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3日至24日,“第四届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在华盛顿召开。这次论坛是前三次论坛的发展、继续与高潮。论坛举办四年来,中美学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达成广泛的共识,取得了重要成果。
一是不断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的主题。“政策比较”、“个案研究”、“生产性保护”、“ 田野工作、记录、保存和利用”分别是一至四届论坛的主题,这些主题包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中宏观、微观、类别、方法的问题。这是对首届论坛所确立的合作内容及交流框架的不断深化,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理的不断深化。论坛的理论成果,积极有效地指导了两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相关实践。诸如面对两国共同存在的版权法与文化遗产冲突的问题,中美学者积极建言献策,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是增进中美两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广泛交流。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开辟了两国学者高层对话、交流平台。每次论坛,演讲嘉宾人数不多,却能达到高效。双方围绕共同关心的话题,积极互动,碰撞学术思想,交流实践经验。在首届论坛上,华中师范大学黄永林教授和美国学者就现代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应用问题,展开交流。双方共同认为,开展数字化技术保护是一项有意义工作。论坛以评议和讨论的方式展开互动,增强了两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相互了解,吸收彼此经验,增进学术自信。
三是形成了稳定的合作机制。2011年7月23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美论坛”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会上,美国民俗学会倡议,中国民俗学会等五方共同参与,建立了“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合作项目。这是两国学术团体、高等教育机构积极合作的成果。论坛举办四届来,作为主办方,中国民俗学会、美国民俗学会,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范德堡大学中美教育文化中心以及克尔博艺术、事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论坛也得到了有关机构的积极支持,比如,第四届论坛就得到了鲁斯基金会、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的赞助。美国史密森学会和国会图书馆的有关专家和官员到场听会并致祝贺,鲁斯基金会也派官员全程参加。论坛还得到了中美广大民俗学者的积极响应。
四是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领地积极发声,增强了学术自信。每届论坛,中国学者的演讲主题,都得到了美国民俗学机构的关注与认可。在“第四届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研究员全面介绍了民族文学研究所少数民族口头传统档案库建设情况,美国学者对档案库所收集、分析、编录、分类并保存的29个少数民族的口头传统资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覆盖范围将逐渐扩大到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以及13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档案库充满期待。华中师范大学黄永林提出的“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山大学宋俊华阐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族群弥合”,同样引起了美国学者的关注。与此同时,论坛对中国学术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引起中国民俗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这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学者的学术自信。
十年前,中国政府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两年前,中国政府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可以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美民俗学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取得了重要成果,“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就是其中瞩目的成绩。回顾过去,中美民俗学会与教育科研机构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展望未来,合作前景广阔。相信,在未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道路中,双方携手共进,将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