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婚礼仪式及其祝颂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02-13  作者:佚名

    蒙古族婚礼仪式词从十四世纪定型至晚近时期的发展历程中。尽管出现了不同地区的婚礼特色,但总体面貌大同小异,在仪礼主要环节和程序上基本形成了一个统一的风格。在此,本节将以鄂尔多斯婚礼为线索进行介述。

    定亲,须完成两项仪程,一为媒人前往女方家提亲,获女方父母允诺的“小定"仪礼,鄂尔多斯人称之为"放了手帕”;二是媒人带未婚婿前往岳翁家议定献彩礼及娶亲的具体日程之"大定"仪礼,然后方能进入正式的娶亲仪式。

    一、乘马娶亲

    娶亲人带好各色礼物,新郎身着蒙古袍、马褂,头戴红缨帽,佩带蒙古刀,弓箭、箭囊等,在送别宴后,跪拜灶神,辞别双亲,向起程方向,扶辔待发,此时洪锦对新郎所佩弓箭及乘骑进行祝福,一首《弓箭赞》如此颂祝:

   祝太平安康!
   由霍尔穆斯塔诞生,
   俺巴孩汗开始遵循,
   镇压敌人威风凛凛。
   这就是你那支金垫黄弓啊,
   我们用酸奶黄油涂抹颂吟!
   在吉祥的伟大国度里,
   祝愿永享幸福太平!
   由长生天命定诞生…
   成吉思汗以来就佩带远征,
   各色顽敌闻风丧胆丢魂,
   你那珍贵的黄金宝弓啊,
   我们用珍馐德吉向您奉敬!
   在这圣明的伟大国土中,
   愿幸福康泰永享美运!

    ……祝颂完,对弓箭和新郎举行涂抹礼接着在赞颂骏马。赞颂骏马的祝词我们在这里就不摘录了。

    乘马娶亲仪礼的祝福词虽然还有其他一些祝颂,但对弓箭、骏马的祝福是这一仪式的核心。洪锦通过以上祝赞,其目的是表现娶亲队伍如踏上征途似的威武雄壮,气势非凡,而新郎也是仪表堂堂,英姿焕发,因而此行必定婚姻美满,未来事业有成。

    二、闭门迎婿

    在娶亲队伍快到女方家时,女方一系列仪礼展开。随着马蹄声逼近,琴声响起,嘹亮的婚礼歌也唱了起来。此时的迎新郎仪礼,女方祝颂人首先仍要对新郎及其弓箭、坐骑进行涂抹祝福。赞新郎词是“体魄像岩石一样结实,容貌如玛瑙般的风姿,胸襟宽广豁亮,满腹文章盖世。思想敏捷聪颖,明断洞察世事。一派威严英气,弹敌何足挂齿。芸芸众生之佼佼,万人丛中称奇士。……仅将酸奶黄油,倾入银碗满溢,反复涂抹祝福,愿天作之合儿女,孝敬双亲绕膝,一生幸福欢娱。”

    除上述外,女方要给新郎增添一支白箭,并吟诵《添箭赞》:“来自长生天的缘分,各个汗主谨守遵循,成为子孙的永久志气,一心一意勇武忠诚。在装雕翎的白箭之上,对增添的-支箭涂抹诵吟,祝愿新婚儿女和睦,在安温中永远健康太平!”这一迎新郎的仪式结束,娶亲人正鱼贯入室时,立于门旁的女方嫂子甩出一条彩带将门堵截,单把新郎和祝颂人堵在门外,迎而又堵,这就叫作“闭门迎婿”。于是男方祝颂人和女方嫂子唇枪舌剑,展开了论战。 经过对答一番后,男方祝颂人交一红筒礼品与新郎进家,堵门仪礼结束。

    三、献羊祝酒

    献羊祝酒是女婿初进新娘家设的第一道酒宴,实际是男方为女方设的“虚宴”。蒙语谓之“manglai jorir medegulku,”,意为“禀报首礼”,由于酒宴中要献一只整羊(从男方家带来的),故又称“首献整羊”。女婿和祝颂人被放行步入正厅后,向佛爷敬佛灯、献哈达,向女方亲友行礼、交换鼻烟壶,把带来的礼品一一陈列,然后请女方亲朋入席,伴郎端来全羊摆在主婚人的席面上,男方祝颂人才开始吟诵《凛报首礼祝词》。这首祝词资料从哈本《鄂尔多斯婚礼》与《鄂尔多斯风俗志》所录内容比较,差别较大,很明显是两种抄本,但哈本与《蒙古古代文学一百篇》中之《首礼》相同处较多。

    《首礼》中的祝词比较古老,它反映了十七世纪佛教盛行后政教并行的思想主张,并将喇嘛教提到首位,可见祟佛思想之浓厚。本来《禀报首礼》的主要礼仪是献整羊,但祝词除述及献奶酒外,对此只字不提,故这首祝词实际是藉献首礼之名,扬佛法浩荡之实。不过在《鄂尔多斯风俗志》中另一首反映孛儿只斤贵族娶亲献煺毛白羊的仪式词,基本按照古老的献珠玛九礼予以阐释。如切开前额以示昂首为头礼;切开前腿以示受审为二礼;切开颈后筋以示叩首为三礼;切开后蹄筋以示卧伏为四礼;将其扶起挺立为五礼;再使其跪下以示叩拜为六礼……直到“以明退回之九礼”。其献礼之繁琐与本书第一卷第二编第四章"珠玛宴敬献仪礼"中所披露的《圣上那颜们之宴大礼不毛全羊珠玛宴》的书面材料基本吻合,说明贵族婚仪更多地接受了古老萨满教的仪礼传统,并由此反证出金峰所收录的这一资料,极其可能是贵族婚仪中的"凛报首礼"婚礼词,所以说这一仪礼的核心是献珠玛(整羊)仪式礼赞。

    四、求名问庚

    蒙古人爱惜姓氏名称,尊重属相年岁是自古以来的传统。自氏族社会老人们便对后辈述说家谱氏系及本氏族的光荣史,所以姓氏名称总与自豪感、光荣感的心理因素相联系,姓氏便成为珍宝的象征从而代代流传下来。另外,由于尊老爱幼的传统,在历史发展中,呢称、乳名、忌讳称也出现了。在蒙古人的习俗中,幼辈的名字决不能与长辈名相重,哪伯名之涵义相通,也是不允许的,故媳妇在婆家如原姑娘名与婆家长辈之名有违以上规范者,则必须加以更改。从另一种意义讲,新娘进了婆家就变成了另一家族的成员,更名换姓,理所当然,至晚近,鄂尔多斯尚有新媳妇恳请婆婆赐名的礼俗,可见这种传统风俗流传之久远。

    求名问庚,一方面有传统因素的影响,但也有增加婚礼之隆重和情趣方面的需要。本来姑娘的名字、属相早已尽人皆知,勿需求索,但此仪礼却搞得非常隆重,男方祝颂人为了向 四位女方嫂子探悉到姑娘的真名和年岁,就要使出全身功夫,浑身解数以对付嫂子们避实就虚的种种诘难,到她们对一切礼仪答复完美无缺,无话可说时,才行兜底,把姑娘的真名和属相亮了出来。这一论战称得上是说古论今、数典溯祖,涉及民族宗教,历史传说、礼仪规章、风土人情等多方面的历史、人文知识,可说是婚宴中历时最长、阐释问题最多的一项仪礼,所以它是整个婚礼中的重头戏。由于对答词繁多,择其要者介述,当女方嫂子问道(以下简称“嫂问”):“带来什么礼品,各有什么讲究,请讲分明!”男方祝颂人答道(以下简称“男答”):

   自古术斯是祭天之礼,
   杭会锦缎是敬佛之礼,
   玉液琼浆是贵胄宴飨之礼,
   金银双环是百姓上等之礼,
   用骆驼将五礼从远方驮来,
   是申述我们到此之目的。
   古时大汗玛嘎萨木迪,
   聘娶玛尼俄都巴拉哈屯时,
   当时大臣萨拉堪迪
   以银杯斟满美酒祝福,
   为的是从安康越丽哈屯那里,
   举行求名问庚之规章程序。
   今日我等用大锅煮以全羊,
   扣紧笼盖焖熟香气溢,
   置于大盘呈上摆整齐,
   以天参钢刀割头份先享,
   手持踝骨、长骨把福样祝祈,
   在岳父岳母面前跪拜,
   是英俊少年您的佳婿。
   为的是求告爱女大名和年庚,
   十二生肖究属何许?
   父命之芳名何以称呼?
   望姻亲用餐别客气,
   不吝赐教请示谕!

    这首出自《一百篇》的“初次求名问庚”祝词,在哈本《鄂尔多斯婚礼》中有不少相同或相似的段落被收录,而《鄂尔多斯风俗志》则一字不差全部录入书中,可见其流传之广泛。作品不仅回答了带来的五样礼品,而且把“求名问庚”的来由加以呈述,即把汗统和佛统联系在一起,汗统和佛统的礼仪都是一脉相传以证明“求名问庚”之仪礼是按古礼章程办事,不是随意而为。这种把一切礼俗牵强附会地往佛统上粘连的做法,正是喇嘛教在草原盛行后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

    五、女婿叩头和姑娘扮妆

    求名问庚仪礼之后,小憩片刻,接着是女方举行最盛大的晚宴,美酒伴着婚宴歌把这宴礼一步步推向高潮,因为这是新娘出嫁前的最后一次婚宴--“离娘宴”,因此显得特别隆重。新郎向在座的亲友叩头,这是此宴第一个必须进行的礼节。随着一圈头磕下去,不仅换来了一声声祝福,馈赠给新郎的礼品也源源不断涌来:其中有大姐的黑缎子坎肩,有二姐的五头腰带,有大嫂的圆花菱形碗袋,还有二嫂的马莲飘带的荷包,一个个手艺精巧,五彩摈纷,令人眼花缭乱。叩完头接着摆盘子,举行全羊席宴,新郎则参加小辈房里的晚宴,进行“卸羊脖骨仪礼”,这是对新郎腕力和智力的一种考验。其中不乏戏剧性情节,如故意在脖子里插上一根小指粗的红柳棍让新郎无法卸开,闹出笑话。但对一个从小就在草原摔跤练出一身本事者,掰开羊脖骨,算不得什么,他剔尽脖肉,集中力量,“咔嚓”一声,顿时羊脖骨分为两段,引来啧啧称赞。脖骨下半截盛入盘内,端至新娘面前,这就是新郎、新娘合啃一个羊脖以示吉祥的风俗礼仪。

    接着是姑娘扮妆。姑娘出嫁时,发式、头饰、衣装必须全部重新更换打扮,装扮后标志着一个女人的姑娘时代已经结束,将去迎接新的生涯,过媳妇的生活,当东方透出曙色,昭示姑娘扮妆时刻来临。新娘父母请梳头阿爸来到姑娘包房正中坐下,向他敬酒献上哈达后开始梳妆,可是十几位伴娘团团围住新娘不让人靠近,甚至用绸带把她们和新娘连结在一起,让那些大姐、大嫂、伴郎们无计可施,此时姐妹泣不成声,谁要靠近就撕扭起来,又哭又闹,这就是从古流传下来的"阻嫁"遗风。当然,这是一种必行的规矩, 自然不会影响换妆梳头仪礼的照章执行,最后仍是想出种种办法把伴娘哄走,给姑娘更换新发式,戴上珠翠盘绕的发冠配饰,穿上闪亮亮的衣装。经过一番装饰打扮之后,新娘更是秀丽多姿,光彩照人,可是一块红纱(或是一块蓝绸)喜帕从头到脸盖了下来,连新郎难睹这艳容芳姿了。这时女方婚礼由包里转至包外,于是下一步的仪礼又按顺序展开。

    六、新娘上马和途中迎亲

    “新娘上马”是新娘从娘家登程向婆家出发的仪礼。院门口铺下两条白毡,再摆上一桌丰盛的食品为新娘饯行。临出发时,祝颂人为新郎的弓箭、骏马再次诵起祝词,新郎在礼赞中登程,新娘由两位嫡亲兄长搀扶上马,由嫂子牵马绕蒙古包圈后朝婆家进发,人们唱起哀怨凄楚的《送亲歌》,母亲向女儿发出了“呼瑞!呼瑞!呼瑞!”的召唤。歌声阵阵,召唤声声,一下勾起了新娘的离愁别绪,父母、女儿和那些知心姐妹们情不自禁,泪如雨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不哭不为喜”。

    “途中迎亲”仪礼是指新娘走到快接近婆家时在野外举行的迎亲仪礼。哈本《鄂尔多斯婚礼》之称呼直译为“向前延伸迎接仪礼;”《鄂尔多斯风俗志》称之为“新媳妇到婆家外面”的仪礼,实际就是"途中迎亲"。男方迎亲队伍在途中选一适当位置,铺下栽绒地毯,将香茶、美酒、圣饼、羊背子摆上,请送亲队伍屈尊下马,接受欢迎,女方纷纷下马,双方汇集一处,此时男方祝颂人发问:“大礼行到了没有?”异口同声回答:“行到了!”于是祝颂人面向送亲人跪倒,郑重诵起《迎亲礼颂》。

    诵毕,献酒,还有赛马挑帽子的游戏:即祝颂人率先乘马迅速离去,送亲人中的青年骑马猛追,用马棒将祝颂人的帽子挑至地想捡到手里,不料祝颂人一鞭将他的马赶跑,迎亲后生想帮祝颂人拾帽子,又被送亲人一鞭将马赶跑,如此你追我赶,嬉闹间,女方送亲队伍愈益接近男方家,于是“途中迎亲”又被下轮仪礼所代替。

    七、新娘祭火

    当送亲队伍来到浩特时,男方门前两堆干柴被点燃,火焰升入半空,把主家婚宴正厅照得通亮。送亲队伍在火堆前勒住马头,齐刷刷地站成一排。牵马大嫂将新娘乘骑牵到两堆火小间,把马经绳结一大环,用力抛向对方,此时身背弓箭的新郎纵马奔驰而来,用马鞭将绳环勾起牵着新娘乘骑从火堆中间缓缓穿行而过以表示经过了火的洗礼。此时送亲队伍一分为二:男的从右边绕过火堆向主家西门而去;女的从左边绕过火堆向主家东门而去,新郎将乘骑缰绳复交牵马大嫂去玛尼杆(挂禄马旗的杆子)前去应酬,接受祝福,并把弓箭挂在玛尼杆上复回。

    此时牵马嫂子将新娘领至正厅门前,两位男方嫂子迎上来与送亲者一一交换鼻烟壶,并邀请送亲人和新娘下马,门口已铺上两条雪白条毡,送亲人将新娘送至条毡上,新娘缓步前侈,步步踩在条毡上,一条一条倒换着步入正厅,新郎也随新娘步入大厅。

    正厅已摆上一只大火熊熊的生铁火撑,主婚人和一排亲戚高坐在正席上,婆母端坐火撑东北面,各人面前均摆上献给新娘的各色礼品,嫂子授意新娘跪下,于是男方祝颂人吟起了《祭火词》。

    当吟完《祭火词》,将盘中的胸骨投入火中并洒上黄油白酒使炉火烧得更旺,继续对炉灶祝福,用奶食涂抹。随后祝颂新郎、新娘,祝颂中间,新娘以一个已婚人身分对着火神三拜九叩。之后由嫂子搀扶立起,走向公婆、叔公等男方主要亲属向他们叩头,赠送鼻烟壶袋、荷包等礼品,而亲属们赠送给新娘的礼品更多更重,有金银、戒指、珍珠、绸缎等等。当新娘叩拜婆婆时,婆婆问:“是明媳妇呀暗媳妇?”送亲嫂回答:“明媳妇”,于是新郎用弓揭开新娘的盖头,与新娘倒退走出主客房。

    八、通宵欢宴和献礼送客

    新娘祭火之后。开始婚宴,女方须当众献上从家里带来的全羊,方可入席。男方亲友按大小依次东边入座;女方亲友按大小坐于西头。于是琴笛响起,乐曲齐鸣,一对对漂亮的青年男女走出竞展歌喉,唱起了热烈欢快的婚礼宴歌。酒过三巡,更引起大家歌兴,连男女老人也唱起了古朴庄重的《三件珍宝》、情意缠绵的《葳的檀香树》。歌潮阵阵,一浪高过一浪,在这酒酣歌欢之际,正式献术斯(整羊)仪礼开始。侍奉者献上施礼,叩跪卸开整羊,洪锦吟诵《术斯祝词》。当新郎父母前来进酒时,又掀起了更为热烈汹涌的歌潮,此起彼伏,往往通宵达旦,这就是男方家放夜摆羊仪礼的全过程。

    当旭日东升,主家婚宴从包内转至阳光照耀的沙丘上,依次进行最后仪礼:在一条接一条白毡摆成马蹄半圆形中间为分界点两侧,对称地摆上两块栽绒坐垫,娶亲、送亲双方各按东西就坐,在空地雪白大毡上并列摆下一对方桌,桌上堆满五畜奶食、五谷籽种以及整匹绸缎、银钱、哈达、礼袍、砖茶、大布等等礼品,总管为客人摆上茶点、鲜奶、酒、术斯后,面北而跪问主婚人"礼走到了没有?"主婚人答:"走到了。"于是洪锦滔滔不绝地为主人吟诵起《献礼词》。

    以上作品,蒙文标之为“kibi-yin jorir anu”。哈本,《鄂尔多斯婚礼》有此作品,与之相比,有少数不同内容的词句,排则顺序也有差别,但总体框架与《一百篇》中的作品基本相同;《鄂尔多斯风俗志》却是一字不差地将这一作品录入。说明这是一首群众认可,广为流传,在婚礼仪式中至关重要的婚礼词。这一仪礼主要是男方实践婚姻聘娶中的诺言,向女方呈送彩礼,答谢来宾,以生动比喻说明男婚女嫁会带来人生最大的愉悦,获得无比幸福的佳果。

    祝颂完,给宾客回礼,给新娘父母赠送礼品及不带鞍鞯的“坐骑”,并对坐骑、白毡祝颂、涂抹,对新娘又一次祝福:

祝你-- 像初升的太阳辉煌明亮,
像绵绵流水聚集福样,
似坚固磐石年寿永恒,
似如意宝贝命运通畅,
似十六罗汉聪颖智广,
有毗沙门大神庇护保障!

    大家同声祝贺:“祝永远幸福太平安康!”此后客人向主人辞行,纷纷乘马登程,至此,整个婚礼仪式结束。

    如对鄂尔多斯婚礼词加以概括的话,从几个本子比较,《洪锦祝颂册》保留古代风貌较多,其他本子在整理编纂过程中,自然有了后来婚俗发展变化的种种痕迹,不过总的来说,这些本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华贵的婚礼仪式气氛--从许多礼品阐释词及点到 的官宦职位可一目了然。由于古婚礼词对礼品不嫌繁缛的描摹,以至影响到现代婚礼册也免不了对礼品的渲染、突出其非同一般的价值。在《洪锦祝颂册》中所出现的礼品有金银珠宝、珊瑚玛瑙、琥珀玉器、锦缎蟒袍、快马白驼、彩绸宝刀,应有尽有,这些昂贵稀有之物是一般平民所不具备的。不仅如此,婚礼词还把礼物分成上、中、下三供,将每每必献的哈达分别称为“哈迪”、“哈巴”。“哈迪”是圣与王的标志;“哈巴”是黎民百姓的称号,至于明确宣称王公贵族行九九八十一礼,平民百姓五九四十五礼,在各个本子中均存,可以看出,这些传统婚仪词出自王公贵族的婚姻仪礼自不待言。

    第二,浓厚的宗教气息--婚礼词从始至终贯穿着政教并行及藏传佛教的思想主张,词中把主持世事的忽必烈汗和主持宗教的宗喀巴并提,宣扬由于“政教二者并行,才开启了吏冶之光”,使世界充满吉祥。甚至把一种新技艺、新事物的出现均归之于佛光普照、达赖喇嘛的施法。婚姻仪礼也是由佛统中,第一个众敬王开始缔造沿袭下来的等等,无不说明将婚姻仪礼纳入佛宗系统中予以宣扬。许多礼品阐释词带有浓厚的宗教神话色彩,这与当时佛教故事的流传影响,也有一定的联系。词中还常常出现佛教神与萨满天神并提的词句,这反映了佛教占领统治地位后,对蒙古传统的宗教无法一概拒之门外的事实,其实,从古至今,萨满教的传统影响从未断绝,婚礼中所施行的祭洒、涂抹;颂赞等等,并非域外移植的形式,而是自古承传下来的一套仪礼。

    第三,封建礼教的具体体现--贵族婚实质是等级婚观念的产物,这种等级观念如前所述,体现在仪礼规格以及每一行,为的封建伦理道德的规范上。从提亲开始,就由家长包办,掐算生辰八字,决定娶亲出发方向。娶来的媳妇归根结底是为男方生儿育女,延续宗桃。婚礼词云:“人之一生命运,皆由恩慈父母决定,才开创了男儿随父右膝,女儿紧绕母亲左膝之礼。养子是延续祖宗香烟,育女成人终归要被聘娶。”这左右有序,进退有方,都是封建国家之政教礼仪,是不能违反的。媳妇进了婆家,就等于改换门庭,成为另一家族的成员,因此,要经过火的洗礼,要向男方祖宗三拜九叩,如此等等,无不是封建礼节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具体体现。

文章来源:蒙古文化网站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