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年会在湖南召开,会议开幕式由湖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罗宗宇教授主持,湖南大学副校长曹一家教授,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长、《民族文学研究》主编朝戈金研究员,湖南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杨永锋致辞。
(大会开幕式现场 吴玉玺摄)
开幕式后进入大会主题发言。第一场主题发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汤晓青研究员主持。学部委员朝戈金《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愿景》首先介绍了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以及未来走向,其次重点阐述了口头诗学的重要性。他结合当下电子时代的文学发展,论述了“鲜活的、发展的、变化的文学现象,不能用僵化的、教科书的观念来解释”。阿地里·居玛吐尔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一带一路”与<玛纳斯>史诗》认为史诗《玛纳斯》的演唱和传承研究在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逐步成为一门国际显学。无论从研究者的代际传承而言,还是国家社科基金的分布,都有了长足发展。口头史诗传统的传播和互动如今已成为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典范。钟进文(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中的跨境叙事》以裕固族、撒拉族、鄂温克族、京族为个案阐述分析了跨境民族历史与文化的选择性“失忆”、家园意识与强调性“记忆”、跨境历史与文化的选择性“记忆”、“失忆”与“记忆”等。罗庆春(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教授)《彝族母语生态诗学探源》阐述了彝文的创制及其文明的推进、文学的地域性与地域的文学性、彝族母语生态诗学与彝族文学的地域使命、彝族地域文学传统及其现代传承与传播、彝族母语生态诗学的思想根基、彝族母语生态诗学的理论内涵、彝族拥有自成体系的古代母语诗学理论、异域题材与本土写作同步开启、当代彝族诗学的互译性与互文性等,并强调开拓彝族文学研究的新领域、新理论、新方法的意义。罗宗宇《略论<民族文学>的世界眼光》介绍了《民族文学》杂志自创刊以来就呈现了一种世界眼光。2007年以主编叶梅为首的编辑班子更是明确了“民族风格、中华气派、世界眼光、百姓情怀”的办刊宗旨,将长期以来杂志编辑中的世界眼光由实践追求提升到了理论自觉的层次。文学杂志的世界眼光体现为追求并促进文学世界性的行动。而这也正是《民族文学》适应时代要求,把握和践行世界眼光的体现。龙宁英(苗族作家、骏马奖获得者)《骏马奖获奖创作感言》结合自身创作体验,阐述了她作为苗族作家,在写作中侧重苗族书写,了解民族历史并到湘西走访,在走访中发现现实中百姓的生活和书本上的记录并不等同。同时,了解到他们对世界、人生、财富、爱情、家庭等认识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她期冀在今后的写作中能书写苗族民众的幸福,痛苦和仇恨,因为只有这样才无愧于自己少数民族作家的身份。
(朝戈金会长发言 安琪摄)
第二场主题发言由钟进文主持。王宪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论母题方法在瑶族盘瓠神话研究中的应用》提出母题方法在神话研究中具有良好基础;母题方法有助于量化与定性分析,未来前景广阔。他以盘瓠神话为例阐述母题解构与功能,指出在母题研究的未来趋势是要关注和进入网络以及数据库,并介绍了查找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的方法。多洛肯(西北民族大学教授)《明清云贵高原少数民族诗人诗歌创作中的唐诗接受研究——以彝族、白族、纳西族为例》提出明清云贵高原的少数民族诗人 “宗唐”倾向较为凸显,他们自觉接受唐诗影响,大量借鉴、学习唐诗经验,这一文化现象可以归纳为对唐诗文字、意象、意境的借用、化用等方面。而且他们对唐诗的接受并非盲目学习,而是在接受中悄悄融入了本民族独特的气质个性。黄南津老师(广西大学教授)《<布洛陀>文本处理与汉译策略比较》提出《布洛陀》文本繁多复杂,同时保存状况堪忧。他以1991年和2004年出版发行的《布洛陀经诗译注》和《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的汉译部分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文本选择异同,文本文字、标音方式异同,文本排印体例异同,汉译策略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希冀能让研究者对这两种文本有一定的认知。杨彬(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从自然流露到自觉追求——1980年代少数民族小说的民族意识表达》重点关注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表达问题。宗教仪式是少数民族生活之一,创作中须正面、审美地对待宗教意识。同时民族意识要在爱国的前提下表达。少部分作家缺乏开放的视野,要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不要用民族性遮盖艺术性。陈思广老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辞典如何为小说——谈格绒追美的<青藏辞典>》认为,《青藏辞典》的词条无疑是作家对青藏这一文学辞典颇具典型意象的形象注释,也是作家对辞典体小说文体探索的重要贡献。而这种文体再开拓的文学意义,也必将在中国当代小说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不过作为“辞典”,各辞条间的逻辑线索有些随性而为,也没有索引和音序,作为“小说”,其形象有些轻描甚或淡化,文学脉络比较随意,影响了其文体创新与扩容性的艺术价值。吴晓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蚕蜕皮为牛郎织女神话原型考》认为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关键结构是“织女失衣——用牛皮追织女”,并且提出假说——织女的原型是蚕,认为“结茧=织女纺织”,同时认为故事的成因是蚕头的形状,经过分析最终认为“织女失去衣服”相当于“蚕蜕去旧皮”,“牛郎踩着牛皮追赶织女”相当于“用牛皮换上蚕皮”,因此牛女故事寓意整个蚕蜕皮的“异化”过程。
(大会现场 朝戈金摄)
(大会合影)
综述作者:肖瑶(湖南大学) 阿娜尔(乔亚楠)(中央民族大学)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