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傣族文学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6-10-19  作者:关纪新 编撰

 

    中国傣族的文学,由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两部分组成。傣族的民歌,有"劳动歌"、"生活歌"、"情歌"及"起义歌"等种类,其中以"情歌"最丰富。《凤凰诗》、《鹦鹉之歌》、《逃婚情诗》等,是傣族情诗的代表作。而至今尚在民间以口头或手抄本形式保留的许多古歌谣,则是由傣族先民原始生活时代流传下来的。长篇叙事诗,是傣族民间文学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目前仍可搜集到 500多部。这些长篇叙事诗内容极其广泛,反映创世纪内容的《布桑盖与亚桑盖》、歌颂先人创业史绩的《叭阿拉吾射金鹿》、暴露统治者丑恶的《相勐》、描述青年男女爱情的《娥并与桑洛》和《召树屯》,以及受到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影响产生的《兰嘎西贺》,都是其中著名的作品。此外,《因帕雅普》等神话,《糯乐多和赞哈》、《谷魂婆婆》等故事,《泼水节的由来》等传说,也都在傣族文学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傣族的古典诗论产生较早,祜巴勐于1615年写作的《畦雷麻约甘哈傣》(《论傣族诗歌》),全面论述了傣族诗歌的起源、发展、种类、特征及其受佛教的影响,是一部系统的诗论专著。傣族的诗歌创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有了新的开拓,康朗英、康朗甩、波玉温等民间歌手,在继承传统民族创作手法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富有时代气息的新诗。继而,傣族文学中小说等体裁的创作也有了发展,征鹏、岩峰等作家,是其中的代表。
  《娥并与桑洛》 中国傣族民间的长篇叙事诗。大约产生于14世纪,现流传于云南德宏、西双版纳、耿马等傣族地区。全诗13章,1600多行,叙述了一个出现在封建时代的爱情悲剧:出身于富户的英俊小伙子桑洛,出外经商时,与姑娘娥并真诚相爱并一同生活。他回家向妈妈诉说,要娶娥并为妻,遭到拒绝;而母亲要他娶他的表妹,他又不肯。怀孕的娥并来找桑洛,适逢桑洛不在家,却被桑洛的母亲伤害后逐出家门。娥并在返家途中产下婴儿后含怨死去。待桑洛得知赶到,见娥并已死,也抽刀自尽。这对恋人,死后化作了两颗闪亮的星斗,光照人间。《娥并与桑洛》是傣族长篇叙事诗的代表作,语言优美含蓄,人物生动传神,并采用了傣族传统诗歌创作的多种手段。这部长诗有汉文译本正式出版。

  《召树屯》 中国傣族民间的长篇叙事诗。在云南西双版纳和德宏等傣族居住地区,流传有不同名称的多种异文。内容梗概是,孔雀公主喃诺娜从远方的勐董板飞到勐板加来,在金湖边,遇上了王子召树屯,二人相爱而结为伴侣。不久,敌人入侵勐板加,召树屯率兵出征。国王听信谗言,把喃诺娜当成不祥之物,要杀了祭鬼。喃诺娜借口要临终一舞,才得便飞回了故乡。召树屯凯旋后,得知爱妻已去,立志要找回她,终于历经三年的磨难,到达孔雀国,恩爱夫妻得以团圆。这部长诗,大约产生在傣族历史上的奴隶社会初期 , 反映了人们对安定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歌颂。《召树屯》的汉文译本,在国内已有3个不同的版本出版。与这部叙事长诗相类似的故事,在泰国、老挝、缅甸、印度等国也有不同形式的作品流传。

  赞哈 中国傣族民歌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该民族民间对从事长篇叙事诗演唱的专业艺人的称呼。赞哈的民歌形式,产生于公元11世纪澜沧江流域景龙金殿国时期,之后流行于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二人表演,或由一人吹笛一人演唱,或由二人对唱。后来,随着佛教在傣区的传播及傣文化的发展,赞哈这种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形式得到了充分发展,逐渐出现了《召树屯》、《相勐》、《兰嘎西贺》等一系列传统的傣族叙事诗作品。在傣族民间,有着许多半职业的民间歌手,长期从事叙事诗的演唱和创作活动,这些民间歌手也被称为赞哈,他们是傣族民间文学的继承者、创新者和传播者,千百年间,通过无数的傣族赞哈一代代地传承,为当今社会保留下来大约 500部左右的该民族的长篇叙事诗。1963年,傣族民间的赞哈们成立了赞哈协会,并开展起各种有利于傣族民间文化发展的活动。

  康朗英 (1903-1977) 中国傣族的当代歌手和诗人。原名岩英, 云南佛海人。幼年生活很贫苦,曾为人放牧。10岁时即在勐海县大佛寺当僧侣,从而精通傣文,并大量涉猎佛教经典和民间故事唱本,获得了寺院的"都玛拉嘎"学位。16岁起开始从事民歌演唱,25岁还俗成为专职的民间歌手(赞哈),在赛歌活动中被封为有指导当地赞哈活动权利的"赞哈勐"。1949年后入县文化馆工作,并开始在继承傣族民歌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旨在表现新生活的新诗创作,陆续创作了长诗《流沙河之歌》、《澜沧江之歌》等作品,并被译成汉文发表。

  康朗甩 (1911- ) 中国傣族的当代歌手和诗人。原名岩甩,云南景宏人。 7岁时进入寺院为僧,学习傣文和佛教;18岁起研读佛学经典以及傣族传统的民间文学、叙事诗歌,同时开始学习编写歌词和演唱。22岁时还俗,其后成为一名民间歌手(赞哈),因不愿到领主府中演唱,曾出走缅甸和泰国。1949年后,历任县和州的赞哈(民间歌手)协会副主席和景宏县文化馆副馆长。是传统的傣族民间歌手中首先开始新诗创作的成员之一,主要的文学作品,有诗集《从森林眺望北京》和叙事长诗《傣家人之歌》等。

  波玉温 (1902-1968) 中国傣族的当代歌手和诗人。 自幼年时期即进入佛教寺院当和尚,对傣族的传统文化有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后还俗,以演唱民间叙事诗为职业,成为一位深受西双版纳群众欢迎的赞哈(民间歌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开始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作新诗,以传统长诗的形式,写作了长篇叙事诗《彩虹》,并与康朗英、康朗甩共同出版了诗集《三个傣族歌手唱北京》。
       
 
 

本栏目各民族图片均采自“中国网 ”的“中国少数民族专栏”,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文章来源: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