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专家称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将推动国家认同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6-08-01  作者:曹保印 陈宝成

   节假日体系二元结构有待改变

   新京报: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有委员代表呼吁把清明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法定化。这方面,中国民俗学会有没有自己的动作?

  刘魁立:一年前,中央有关部门邀我们共同探讨节日和假日的关系问题,我们对节假日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今后的节假日设置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随后他们还征求了有关部委和学者的意见。今年2月14日—15日,我们又和北京民俗博物馆联合举办了“民族国家的日历: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国际研讨会”。

  新京报:我们注意到了这次会议。那么,中国节假日体系现状如何?

  刘魁立:在我们的节假日体系当中,存在着一个二元性的结构。具体说起来,就是在现有的国家法定节假日之外,广大民众认为有丰富历史内涵和深厚历史根基的一部分节日,常常没有安排休假时间。

  比如说清明节,就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民众来充分体味其传统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家必然要赶在周日去扫墓或祭奠革命先烈和历史伟人。于是问题就出现了,比如媒体报道的交通堵塞等。而过去,在清明的时候,比如唐代就有“前三后四”的说法,曾经在清明节放假七天,这是国家的命令。

  今天这个传统变了。但是人们并不因为没有规定放假,就改变了自己对清明节的价值认定。这种二元结构有必要改变,以舒展民众情绪。我们必须要考虑到,民众的利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情感的。而情感的需求往往会被忽略,会为满足外在的物质利益所替代。我想,在大力提高广大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应该细致入微地考虑到如何更好地满足民众的情感需求。

  传统节日植根在民众心中

  新京报: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提出“关于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的建议”的议案,目前已形成了一个小热潮,你上述所论是不是这种热潮的背景呢?

  刘魁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过去我们是一个相对封闭、自成体系的建设模式,不怕外面的东西进来。

  改革开放后,大家就必须考虑应对之策。

  我们的传统中有非常多的、健康的东西需要继承,否则,年轻一代因为缺乏丰厚的传统教育根基,久而久之可能会在外来文化面前丧失自我,所以必须要认识自己;而要认识自己,就必须对传统做某种清理,包括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

  在这一点上,当然也不完全是靠节日一项。

  新京报:传统节日法定化有哪些意义?

  刘魁立:传统节日法定化,我认为叫做“确定一部分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可能更准确一点。因为在我们过去的传统节日里面,已经有这样的先例,比如说春节,不仅是法定假日,而且和其他节假日相比是最长的。

  新京报: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家比较关注,就是春节假期不包括除夕。

  刘魁立:我个人想,是不是可以对节假日制度进行重新思考。

  国家的节假日体系,我把它叫做“国家日历”。这个日历对整个民族来说,特别重要。譬如“十一”,这是共和国的诞生日。

  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有自己的“日历”,一个家庭也有家庭日历。比如说父母亲、祖父母的生日,它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很重要的,通常是不能被忽略的。

  同样道理,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这些都是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并深深植根在民众心中的重要节日,但在我们的国家日历中没有被确定为法定假日。即使如此,大家到这个时候还免不了会有相应的情感表达。除夕虽然不放假,但是到时候大家会像平常一样度过这一天吗?与其如此,还不如提前一天放假,大家名正言顺地过除夕。

  文化认同需要符号体系

  新京报:节假日缺席的二元结构会不会影响文化认同?

  刘魁立:这里有一个历史变迁的背景。比如说,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政治问题上;改革开放后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而出现了黄金周。现在我们要从更深层、更基础的文化建设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所谓文化建设,在一定的意义上说也是人心建设,通过必要手段,恢复部分重要传统节日的地位,必然会增强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

  新京报: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关系?

  刘魁立:虽说传统节日具有很强的历史稳定性,但无论它的内容还是形式,都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此外,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符号体系,有时候符号的意义比内容还重要。

  年轻人中可能信仰基督教的不算很多,但是对那位长白胡子、戴红帽子的老头,对圣诞树等符号感兴趣的人却不会少。年轻人会借助这个符号聚会,和宗教信仰没有任何关系,所以符号问题非常重要。可是我们对自己传统节日的符号体系关注很不够。春节放鞭炮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符号,不可或缺。这个符号一下子被抽掉了,又没有别的办法来填补,结果往往是:你制定你的法律,我放我的鞭炮,彼此不相干,两方面都很尴尬。

  新京报:传统节日法定化是不是可以有助于化解这种二元结构?

  王焱:那应该是一部分,但不可能完全靠这个解决问题,可也不能连这个都没有。

  1949年以来,我们的一些节日特别政治化,如“五一”、“三八”和“十一”等,而反映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部分传统节日却放给民间了。这种选择有时候会面临一种困境:比如,八月十五应该是阖家团圆过中秋,但是国家没有这个节日,它有它的事情,这就可能会影响到民众过这个节日。这些节日应该逐步得到恢复。否则,只有政治节日,中国人就只是政治人,而不是文化人,长期下去就会缺少文化意识,而且缺乏必要的仪式和制度。

  现在讲以民为本,节假日设置也应考虑到民众的社会心理、民俗、历史文化传统等,不应该说老百姓要过的节,缺少法律的规定。国家确定法定节日,政治当然是一个重要的维度,但也不应将全部节日都泛政治化。

  新京报:传统节日法定化这个建议,和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形成的强烈冲击密不可分,这种关系能不能消解“你是谁,我是谁”这样的文化归属感困惑?

  王焱:我觉得这一点是一个虽然重要、但不是惟一的问题。文化归属感的确定,光凭一些民族节日是不可能的,但连这些传统节日也没有,那就更谈不到了。因为文化不光是一些虚无飘渺的价值理念,还包含一定的仪式、制度、文化象征等,节日就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连这个都没有,很难说你已经确立了一个文化身份。

  文化认同助推国家认同

  新京报:这次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一行到内地来拜祭,先后拜谒了黄花岗、中山陵和中山衣冠冢。

  他们选择在清明节之前成行,有无特别含义?

  王焱:我觉得他们挑这个日子来访是考虑到清明节这个意义了。他自己已经定位了,就是说这是一个破冰之旅。首次不见得能具体解决多少问题,它具有象征意义,是一个开始,是一个起点。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来接待来访团,比如举行一个祭祀仪式,因为毕竟都是中国人,对所有为了保卫民族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民族独立牺牲的人们有一个祭奠,就像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上写的那样。在这些节日里,强调民族文化归属的含义,是下一步应该采取的措施。

  新京报:能谈得具体一些吗?

  王焱: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一个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特别讲究慎终追远。中国人注重历史,注重文化,比如后一个朝代要为前一个朝代修史立传。

  中国文化本身重视历史为政治提供正当性。所以国民党选择这个日子,有历史文化的基础。

  严格说来,两岸分离的现状还是冷战的遗产。雅尔塔会议以后,包括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确定将台湾归还中国,但中国最终还是形成了两岸分离。现在冷战终结了,两岸的政治家也好,民众也好,应该有办法从中国历史文化中汲取一定的政治智慧,化解两岸紧张关系。

  刘魁立:文化认同也好、民族认同也好、国家认同也好,都有一个历史的维度。所谓国家认同,我理解,其中含有比较多的文化成分,不全然是纯粹政治的含义,同时当然也有历史传统的内涵。无论怎么说,我们中国的历史,不还是如常言所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吗?不还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吗?所有中华民族的儿女概莫能外,谁都不能重新杜撰一个历史,正像不能揪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一样,谁也都不能割断自己同历史的联系。任何人都不可能自绝于自己民族的历史。

  人生下来之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属性,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族的属性,就是民族性。没有一个人是世界公民,当他说自己是世界公民时,实际上仍然有一个根在那里,他承认不承认都是一样的。这个根的价值是一种民族性的,是文化认同的另外一种表示。在有华人的地方,无论传统节日是否成为法定假日,在每一个华人的心目中,在自己的时间制度里,它一直都是存在的,法定化与否并不妨碍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但是法定化更有利于加强文化认同。

  新京报:传统节日法定化后,对于世界华文圈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会不会起到一些作用?

  刘魁立:毫无疑义,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此外,对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也会有所促进。这里面有一个文化的共享问题。文化的共享问题是文化的本质属性。

  我们的领土被别人掠夺走了,我们能答应吗?不能答应。我们的石油被别人开采享用了,我们还能享用吗?

  不能。在物质的享用方面是很难共享的,但文化可以,而且并不因为共享了文化,文化就变得贫弱了;相反,文化共享能促进文化的再生,更加发挥文化的功能,使文化变得更丰富,影响力变得更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文化的生命力的体现。

  建议国家领导人发表春节贺词

  新京报:对中国节假日体系的建设,你有什么具体建议?

  刘魁立:和周边国家相比,我们的假日是少的。有人认为中国现在的经济实力不足以承载那么多节日,或许并非如此。适当考虑把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富有文化意义的传统节日纳入国家节假日体系,把“五一”和“十一”的假期适当分流给清明和中秋,我认为是可能的,也是可操作的。

  同时,我们还建议,是否可以考虑让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在春节期间发表贺词,以增强全民同乐、融洽和谐的氛围,增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访谈动机

  近些年来,在我国,西方个别节日的兴起与部分传统节日的式微令人瞩目。基于此,今年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建议或者议案,要求传统节日法定化,借以复兴传统文化,加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节,很多人在愚弄与被愚弄中开心品尝着舶来文化;后天,也就是4月5日,是中国的清明节,慎终怀远的传承将激发炎黄子孙的家国情怀。

  选择这样一个时间,进行这样一个采访,实属偶然;但读者的眼睛是检验我们的标尺,况且借助于《新京报》改版、“时事访谈”诞生的时机,天意与人心巧妙勾连,使得一切看上去顺理成章。在一丝忐忑中,我们带着问题上路,一番求索,几许不安:不知道是不是能给您以体悟……

  链接

  3月29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率团参访大陆,参访团将此次大陆之行定位为“缅怀之旅”、“经贸之旅”。

  今年两会,委员代表建议:“除夕”当天开始放假,将“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体系。

  去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提案建议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随即在全国各界引起热烈反响和呼应。

  2004年11月8日,美国纽约州州长签署法案,将中国农历新年初一定为全州的法定节日。

  截至目前,在近300个禁放城市中已有约10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上解禁。
 
        (2005-04-03 23:38:39)

文章来源:新京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