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论(修订版)》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9-01-11  作者:毛巧晖

   

  书名:《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论(修订版)》

  作者:毛巧晖

  基本信息: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开本: 16

  装帧:平装

  ISBN:9787507755619

 

  作者简介:

  毛巧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内容提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民间文艺学充满学科危机论与困境说,学科队伍及其生存空间萎缩,文学角度的学术性关注在降低,民间文学成为多学科公共研究的资源,正在走向人文学科的边缘,学科边界也在消解。为了应对民间文艺学学科合法性的危机,需要对20世纪下半叶民间文艺学学术史、思想史进行全面梳理,发现其产生危机的症结与根源,解决或至少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同时完善20世纪民间文艺学学术史的研究,补充建国后民间文学研究之缺乏和不足。

  基于上述选题和立意,本书采用历史描述和逻辑演绎相结合的方法,辅以实地访谈与个案研究;以基本问题为视点,对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进行思索与考量。具体来说,本书主体部分共分五章。前四章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将20世纪下半叶民间文艺学史分成四个时期,每个时期分别提炼出民间文艺学的基本问题,陈述其现象,并分析代表学人的主要思想,解析产生这些基本问题及其思想的根本原因。第五章总括全书,得出形成整个下半叶基本问题及其思想脉络的动力机制。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 论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第一章 1949—1957年:民间文艺学体制内的独立

  第一节 民间文艺学的独立

  第二节 学人和团体的思想脉络

  第三节 政治因素的建构性意义

  第二章 1958—1966年:民间文艺学的高扬

  第一节 新的民间文艺学

  第二节 学人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历史情境与学人价值取向

  第三章 新时期:民间文艺学的恢复及文化学走向

  第一节 科学民间文艺学的恢复

  第二节 学人的思想应对

  第三节 学人与时势互动平衡

  第四章 90年代:民间文艺学的本位缺失

  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学科归属

  第二节 民俗学派的民间文艺学思想

  第三节 学术发展与学科本位缺失

  第五章 依附性与自主性:检讨和反思

  第一节 民间文艺学发展综论

  第二节 民间文艺学思想的依附性与自主性

  附一 大事年表(1949年至1999年)

  附二 表格

  附表一 钟敬文1949年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的主要论著列表

  附表二 贾芝的论著与活动

  附表三 毛星的论著

  附三 参考文献

  一 英文文献

  二 中文文献

  三 网络资源

  四 内部资料

  后记

  高中因为迷恋历史老师的课堂,在大学填报志愿时我对学校没有要求,但第一专业志愿一定要求历史,如我所愿,我大学进入了历史系学习。报考硕士时,现在已经想不起是什么原因了,我选择了冷僻的世界上古史,但并未遂愿进入自己理想中的学校,而是意外地转入了民间文学学习。对我而言,当时尚不知民间文学学习什么?在懵懂无知中,开启了民间文学的学习之旅。2002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期间首要任务就是学位论文的选题。在导师陈勤建教授的引导下,选取了当时较少被关注的延安时期民间文学为论文方向。如果说自己是误打误撞进入民间文学学习的,那么选取学术史为治学方向有点“强扭的瓜”之意味,同时亦有点冥冥之中的“宿命”之感。学术史也是历史,似乎离自己年少时的选择并不远。

  当然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并非一帆风顺,现在尚能忆起当时的困惑与艰难,甚至有几次找到导师,想打退堂鼓,但老师的一再鼓励,让自己在蹒跚中完成了论文,并顺利通过答辩。现在尚记得自己在答辩开场白所说的一句话,“强扭的瓜不甜,但自己终于完成了任务”,当时看到导师脸上掠过了一丝无奈的笑,多年后想想当年的无知与率性,深感自责。直到今天,依然记得交付论文的当天,自己暗下决心,再不会从事民间文学学术史的写作,希望自己能改换方向。我出生在山西,山西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无论选择哪一类目,通过实地调查,都能完成一篇精彩的学位论文,哪篇都比资料耙梳与干巴巴的学术史文章有趣。

  命运弄人,2005年博士毕业后,我到复旦大学中文系跟随郑元者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博士后申请中,郑老师希望我继续民间文学学术史的研究,只是他建议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完成20世纪下半叶学术史的梳理,并对其思想发展脉络进行考量与反思。就此改换方向已不可能,也正因此倒是坚定了这一研究方向。当然个中苦甜只有自己知道,前一段与同治学术史的朋友聊天,大家都共同感慨在这一领域前行的艰难。

  本著在博士后研究报告基础上修改完成,2010年在“华东师范大学985社科规划《汉语与中国文化国际推广》子项目”资金资助下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时隔八年后,感谢学苑出版社陈佳女士的支持,使我有机会对其进行修订出版。

  在修订过程中,撰写此文的情景再现于脑海。记得当时我时常到北京访谈贾芝先生和金茂年女士,贾老作为历史亲历者,不顾年迈接受了我的访谈,并提供了他的日记;金茂年女士推荐并带领我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首都图书馆等地查阅资料,介绍认识王平凡、杨亮才、刘超等诸位历史的亲历者,各位前辈也倾其所有,详细、耐心地回答我的提问,在此一并致以深深的谢意!感谢贾植芳先生在撰写过程中经常提供资料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同时还要衷心感谢北京、上海等地提供资料者。当此书再次修订出版时,提供过支持的很多前辈已离我而去,但他们的学术精神一直鼓励我前行。在复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时期,得到了郑土有教授、范秀娟教授、黄晓娟教授以及华霄颖、周晓霞、刘波、田欢、张常勇、郑素华、褚潇白、俞蓓、郭公民等诸位同学、朋友的支持与帮助,在此致以深深的谢意!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他们总是一如既往地支持我,毫无怨言地包容我,对父母、爱人和女儿,我永存愧疚,当然,更有尽在不言的爱。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