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东]苗族杨姓不吃心故事的演变与习俗的起源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5-04-21 作者:吴晓东
内容摘要:苗族按语言分为东、中、西三大方言,西部方言苗族有杨姓不吃动物心的习俗。关于不吃心由来的传说或因心而发生战争的传说遍布整个西部方言苗族区域。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这类传说具有发生学上的演变关系。这些传说的主角名字叫亚鲁,杨鲁,杨么等,都是从“爷老”这个称呼演变而来,不是一个人的名字,由此可证,杨姓不吃动物心的习俗是因为受到传说的影响而形成的,并因这个故事被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的替代而扩大禁忌范围。
关 键 词:苗族;亚鲁;习俗;情节单元
泰国北部的清迈府熊明村是一个苗族村寨,笔者2012年曾在此做过一次调查,了解到这里的苗族杨姓男人有不吃动物心脏的食物禁忌,李姓男人有不吃脾脏的食物禁忌。一位叫杨亚早的苗族村民说:“杨姓小孩都知道自己不能吃心脏。有人说可以吃,他们有人吃了,后来眼睛就瞎了,现在还在这个村子,叫杨那冷。他眼睛看上去好好的,但什么都看不见了。他有70多岁了,瞎了10多年了。他自己说这些禁忌不要太当真了,他吃心脏3个月之后眼睛就瞎了。是他自己做吃的。这个村主要是杨姓人,其他姓的少,因为杨姓男人不吃,其他姓的男人也不好意思吃了,都给女人吃。”这一习俗在中国苗族地区也有,但我一直未加以注意,经他这么一渲染,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苗族按方言分为东、中、西三部分,泰国苗族是从云南文山一带迁徙过去的,属于西部方言的苗族。杨姓不吃动物心脏的习俗分布在整个西部方言区,而且也只有西部方言区才有此习俗,其他方言区都没有。在西部方言区里,主要是杨姓以及与杨姓具有同源关系的邓、梁等姓氏有此习俗,在云南文山,以及东南亚的苗族出现了李姓不吃脾脏的习俗。那么,不吃心与不吃脾脏的习俗是怎样形成的呢?相关的传说发生过怎样的演变?
关于这个问题,目前鲜有文章讨论,只见鲁米香在其硕士学位论文简单涉及到:“杨、梁等姓苗族不吃动物心……不可否认,也许早期的禁忌行为是出于人类对大自然的恐惧,为了避免自身受到来自自然界的伤害,而主动的制定出相应的禁忌行为。”[①] 关于这一食物禁忌,她只是做了“出于人类对大自然的恐惧”而主动制定的猜想,未加些许论证。
要考证这一习俗的形成与演变,还得结合西部苗族的分布状况与迁徙路线。苗族分为三大方言区,东部方言的苗族分布在以湖南湘西腊尔山为中心的一片区域,中部方言苗族分布于以黔东南为中心的一片区域;西部方言苗族分布最为独特,呈带状分布,从四川南部的兴文一带开始往南,到云南与贵州交界的沿线的昭通、毕节,从这下来到紫云等麻山地区,再到云南的文山地区。从这出境,到越南的北部、老挝的中北部、以及泰国北部。这一长条的带状区域皆为西部方言苗族的分布区。西部方言区苗族的主要来源是东部方言苗族西移而形成的。苗族原来的聚居区在洞庭湖四周,后因为受到打压,沿着洞庭湖周边湖南境内的四条大河湘、资、沅、澧溯江而上,形成目前湖南湘西与贵州黔东南两大聚居区。湘西苗族虽然在湘西、黔东北比较稳定地定居下来,形成一个文化圈,但并非完全停止迁徙,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沿着黔北、川南继续西移,一直到达川西大小凉山地区,在难以继续逾越的情况下,才转而南下,一直到达云南的文山,再一次形成一个大的聚居区,并从这里走出国门,迁徙到东南亚各地。西部方言苗族迁徙到川南黔北的时候,发生过一些与汉族的战争。关于这些战争,苗族中留下了许多传说,其中有一故事类型与心有关。这里选取十个与心相关的传说,逐一解剖其情节并加以比较,以窥视其演变过程,并通过对其故事主角名称加以分析,最终对不吃心的食物禁忌起源做一推论。
故事一:
关于亚鲁的传说在西部苗族地区多有流传,以贵州紫云东朗演唱的内容整理出的《亚鲁王》是其中之一,其第一章第八节“射杀怪兽,发现盐井”至第十一节“日夜迁徙,越过平坦的坝子”的故事是这样的:亚鲁王的小米地被大片踩踏,亚鲁王将踩踏小米地的怪兽射杀,并让众人烤吃。亚鲁王在吃这只怪兽的心的时候,发现盐太重,以为是妻子们放了太多的盐,妻子们说她们并没有放盐,原来是这只怪兽自身带的盐味太重。亚鲁王以此去咨询耶诺,在耶诺的指点下,亚鲁王在芭炯阴这个地方发现了盐井。赛霸赛阳眼红亚鲁的盐井,便来争夺。第一战亚鲁射中赛霸的肚脐,射中赛阳的下体,他们只好收兵败退。但在后面的战争中,亚鲁败退了,迁徙到了哈榕冉农等地。[②]为了比较方便,本文将故事的情节分解出来,并编号,这个传说故事可以分解为三个部分,如下:
(1)因怪兽的盐味而发现盐井(宝藏)——(2)因盐井而发生战争——(3)亚鲁王先胜后败
这个传说没有提到心,这里把它作为第一个故事,是它与后面关于心的故事有关。在古代,盐是相当宝贵的,盐井便是宝藏。盐井是因为怪兽的盐味而发现的,这就赋予了这头怪兽一种神奇的意味,它能带来财富,它本身就是宝。
故事二:
《古博阳娄》是来源于贵州安顺地区的一个文本,故事情节是这样的:阳娄家很富裕,但庄稼被一头野猪糟蹋,阳娄用箭将它射死。这是一只大野猪,要二三十人才能抬得动。于是阳娄把野猪杀了煮吃,但猪心硬邦邦,只好收了。亲戚们来分肉,汉人亲家没分到,生气了,于是双方结怨,战争爆发。阳娄将猪心放在缸子里,使天气变得冰天雪地,从而打败汉人。后来猪心被用芭蕉心调换,阳娄才打了败仗。[③] 这个传说故事的最小情节单元可以概括如下:
(1)得宝物野猪心——(2)因分不到肉而发生战争——(3)有野猪心胜、失野猪心败
这个故事我们分为三个情节单元。通过与故事一的比较可以发现,故事二的情节单元1是故事一情节单元1的变体,故事一是通过怪兽而发现宝藏盐井,在故事二里,野猪心本身就是宝藏了。
故事三:
《亚鲁王》的第一章第四节至第七节,即“意外得宝”、“龙心大战”、“争夺龙心神战”与“英雄女儿的不归路”,可以看做是同一个故事的几个部分,从得龙心(怪兽心)到龙心丢失。故事梗概是这样的:亚鲁王的稻田与鱼池被一只既像黄驹又像老虎的怪兽踩坏,亚鲁王便设下埋伏,将怪兽射杀。原来此怪兽是一条公龙。亚鲁王拖回去与众人分享,可是龙心怎么也煮不熟,扔给狗狗不吃,丢给猪猪不碰。放在室内,闪闪发光,这才知道是一个宝。亚鲁王的兄弟得知亚鲁王获宝,便来抢夺。在战斗时,亚鲁王将龙心放入水缸里,瞬间瓢泼大雨,击退了敌军。后来敌人派人来将龙心偷走。丢失了龙心之后,亚鲁王便战败了。[④]我们可以再用几句话概括故事,如下:
(1)得宝物怪兽心——(2)兄弟间因怪兽心而引起战争——(3)有怪兽心胜、失怪兽心败
故事二与故事三的情节单元1只有微小的变异,即野猪与怪兽的区别,在故事里没有引起情节的变化,故不加以区别。情节单元2则有比较大的变化,引起战争的原因变了,前者是因为吃不到肉而不高兴,双方结怨,发生战争,后者是为了争夺宝物。但不论是哪一个,都与野猪(怪物)有关,都是为了得到它的一部分,即肉或心。我们很难说哪一文本更古老。
故事四:
流传于四川南部苗族地区的《杨娄古仑》是解释汉族与苗族发生战争原因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柔耍柔吾要举行祭祀,请杨娄古仑去做掌厨人,并请其弟弟杨娄叶责去帮跑堂。祭祀用品是一头猪。到了祭祀的时候,猪心不见了,柔耍柔吾说是杨娄叶责偷吃了,于是杀死了他,并把他的心拿来祭祀。杨娄古仑为了给弟弟报仇,与柔耍柔吾发生了战争。杨娄古仑一开始总是输,后来挖到一颗龙心,这颗龙心能使河水退却,在龙心的护佑下,杨娄古仑战无不胜。可是后来龙心被偷换,从而战败。[⑤]
(1)汉族用猪心祭祖——(2)因猪心不见而杀掉弟弟引起战争——(3)有龙心胜、失龙心败
与前面的几个比较,此传说故事的情节单元3没有太大的变异。情节单元1则发生根本性变化,得到猪心变成了用猪心来祭祖。情节单元2的变化也很大,故事三是因为争夺猪心而发生战争,故事四是因为怀疑苗族兄弟偷吃了猪心,故而把苗族兄弟杀死以取心。这其实也是在争夺猪心,但故事情节更细化了,更惨烈了。
故事五:
流传于云南的滇东北与贵州的黔西北一带的《革缪耶劳的故事》也是一则相似的故事:
有次沙族要祭祖,逼兹耶劳去帮厨。宾客已上席,马上要开宴。沙族旧规矩,要用猪心祭祖先。猪心猪肉同时煮,为何猪心独不见?逼兹耶劳去帮厨,猪心放进锅里煮,并无外人来插手,翻盘倒碗找不出。逼兹耶劳去帮厨,逼兹耶劳小男娃,跟着爹爹去帮厨,此刻正在灶门前,端着小碗在吃肉,沙族老爷发火道:“猪心是他吃下肚。”逼兹耶劳心不服,百般辩解无用处,双方几乎要动武,沙族老爷要猪心,逼兹耶劳交不出。逼兹耶劳横下心,要让是非见分明。一怒杀了自家娃,剖开肚肠让他寻,只见酥肉、鸡肉和豆腐,翻肠倒肚不见心,原来猪心贴在大锅底,到此曲直已分明。可惜孩子已丧命,逼兹耶劳心如焚,这是祖先伤心事。他给夫人讲分明:“你们舅家不讲理,我们祖宗不答应。无论他们怎么砍,砍落我头照样生……为了记住伤心史,苗家韩姓和杨姓,从此不再吃猪心。”[⑥]
这个故事可分解如下:
这个传说故事最大的变异就是添加了“不再吃猪心”的情节单元,作为故事的结尾。其他1—3的情节单元其实没有实质上的变异,比如因猪心引起的事件成了逼兹耶劳头被砍又再生的原因:“你们舅家不讲理,我们祖宗不答应。无论他们怎么砍,砍落我头照样生。”这样,猪心也就具有龙心的功能了,即因为猪心的事,使逼兹耶劳具有不死的功能,与拥有龙心之后就打不败是同一道理。失龙心而失败的情节在这里演变为被勾魂之后失去不死的功能,失魂与失心是一样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故事最后说的是杨姓与韩姓不吃心,这是因为韩姓与杨姓同宗的缘故,因为杨姓不吃,韩姓也就跟着不吃了。
故事六:
关于杨姓不吃心脏这一禁忌,在云南文山州有另一种解释,《杨姓男人为何不吃动物的心》是这样说的:
古时候,在一个村子里住着蒙、刷两族人(即苗、汉两族),蒙人的族长叫杨么,刷人的族长叫顾德。两人关系很好,都爱吃动物的心子。有一次,杨么做寿,顾德来祝寿,杨么杀猪款待。可是在吃饭的时候,怎么也找不见猪心,杨么很生气。后来他看见孙子吃一块类似猪心的肉,以为他偷吃了,就将孙子杀死了,并把他的心煮了给顾德吃。锅子里的汤舀干后,发现了猪心在锅底,杨么后悔莫及,从此不再吃心子。顾得知道了之后,分给杨么一个孙子,并取名蒙刷。蒙刷长大结婚,后裔人丁兴旺,形成了一个苗族支系,这个支系就叫蒙刷。[⑦]
这个故事可分解如下:
这一传说故事已经闻不到苗汉之间战争的硝烟,取而代之的是两个民族的团结友好。汉族的用猪心祭祖在这里演变成了苗族祝寿用猪心招待客人,孩子被误杀以后,不再是发生战争,而是汉人赠送一个孩子给苗族,即前面故事中关于战争的情节单元3在这里被“赠送孩子”情节所代替。这里的3.1在故事结构上相当于情节3,因为这两个情节都是情节2所引起的结果。也就是说,情节3与3.1可以只有一个,故事也是完善的。
故事七:
这是流传于云南永平一带的一则故事:
苗族居住在大山上,虽然都是一个族,但各家的姓氏不一样,他们靠围猎生活。那时一个家族就是一个猎队,家族越大,出猎的人越多,打回来的野兽就多。相反,就得整个家族挨饿。
当时杨氏家族的子孙难留,他们神也拜了,山也拜了。几年后还是留不起儿女子孙。听人说:要用老母猪的心来敬神。只要诚心求拜,杨氏家族子孙就会兴旺。杨家就照此去做了。
母猪的奶头越多,说是母猪的猪仔就多。当时杨家族没有这样的母猪,便从外边偷回来一头。猪的主人来找,他们就闷声不出气,什么也没有说。随后,他们就把猪杀煮了,还叫一个小男孩看守着煮。要敬神时,没有捞着猪的心,他们以为一定是小孩偷吃了,一气之下,就忍痛把小孩杀了,用小孩的心来敬神。到了最后把猪肉捞出时,才发现猪的心在锅底。这样误杀了小孩,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为了求得杨氏家族子孙兴旺,为了对无辜小孩的忏悔,从此以后,苗族杨氏家族就再也不吃动物的心了。[⑧]
这则故事可分解如下:
(1)用母猪祭祖——(2)误杀小孩——(3.1)杨姓不再吃动物的心
与前面的一些传说相比,这个传说的特点便是情节1的细节比较丰富,比如为了人丁兴旺,偷别人的猪来祭祖。情节2之后丢失了战争的情节,直接是不吃心的情节。整个故事的结构与逻辑都是完善的。
故事八:
在云南省红河州南涧彝族自治县的苗族地区,流传有《白苗杨家男人不吃动物心的来由》,这一故事是这样的:
古时白苗一户姓杨的人家六十多岁才得一子,取名阿心。阿心长到三四岁时,一天父亲背他到果园里去玩,阿心说要吃果子,但白苗语中“父亲”和“果子”的发音是一样的,父亲以为儿子要吃自己,就杀死了儿子,后来才知自己误解了,后悔莫及。他把儿子的心取出来带回家,这颗心一直跳了十三天才死。心死后,父亲又把这颗心割成数块,挂在李树上、桃树上、背箩上,到了第二天早上,就有姓李、姓陶、姓罗的人来认他做祖父。从此以后,白苗杨姓的男人就不吃动物的心。[⑨]
首先我们不能不说这个文本的最后两句逻辑有一点问题,父亲把心挂在李树、桃树、背箩上,第二天李、陶、罗各姓的人来认祖,这和杨姓不吃心没有关系。其中一定漏了“挂在杨树,杨姓的人来认祖”的句子,或者“挂在杨树的变成了姓杨的人”一类的句子。只有这样,杨姓不吃心才顺理成章。这则传说故事的情节单元可分解如下:
(1)在果园游玩——(2)因语音相同而误杀儿子——(2.1)将心挂在各种树上变成各姓祖先——(3.1)杨姓不再吃心。
虽然这个故事依然和心有关,但情节单元1有了完全不同的改变,既不是祭祖,也不是祝寿。它依然与食物有关,祭祖与祝寿是用心,在果园里是果子。情节单元2的主题没有改变,都是误杀小孩,只是误杀的原因有所变化,此故事是因为语言的误会。此故事的情节2.1不是由前面故事的情节2演变过来的,而是借用了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这一变化极为关键,是食物禁忌范围扩大到其他姓氏的原因。为什么会增加这一情节呢?这可能是这一故事类型与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的结合所致。下一个故事便是纯粹用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来解释杨姓为什么不吃心。
故事九:
我们再来看看泰国北部熊明村的情况,当笔者询问杨姓男人为什么不吃心得时候,杨亚早用一个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来解释:
古时候,有兄妹俩,犁田,第一天犁好了,第二天一看,又平了。怎么回事?他们问天神帕亚英,说,水要淹没大地了。于是给他们俩一个葫芦,告诉他们洪水来的时候就躲进去。他们俩照做了,漂啊漂,所有的人都死光了,只剩下他们俩,怎么办?又去问帕亚英,说,你们要结婚,于是他们俩结了婚,生下一个肉团。帕亚英说,也好,切成12块,于是就成了12姓人。没有杨姓,就把肉团的心脏扔出来,变成了杨姓。所以杨姓男人不吃心脏。
关于兄妹结婚后生出肉团,切开后抛撒到各处,繁衍出人类的说法分布很广,各地都稍有变异,大多用来解释民族与姓氏的来源。比如撒在石头上的,变成的人就姓石,撒在李树下的,变成的人就姓李,撒在桃树下的就姓陶,如此等等。用心脏扔出来变成杨姓人,无疑也是这一故事模式的延续。泰国北部这则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解释杨姓人的来源,同时也解释了杨姓不吃心脏的习俗。即杨姓人是用心脏变成的,所以杨姓人不吃心脏。此故事的情节可分解如下:
(1)洪水毁灭人类后兄妹结婚生肉团——(2)把肉团切成多块,肉团心脏变成杨姓——(3.1)杨姓不吃心。
关于情节单元1,由捕杀野猪得到野猪心,变异到了兄妹结婚得到肉团。关于情节单元2,误杀儿子变成了把肉团切成多块,肉团就是孩子,切肉块就是杀孩子。诚然,兄妹结婚生下肉团,并把肉团切成多块的情节在各地区各民族分布很广,这里并不是说这一情节是由苗族的误杀孩子(或兄弟)情节演变而来,而是说,这一故事用洪水型人类再生故事的部分情节来替代误杀小孩(或兄弟)的情节。
从以上的文本分析可以看出,关于杨姓不吃心的故事之结构基本是一致的。在这类故事中,宝藏的来源是从一头踩踏庄稼的野猪或怪兽开始的,怪兽因为盐味太重,人们因此发现了盐井,并因为盐井而发生战争,这很可能是故事的原型,战败、迁徙是苗族的历史现实。在迁徙过程中,西部方言苗族与汉人的冲突、战争在所难免,在战争连绵的年代里,失龙心的故事被广泛流传。从以上的故事可以看出,在迁徙的沿线地域,越是往北,这一传说关于苗汉的矛盾越厉害,到了处于南部的云南文山,这一矛盾在故事中得到缓解,汉人为了表示歉意,赠送给苗人一个孩子。到了泰国的北部,已经没有任何战争的痕迹,已经被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所替代。
因为猪而发现盐井,并发生战争,逐渐演变为因猪心而发生战争,另一种演变是因猪心产生的事件而不再吃心。诚然,从传说本身我们无法判断哪一种故事情节先出现,即不吃心的故事情节先出现还是战争的故事情节先出现。这就意味着从故事情节本身我们难以知道是先有“不吃心”的传说,还是先有“不吃心”的习俗。
从故事主角的名字我们可以找到突破口,来证明是先有传说,再有习俗。前文已经说明,西部苗族是东部苗族迁徙来的,到了川南一带,再南下,一直到云南文山一带,再从此走出国门,那么,越是源头的地方,习俗就应该越原始一些。在川南、滇东北、黔西南一带,这一习俗只涉及杨姓以及与杨姓同宗的姓氏,那么,为什么这一禁忌不是整个西部方言苗族的禁忌,而偏偏只有与杨姓有关的人才有此食物禁忌呢?从以上类型的传说不难看出,有“杨姓不吃心”情节的故事,其故事主角的姓便是杨(故事五除外),而没有“杨姓不吃心”情节的,主角的姓都不是杨,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笔者在《<亚鲁王>名称与形成时间考》[⑩]一文中考证了“亚鲁”的意思。“亚鲁”一开始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爷爷”的意思。文中罗列了多个故事篇名称以及故事主角的名称,如下:
从这一表可以看出,失龙心故事的主角名称虽然在各地有一些变异,即格诺爷老、格娄爷老、阳娄、亚鲁、杨娄古仑、古杰能,但我们可以梳理出其名称的来源,即爷老。“格”是苗语词头,“诺”是现在张姓苗人的苗姓,“爷老”是一个汉语借词,是老爷的意思,是对老人的尊称,格诺爷老即张老爷。但是,在故事的流传过程中,前面的姓氏慢慢被省略,“爷老”一词慢慢演变为一个人名,并被用不同的汉字记录下来,比如阳娄、亚鲁,更为关键的是,有的地方还被记录为杨鲁,在文山苗族地区,杨鲁还演变为杨么。既然不吃心的习俗与传说故事的主角姓氏有关,而这一姓氏却恰恰来源于一个泛称,足以证明这一习俗是后起的,是因为受到传说的影响而产生的。如果先有习俗后有故事,那这一习俗应当是张姓的,因为故事主角格诺爷老或格娄爷老的“诺”或“娄”对应着汉姓的张,可是这一习俗目前却恰恰是杨姓的,这个“杨”是来自“亚鲁”的“亚”,不是真实的姓氏。
我们知道,苗族的姓名在各地有所区别,在黔东南(中部方言区),苗族采用的是父子连名制,没有姓氏。在湖南湘西与贵州的铜仁地区(东部方言区),苗族有自己的苗姓。西部苗族与东部苗族一样,也有自己的苗姓。由于历朝户籍制度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推行,统治者给当地的少数民族赐了汉姓,这种赐姓有一规律,即某一或几个苗姓统一使用一个汉姓,比如湘西苗族的“代肖”与“代乜”这两个同宗的姓氏统一使用“吴”姓。同样,在西部方言的苗族里,姓娄(诺)的都统一使用“张”姓,而苗姓为“蚩”的才使用“杨”姓。所以,如果是先有习俗后有传说故事,那么这一习俗就应该是张姓的,而不应该是杨姓的。
另一个证明先有传说再有习俗的证据就是食物禁忌范围的扩大,本来只有杨姓以及与杨姓同宗的姓氏不吃心,但由于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情节的加入,致使食物禁忌范围扩大。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在南方的特点之一就是解释民族或姓氏的来源,兄妹结婚生下的肉团被切开后,撒到各处就变成各族人或各姓氏的人,这就不仅仅局限在一个姓氏了,致使其他姓氏的人也有了类似的食物禁忌。在大理,“苗族罗姓不吃动物眼睛,杨姓不吃动物心脏,李姓不吃动物脾脏。”[11]
通过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扩展了食物禁忌之后,李姓苗族又反过来借用第一中故事类型来解释其习俗。文山李姓苗族不吃脾脏的传说是这样的:
以前一家汉族人祝寿,邀请苗族人去参加。祝寿的时候要祭祖,可是到祭祖的时候找不到脾脏了,没有了脾脏,祭品就不全,就不能祭祖。汉族人说是苗族小孩偷吃了脾脏。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苗族老祖先把自己的儿子杀了,开肠破肚给汉族人看,结果没有在小孩肚里找到脾脏。最后发现,脾脏是糊了粘在锅底了。为了防止苗族人报酬,汉族人提前攻打苗家,把苗家赶走。为了纪念这段历史,老祖先规定不能吃脾脏。[12]
此传说故事的情节可分解如下:
这个传说与滇东北与贵州的黔西北一带的《革缪耶劳的故事》(故事五),以及云南文山的《杨姓男人为何不吃动物的心》(故事七)的故事结构几乎是一样的,可见是借用这个故事来解释李姓不吃脾脏的习俗。
我们知道,云南文山的苗族是中国境内西部方言苗族中最靠南的群体,云南的滇东北与贵州的黔西北的苗族则是中国境内西部方言苗族中最靠北的群体,所以我们有理由说,在苗族迁徙到云南的滇东北与贵州的黔西北的时候出现了关于猪心的故事情节,并在往南迁徙的过程中一直流传不衰,但是,在迁徙过程中,这一故事发生了很大变异,一个完整的故事分化为两个不相干的故事了。到了东南亚各国,不吃心观念依然保留,但传说由战争的宝物演变到杨姓是由心脏变来的,成为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的一个特色。随着故事的产生以及故事主角名称的演变,杨姓以及与杨姓同宗的姓氏产生了不吃心的习俗,又随着故事类型的转变,食物禁忌的范围逐渐扩大,因为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解释的不仅仅是杨姓的来源,也有李姓、罗姓等其他姓氏。
[①]鲁米香:《老刘寨苗族家族文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云南民族大学2012年。
[②] 杨正江译:《亚鲁王》,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30-139页
[③] 苗青主编:《西部民间文学作品选(1)》,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240-258页。
[④] 杨正江译:《亚鲁王》,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02-138页。
[⑤]古玉林:《四川苗族古歌》,巴蜀书社1999年版。
[⑥]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编:《西部苗族古歌》第114-125页,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⑦]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苗学发展研究会编:《文山苗族民间文学集(故事卷)》,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⑧]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编著:《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永平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页
[⑨]龙江莉编著:《云南苗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提要》,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71页。
[⑩] 吴晓东:《<亚鲁王>名称与形成时间考》,《民间文化论坛》2012年第4期。
[11] 杨旭芸:《大理州苗族习俗调查》,载于《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 第二辑),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2]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苗学发展研究会编:《文山苗族民间文学集(故事卷)》,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编辑注:文章的注释请查看期刊原文)
文章来源:《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第12-26页。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