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莫曲布嫫]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实践之谫议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24-08-27 作者:巴莫曲布嫫
摘要:2023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将“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确定为中国第十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主题;与此同时,中国非遗保护领域的相关行动方正在与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开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纪念活动。在此背景下,回顾非遗项目“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申遗实践,结合20年来的中国实践和中国方案考量推动形成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大格局的现实挑战,以问题导向把握中国新发展理念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关键行动领域的有机衔接,进而围绕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实践、性别平等、粮食安全等可持续发展的若干优先行动领域,针对当下乃至今后如何通过部门间的协同增效工作机制切实开展遗产项目的履约实践提出对策性分析,以探索强化非遗系统性保护格局的整体方法、前行方向和路径选择。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新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03年4月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考察时,提出“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经典论述[1];2020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杭州考察时,观摩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艺,鼓励大家把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2];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安康考察时提出,要“因茶致富、因茶兴业”[3];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考察调研时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4]。在外交场合,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以茶会友、以茶论道、以茶喻政。2020年5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专门致信祝贺全球首个“国际茶日”系列活动,指出:“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5]这些指示和阐述高屋建瓴、精辟深邃,不仅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针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进路,也生动传达了中国以“和”为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2022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6]在此背景下,思考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提出的中国新发展理念与联合国大会同年通过的《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A/RES/70/1,以下简称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1)的有机衔接,讨论强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或简称为“非遗”)系统性保护格局的具体措施,则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因而,围绕近期中国非遗保护领域的申遗实践和履约工作进行双向观察,有助于映射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以下简称为“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为《非遗公约》)通过20年来中国参与国际合作机制的实践方略,同时也有益于进一步观照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中国方案和路径选择。
一、如何以系统观念成功统摄申遗实践的新需要
系统观念既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关键范畴,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的重要内涵。2020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作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为《建议》)的说明,其中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7]。“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正式提出,最早亦见于《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为《“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8]。此后两年多来,国家层面相继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做好新时代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明确了目标方向、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同时充分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非遗保护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并从法律、技术、行政和财政措施和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夯实了持续前行的四梁八柱。尤其是近年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为“两创”)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布局中更加凸显,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非遗保护工作已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并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新征程中迈步向前,进入系统性保护的新阶段(1)。
正是在这一进程中,文化和旅游部根据新的实践需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申遗工作和履约工作,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形成新布局和新方略。2006年以来,国务院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包括六大基本茶类传统制茶技艺,涵盖潮州工夫茶艺、白族三道茶等相关习俗,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保护单位,各产茶区开展了一系列以社区为中心的在地保护活动,这些举措为申遗工作奠定了基础。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9](以下简称为“传统制茶技艺”)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为《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第43项列入该组织《〈非遗公约〉名录》的活态遗产(2)。正是以系统观念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我国在积极参与非遗保护的国际合作进程中才展现出了行稳致远的中国实践。
具体来说,“传统制茶技艺”历时多年的申遗实践,以《“十四五”规划》中强调的“五个坚持”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8]为必须遵循的原则,并将其高度统合到该遗产项目的名称确认、范围界定、意义功能阐释、保护措施编制、社区参与机制等每一个基础环节和申遗准备的全过程,以举国之力实现社区利益最大化,使来自全国四大产茶区的多地和多民族的44项涉及中华茶文化的活态实践一并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为遗产项目名称被列入《代表作名录》,不仅为人类共同遗产增添了一道茶韵隽永的中国风景线,也为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见证人类创造力提供了有中国特色的系统性保护案例。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以下简称为“委员会”)在其决定中对该遗产项目作了如下概括: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包含了围绕茶园管理、茶叶采摘、手工加工、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根据当地风土,制茶师们发展了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和红茶等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有2000多种茶品,色、香、味、形俱全。茶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家庭、工作场所、茶馆、餐厅和寺院中都会泡茶或煮茶。该遗产项目是社交和婚礼及祭祀等仪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茶敬客、以茶敦亲、以茶睦邻的实践遍及多民族群体,由此为各社区提供了彼此共享的认同感和持续感。知识、技艺和传统通过家庭和师徒传承,制茶师、茶农和茶艺师,以及那些通常制作配茶品的茶点师都是传承人。(Decision 17.COM 7.b.2,para.1)
委员会负责拟订的《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以下简称为《操作指南》)第一章就《代表作名录》的列入标准作出强制性规定,其中标准R.2的法理依据正是《非遗公约》设立《代表作名录》宗旨的有关规定(第十六条):“R.2将该遗产项目列入名录,有助于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提高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促进对话,从而体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并有助于见证人类的创造力。”[10]24针对这一标准,委员会在其决定中指出:
R.2:在地方层面,将该遗产项目列入名录将提高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也将鼓励利益相关方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国家层面,列入名录将促进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的遗产共享。在国际层面,将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提供可持续生计、促进性别平等和农村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列入名录将通过能力建设和参与茶叶管理实践,促进社区之间有关保护责任的对话和交流;将鼓励社区、群体和个人分享他们对该遗产项目的专门知识,并拓展其他相关的文化表现形式。(Decision 17.COM 7.b.2,para.2)
公允地说,这次申遗工作的难度和挑战都是前所未遇的。以社区为中心的多元行动方通力合作,总体上实现了协同增效的工作目标,传达了申报该遗产项目对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增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有着完整的知识体系、广泛的社会实践、成熟的传统技艺、丰富的手工制品,彰显了中华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和创造,体现了中国人所秉持的谦、和、礼、敬的价值观,传达了茶和天下、包容并蓄的理念,对中国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并通过丝绸之路促进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Nomination file No.01884,ICH-02-Form,Section 1(i)]
换言之,这次申遗实践接续了中国在《非遗公约》框架内参与国际合作机制的基线行动,为实现《代表作名录》的宗旨作出中国作为缔约国的切实贡献。特别是通过国家文化主管部门系统而有效的整体性统筹,在相关社区、群体和代表性传承人以及多元行动方的积极参与下,将中国茶文化成功带入国际承认和国际理解的遗产化进程,不仅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阐扬的“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也在地方、国家和国际三个层面促进了非遗领域的“提高认识行动”,并从不同向度让国人和世界再次见证了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间对话和激发人类创造力之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如何在系统性保护格局中切实开展履约工作
在当下和今后的履约工作中,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非遗系统性保护的整体格局和具体工作路径,是所有利益相关方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2021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答记者问时,对“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作出精要阐发: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把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现实需要,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必须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坚持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强各地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不断完善基础工作制度,自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全局性统筹谋划各项政策措施,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相承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11]。
2022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以下简称为“非遗司”)就“构建非遗系统性保护新格局”提出“六大体系”的明晰概括:“要坚持系统观念,深入推进非遗法律法规体系、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文化生态保护区等名录体系、传承体验设施体系、理论研究体系、传播推广体系和数字化保护体系,构建非遗系统性保护新格局。要坚持国内国际双向发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向国际社会传播推介非遗保护的中国成就、中国方案。”[12]这一概括以系统观念为统摄,体现出中国非遗保护事业走向理论方法论自觉的历史发展主动,既要求从全局出发,也需要结合具体遗产项目的保护现状进一步深入落实并持续探索。简言之,需要相关行动方将系统观念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整体建设好中国非遗保护的工作体系,并将之映射为确保具体遗产项目存续力的行动路线图,包括用以指导不断开展的履约实践。
2022年12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保护工作组(以下简称为“工作组”)召开工作会议,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司长王晨阳提出明理而荣耀、知责而担当、传承与发展、尊重与共享四点意见[13],这对履约工作和保护实践来说有警示性意义。会议期间,工作组为落实保护计划,发布了《迈向可持续发展新未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保护传承杭州宣言》(以下简称为《杭州宣言》),从五方面为积极履约规划了共同行动的工作路径,并将其纳入合作进程:(1)激发代际传承活力,促进传承发展;(2)扩大实践范围,拓展实践空间和实践形式;(3)促进可持续发展,弘扬当代价值;(4)完善保护机制,深化互动协作;(5)持续监测该遗产项目的潜在风险并妥善管理[13]。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沿着这条路径促进保护计划的落地实施,在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形成共同保护的国内合作机制,从而超越遗产项目的属地管理和资源竞争,为切实开展经验交流、信息共享以回应问题和挑战创造更强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2023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李晓松针对履约工作提出如下要求:严格对照申报承诺,积极履行保护义务,落实各项保护措施,展示我国的非遗保护成果,分享非遗保护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展现我国积极履约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具体工作:一是弘扬好茶文化;二是以茶文化赋能茶产业发展;三是以茶会友,讲好中国故事[14]。可以认为,2022—2023年,从杭州、福州等地的“茶和天下共享非遗”主场活动,到海外和外交领域的“茶和天下·雅集”主题活动,再到2023年9月在杭州首次举办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传承人研修班,正是这一三重工作路径的落地实施,同时表明在推动中国茶文化全面融入民众生活世界的同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海内外联动格局正在形成。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作为非遗项目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从申遗到履约都可以用“1大于44”的价值链来理解:1是大局,44是大局的有机构合,二者缺一不可。要继续坚持系统观念,将纳入申遗实践的每一子项融入国家行动的系统性保护格局之中,在履约实践中遵循订立“保护计划”和发布《杭州宣言》的初心,激发社区的内生动力,汇聚起多元行动方的智慧和力量,以工作组的47个成员单位联动全国,尽可能广泛地带动各地社区、群体和个人(包括传承人和实践者)的参与,尤其要重视小规模茶农、女性和年轻人的不同作用,共同担负保护该非遗项目的使命和传播中华茶文化的责任。只有守好保护大局的协作底线,才能防止“只见木不见林”或“各扫门前雪”的局面出现;只有不断加深共识,多措并举,形成合力,才能切实提升该非遗项目的系统性保护水平。
三、如何把握新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机衔接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这次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15]由此,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中国自身国情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重要场合被多次阐发,成为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行动纲领[16]。
在国际层面的全球发展议程中,《我们共同的未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又称《布兰特伦报告》)于1987年面世。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A/42/427,Chapter3,para.2)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经典定义得到广泛应用,“可持续发展”也已成为全球发展领域的概念模型。概而言之,该定义可以用四个字概括——“代际责任”或“代际伦理”。2015年9月,联合国大会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17个发展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并首次将文化纳入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进程,因而需要在政策上采取整体方法(holistic approaches)[17]。新发展理念关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和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全局,与中国参与缔结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高度契合。在新时代非遗系统性保护大局中,同样需要以系统观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考量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以文化切入可持续发展的三个传统支柱,即包容性社会发展、包容性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并为实现人类的持久和平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在“传统制茶技艺”的申遗实践中,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全面指导下,工作组通过主动汲取此前多轮申报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根据《非遗公约》的发展和列入标准的具体要求,将新发展理念充分融入遗产项目的阐释和保护计划的编制中,同时也与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了有效的榫接。正如表1所示,《〈非遗公约〉名录》数据库反映了“传统制茶技艺”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通过网页呈现(Nomination file No.01884),《非遗公约》秘书处将该遗产项目与四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和两类生物群落作了关联;与此同时,通过12个概念,还将该遗产项目延伸至非遗实践的不同向度,从整体上映射了非遗项目与非遗领域的互涉关系。
表1“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多重关联一览表
注:表中括注的数字表明《〈非遗公约〉名录》数据库所列遗产项目和优秀保护实践的相关项及其数量。各缔约国和社会公众可通过点击数字下所附链接查询彼此照应的相关遗产项目或优秀保护实践的具体信息,包括各类申报材料、委员会的决定和定期履约报告,为各利益相关方全面认知非遗本体知识并就保护工作开展经验交流建立了交互检索的数据内链。
毋庸置疑,该网页的对标映射是教科文组织对中国申遗实践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肯定,也充分说明该遗产项目对维系相关社区和群体的可持续生计至关重要,可为包括茶农、妇女和弱势群体在内的广大民众创造收入和体面工作的机会;作为一种活态遗产,该遗产项目可以成为“两创”的活水源头;而与各种传统实践和手工制茶有关的技艺技能以及相关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也是发展可持续农文旅融合业态的有力杠杆。
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些日常议题包括人口、粮食、淡水、健康,而零饥饿挑战、荒漠化、环境污染、防灾减灾、气候变暖、新疾病的出现等问题都与非遗保护紧密相关。比如,“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饮茶实践就与淡水资源相关;气候变化更是直接影响到涉茶类非遗项目的传承、实践及发展,要求形成相应的伦理关切,比如说碳排放问题就很敏感,还当厘清哪些实践跟使用动植物、环境、生态、土壤、水资源的当代伦理有冲抵,并给予足够的关注。目前,还须注意非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优先行动领域的风向标。2023年1月,《非遗公约》秘书处更新了《代表作名录》申报表(ICH-02-Form)。其中针对列入标准R.2的评审,“鼓励各缔约国参照操作指南第六章,承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并在表项2中设立7个优先行动领域,为各申报缔约国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的投入提供了一种更加综合的方法,即以社区的视野和观照为基础,提交解释性文字说明和支持性音像材料,确保遗产项目的保护和申报对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这7个优先行动领域依次是:(1)粮食安全;(2)医疗保健;(3)优质教育;(4)性别平等;(5)包容性经济发展;(6)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气候变化);(7)和平与社会凝聚力。可以认为,这些领域与“传统制茶技艺”的保护工作和履约实践均有高度的相关性,需要工作组和所有利益相关方密切关注。就其中的“包容性经济发展”而言,《操作指南》第六章已提供了三方面的导向性建议,包括创收和可持续生计、生产性就业和体面工作、旅游业对非遗保护的影响及非遗保护对旅游业的影响[10]55。此外,还需要考量减贫和不公平、低碳和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以及福利保障等因素。工作组编制的《保护五年计划(2021-2025年)》中共有13项具体措施,包括:“确保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参与茶叶种质资源苗圃建设。维护老茶树,监测茶园环境,获取动态信息。”(第12项)今天回顾该保护计划的措施配置,或许还当加强以下几个具体维度的考量:
一是针对气候变化,采取响应性保护行动。申报文本也确认了“传统制茶技艺”面临的两项主要挑战,一项便是气候变化波及茶树的生长和茶叶的质量。目前,国内已经找到一种可行性较强且具备气候友好的可持续方法,但需要加强文化和旅游部门与农业部门、环境科学部门的合作。出版于2021年的《中国碳中和茶叶生产:三个试点案例研究》正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以下简称为“粮农组织”)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气候变化小组合作完成的一个开拓性项目,其中评估了茶叶生产中低碳和碳中和方法的潜力,通过选择广东大埔、浙江丽水龙泉和松阳的三个茶园作为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试点茶园,进而总结了中国茶叶生产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以及适应和缓解措施,为茶叶生产实现碳中和提供了科学基准。简而言之,“碳中和茶叶生产”(carbon neutral tea production),即全球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向大气层排放的温室气体没有净增加,茶叶生产是气候友好型和可持续的。碳中和茶叶生产与低碳农业方法一致,其目的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和收入,同时适应和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茶叶的碳中和认证作为一种创新的消费理念,应当能吸引关注环保的年轻消费者[18]。据悉,粮农组织的下一步行动是通过肯尼亚、中国和德国的多边合作来扩大使用这一方法的规模。
二是以大食物观对接粮食安全目标。设立“国际茶日”是2019年12月联合国大会第七十四届会议以“农业发展、粮食安全和营养”为议题而通过的决议(A/RES/74/241)(1),由粮农组织牵头组织庆祝活动。该政府间组织认为:迫切需要提高公众的意识,要让人们认识到茶叶对农村发展和可持续生计的重要性;此外,还迫切需要完善茶叶价值链,以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因其取决于“从茶田到茶杯”的所有进程的可持续性,同时有助于确保茶对人类、文化和环境的益处能够世代相传。
生态农业作为一门学科是以基本生态农业原则在本地的应用为基础的。几十年来,生态农业的采用和推广主要通过农民之间的传播以及研究人员支持此类农民创新而实现。中国作为一个农业生态系统多样、农业生产体系众多的大国,其农业系统由两亿多户家庭管理,他们提供的农产品满足了人类近五分之一人口的需求,而粮食安全的挑战乃至威胁推动了一种新型可持续农业生产系统——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经过十年的努力已进一步拓展为中国日益活跃的以民众为基础的生态农业运动[19]。粮农组织提出的“生态农业十大要素”来自一个多利益相关方进程,这十大要素包括多样性、知识共创和分享、协同作用、效率、循环利用、抵御力、人和社会价值观、文化和饮食传统、负责任治理、循环和互助经济[20],旨在形成图1所示的一个系统性变革设计框架,并可根据本地情况和社会生态条件进行优化和调整。生态农业学明确承认自下而上的参与性研究和知识的价值,并认为其可以促进:(1)弥合正式和非正式创新进程之间的差距;(2)将当地专门知识与科学知识相结合;(3)承认农民作为知识的持有人、共同研究者及创新者的地位,并予以充分尊重。
图1 生态农业十大要素
注:转引自粮农组织《生态农业的十大要素:引领面向可持续粮食和农业系统的转型》[20]。
随着生态领域的发展,生态农业也扩大了范围,使生态原则在超出大田范围、把景观和社区包括在内的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和管理方面发挥作用。例如,为了弘扬茶文化,全球五大产茶地因结合了特定景观、农业遗产和世代传承的传统农作方法而被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GIAHS)(1),其中3个位于中国,即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及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在农业农村部近期公布的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中,属于茶文化系统的就有6项,即安徽歙县梯地茶园系统、福建武夷岩茶文化系统、广东饶平单丛茶文化系统、广西苍梧六堡茶文化系统、四川北川苔子茶复合栽培系统、四川筠连山地茶文化系统[21]。2022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支持福建省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发展案例”获第三届全球减贫最佳案例之荣誉。2023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且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这些数据和案例也提醒我们,应适当借鉴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认定及其保护经验,从生态农业实践中进一步抽绎涉茶类非遗项目的全过程价值链,而不能止步于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也为进一步以非遗系统性保护助力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以下简称为“三茶”)统筹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因此,我们还应该从可持续粮食安全体系的角度来加强“传统制茶技艺”这一非遗项目的系统性保护。在这方面,指导粮农组织《2022-2031年战略框架》的表述是着力推动转型,建设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且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以利实现“四个更好”——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和更好生活,不让任何人掉队,由此可支持实现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议程所遵循的原则。
三是关注小规模茶农和女性从业者。2023年5月19日,粮农组织2023年“国际茶日”(5月21日)在线会议成功举办,其主题词是“同品佳茗共叙合作”(Bringing people together over a cup of tea)。笔者注册旁听了会议的讨论全程,注意到这次会议关注的重点是小规模茶农及其面临的严峻挑战。粮农组织总干事屈东玉在会上指出,全球茶叶产量的60%来自小规模茶农,他们是茶产业的中流砥柱,其中女性茶农数量众多。然而,这些家庭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产品价格低、推广服务薄弱、市场渠道有限、信贷和技术获取渠道不足以及其茶叶难以符合质量标准。必须充分认识并把握当前的产业形势,尽一切努力确保茶产业惠及小规模茶农和农村社区,既要立足当下,又要着眼长远。
农业农村部的调查显示,中国茶产业从业人员超过7000万人,其中茶农约2600万人,采茶工约3300万人,加工和流通环节的人员1100万人以上。在浙江省域内,有国家级绿茶制作技艺4项,省级制茶技艺16项;国家级绿茶制作技艺传承人2位,全省制茶技艺传承人超过100人[22]。因此,仅仅关注代表性传承人远远不能解决人力资源问题。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就要从整体上将茶文化的根脉和枝柯融通为一棵大树来加以全面考量:从茶农、采茶工、制茶师、茶禅师、茶点师等传承人,到各类实践者——广大民众即消费者群体,尤其是青年人群体。由此,“传统制茶技艺”这一非遗项目的保护实践才能回归生活,回归民间,回归民众,才能推动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传统制茶技艺”承载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传达了“好山好水出好茶”的生态理念,其多样化的活态实践也同样关涉着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融入城乡文化再生产的传承机制之中来发扬光大。而这正是值得进一步深挖的非遗当代价值所在,也是振兴其内生性发展的主要动力。因为,非遗保护为解决今天人类面临的重重挑战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方知识、本地经验和民间智慧,也为应对全球面临的发展难题提供了整合各种知识的可能性途径。
四、如何在部门间行动中强化非遗系统性保护格局
中国茶产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长期以来深陷“有品类、无品牌”的尴尬局面,因而从茶农到茶企都亟需从多方面提升硬实力,而讲好中国茶故事、传播中国茶文化亦是至关重要的助力。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茶文化的保护传承,在部门间行动方面多措并举,以促进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是加大政策性联动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茶”统筹理念,让茶文化赋能茶产业和茶科技有了长期的战略意义。2021年,农业农村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力推动茶文旅融合,促进中国茶文化传播和走出去。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推动茶文旅融合的具体办法:开发茶文旅融合新业态,打造茶旅精品线路、精品园区和特色小镇;深入挖掘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刻精髓,办好“国际茶日”等主题活动,传承好茶艺、茶理、茶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茶文化传播和走出去。
二是巩固涉茶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农业农村部陆续组织开展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工作,在已公布的七批共18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茶文化遗产占22项,涵盖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这极大地提振了茶农们的文化自信。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组织涉茶类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支持各地以传统制茶技艺等非遗项目为依托建设非遗工坊,实施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培育壮大茶文化、制茶技艺传承队伍,为保护传承茶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推动生态低碳茶产业的发展。2022年5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生态茶园建设指南》(NY/T 3934-2021)行业标准实施。2023年5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产业联盟等联合主办的中国茶产业生态低碳发展信息交流会正式提出“生态低碳茶体系”[23];会上发布《茶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研究报告》《生态低碳茶生产技术规范》,并公布首批51家生态低碳茶认证企业名单,同时还推出40条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30个特色魅力茶乡以及20个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典型案例[24],以生态低碳实践整体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加强茶学本科和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教育部在高校开设茶学本科专业,全国布点33个;修订发布《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在高职专科开设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茶艺与茶文化等专业,在全国布点104个。教育部又认定推出安徽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7个茶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湖南农业大学“中华茶礼仪”、浙江大学“茶文化与茶健康”等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推动有关高校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教育部还持续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加快发展茶产业所需的新兴和紧缺专业;加强茶产业相关专业一流核心课程、优质教材和教师团队建设,不断提高茶产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服务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25]。
五是培育茶叶品牌和技术能手。2018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支持建设了94个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强镇,创响一批品质优良、质量过硬、信誉可靠的茶叶品牌,搭建了全国茶叶加工职业技能大赛等平台,举办多届茶叶加工、茶艺等方面的技能竞赛,培养了一批茶叶加工高技能人才,培育了一批“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农业行业技术能手”。2022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全面提升农业品牌的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截至目前,已形成西湖龙井、普洱茶、信阳毛尖、潇湘茶、福鼎白茶等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六是以推广新式茶饮带动茶文化的代际传播。新华网、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奈雪的茶联合发布的《2022年新式茶饮高质量发展报告》显示,新式茶饮品牌已经成为年轻人认识、传播传统茶文化的窗口[26]。在接受调研的“90后”群体中,46.90%的受访者表示在新茶饮消费过程中认识了更多的传统茶,44.68%的受访者表示了解了不同的茶叶品类,54.68%的受访者认为感受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强大魅力,还有45.94%的受访者表示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26]。由此而言,新式茶饮也从代际传承和发展青年目标人群方面增强了涉茶类非遗项目的存续力。
就上述部门间行动回顾“传统制茶技艺”的申报文本,其中明确说明:“将该遗产项目列入名录,有助于在国家层面推进文化、农业、商贸、卫生等部门联合行动,从法律、技术、行政和财政等方面配置资源,形成合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Nomination file No.01884,ICH-02-Form,Section 2)目前,除了在国家层面已建立多年并不断完善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外,非遗系统性保护还涉及教科文组织不同的文化公约,乃至不同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主导的相关遗产保护行动:一是教科文组织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二是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的《非遗公约》,三是2005年以来粮农组织主导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认定,四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92年通过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此外,还须关注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协议和机制,尤其是中国参与缔结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如前文所述,这是因为茶叶种植仅限于世界的少数地区,对环境因素和气候变化非常敏感,而实现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则任务依然极其艰巨。2022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致贺信时强调,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挖掘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7]。这就要求文化部门、农业部门及上述相关部门开展有效协作,以切实加强减排、低碳等环境友好实践,从整体上强化非遗系统性保护格局,并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正如王晨阳所指出的那样:“当前,需要把非遗的系统性保护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中去考量,着眼非遗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新挑战,对非遗保护的各个领域进行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进而构建起非遗保护新格局。”[28]就具体路径选择而言,包括:(1)扎实作好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夯实非遗保护工作基础;(2)构建非遗保护工作大格局,形成非遗系统性保护合力;(3)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4)着眼文旅融合,深入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28]。截至目前,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已两度审议《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但遗憾的是,草案二次审议稿并未考虑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饮食类非遗保护对实现粮食安全所具有的助益作用。因而,以大食物观为统摄,从“传统制茶技艺”推而广之,结合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体系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新方法,可为确保饮食类非遗项目的存续力奠定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尤其是在国内切实开展部门间或跨部门联合行动,也能为加强法律、行政、技术和财政的体制化有序衔接并纳入发展领域的相关政策制订和统筹治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和途径。
五、结语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岁末之际,围绕“传统制茶技艺”的申遗实践和正在开展的履约工作,回顾和展望中国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的来路和前路,本文的上述讨论肯定还存在诸多力有未逮的实际问题。目前,中国正在迈向加入《非遗公约》的下一个20周年,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三茶”统筹发展,“传统制茶技艺”工作组及其多元行动方还当继续强化并不断扩展合作网络,心怀“国之大者”,踔厉奋发,久久为功,在社区的充分参与下携手并进,让“以人为本的过程性保护”行动落地实施;同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还当充分利用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发掘教科文组织不同文化公约的协同增效作用,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成都国际非遗节、全民饮茶日、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国际茶博会等节庆展会活动以及“茶和天下共享非遗”“茶和天下·雅集”等主题活动为平台,结合联合国“国际茶日”和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遗产系统”等相关国际合作机制,传承和传播与非物质遗产、物质遗产、自然遗产以及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各类文化遗产知识,将中国非遗系统性保护充分融入新时代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主流计划、政策和方案之中,弘扬传承茶文化、促进发展茶产业、应用推广茶科技,为提升中国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作出贡献,并为加速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设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响应中国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进一步提供来自非遗保护领域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简介:巴莫曲布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北京100732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编号:16ZDA160)的延伸成果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自主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政策研究”(编号:ICH202001/OTRC-IEL)的阶段性成果
文中注释和参考文献从略,请见原刊。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研究》2023年第6期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