民族题材新闻图片上,虚假、猎奇倾向不容忽视。

  服饰上的虚假—采茶、纺织、畜牧的劳动人群竟身着银冠、项圈、珠挂等节日佩饰;以戏剧服装来代替真实服装;正装搭配不合民族礼俗等。

  情节上的虚假—编造“生活”,以真人演假事,或干脆以专业人员“代劳”。如许多少数民族都有特定时间内青年男女在特定地点互赠信物表达恋情的风俗,一些照片却常常搞点“规模效应”:在大白天的广阔场地里,一队姑娘一队小伙身着戏剧服装整齐划一同递信物,摆拍之状一望而知。

  内容上的虚假—以经过艺术编造和主观安排的活动当作真实的新闻事实,甚至为营造画面效果而张冠李戴,把不同民族的代表物胡乱搭配安置等。

  意识上的虚假—画面中既无历史背景,也无现实图像,更缺乏独特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把民族题材混同于一般题材;在形式上搞模式化,不顾现实变化照搬照抄。

  更严重的是,由于一些作者缺乏民族知识,片面强调特色,其摄影图片甚至出现了违背民族风俗、伤害民族感情、影响民族团结的元素。因摄影图片有着文字不可取代的形象性,这类图片一旦公开亮相,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恶劣影响。

  编辑部来稿五湖四海,要防止问题出现,必须在改善源头的同时,牢牢把住出口。对图片编辑而言,既要有“尊重”的主观愿望,更要具备“尊重”的能力素质—

  首先,要深入了解、全面把握好党的民族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在日常相关工作中,编辑的头脑里必须时时都有民族政策意识,并将其转变为自觉行动,以此为决定图片“生死”的基本标准,就可避免出现政策性、方向性的大错,同时也可较准确地把握住新闻事实的核心。例如一些比较敏感的民族宗教活动,就应在新闻报道中把握好分寸,在对事实本身给予及时充分报道的同时,着重在图片中突出当地党委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重视,突出整个活动欢乐和谐的气氛。对一些过于突出特写、细节以及图文元素比较复杂的画面,则要特别谨慎对待。

  其次,要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包括一定的宗教习俗),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延续的灵魂。代代传承,不断丰富,在各民族的生活中占有独特、神圣的地位。文化的组成具有多元性,服装、生产生活用具、节俗、仪式这些日常景物既是表象,也构成内涵,在图片展示中都需要在准确的前提下予以尊重。更重要的是:文化组成的一些方面会存在极牢固的稳定性,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内核”发挥着极强的凝聚力,支撑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天空,牵系着其最神圣的情感。在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里,各民族文化之间在很多方面都可相互认同,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大的误会。但在某些涉及到核心习俗、禁忌的特殊内容时,还需要特别的理解、尊重。在公众媒体上以图片反映此类题材时,形式上要正面,内容上要正确,画面上要纯净,在主客观上都容不得亵渎元素。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组成也在不断地扬弃完善,这就要求媒体从业者能够敏锐地观察到这种扬弃进程,在工作中跟上节奏,以“扬”为主及时予以正面体现。

  另外,要了解并学会辩证分析各少数民族以及各民族间关系的历史背景。在茫茫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在各自的发展轨迹中构成了相对独特的历史背景。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把现实生活中发展变化着的事物,放在各民族的历史背景下认真考察,在寻找新闻亮点的同时规避与大背景不符的特殊元素。

  更需要注意的是,民族构成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历史背景,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不同民族之间仍然会存在一些不同的背景沿革,而在地理环境上相距甚远的一些民族间却会存在紧密的心理及现实联系。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下,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懂得在一省、一区、一国之内研究受众构成,在处理国际新闻和外事新闻图片时,也要特别注意其中的一些民族关联性,这对于居住在边疆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尤为重要。同时,还应认真鉴别分析画面的一些非主体细节元素,如背景文字、标语、海报、衣物、“画中画”、符号、旗帜、公务服装、商标等,坚决避免出现与主旋律相悖的视觉内容。(杜少凌 作者为《云南日报》总编室副主任)(来源:《中国记者》)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信息中心2007-12-12 期数:71212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