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六国联合“丝绸之路”申遗 “沙漠之路”段08年9月送审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8-01-18  作者:李健亚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又有了新进展。昨日,记者从国家文物局世界遗产处获悉,“丝绸之路”中的“沙漠之路”将于2010年申报世遗,目前中国已初步确定了48项联合遗产候选地,涉及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6个省、自治区。而根据时间表,申报的“初审文本”将于今年9月、10月提交世遗中心。

  分段申遗,48项候选

  丝绸之路,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东起中国古都长安,西经南亚、中亚直达欧洲、北非,穿越27个国家和地区,全长约8000公里,其中中国境内近4000公里,占了一半。其地理起点为西安,时间起点为公元前137年张骞出使西域。

  近日,在兰州召开的“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协调会议”上,与会专家形成了“联合申遗概念文件”。昨日,国家文物局世界遗产处处长陆琼告诉记者,兰州会议上专家认定,鉴于丝绸之路线路漫长、涉及国家众多,应分段申报世界遗产,首先在2010年将进行“沙漠之路”的申遗,而丝绸之路中的草原、海上线路的申遗工作则在随后推进。

  据悉,作为“沙漠之路”主要国家的中国,已确定48处历史遗迹作为联合申遗的候选地,比如陕西张骞墓、宁夏固原城、青海日月山故道、甘肃麦积山石窟、锁阳城遗址及墓群都被囊括其中。

  陆琼称,丝绸之路的申遗工作正处在准备阶段。根据时间表,中国和其他中亚国家应于2008年9月、10月间向世界遗产中心提交丝绸之路申报初审文本,2009年8月接受国际专家考察评估。

  文化线路首次申遗

  据悉,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丝绸之路就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2005年10月,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六国协商确定,将“丝绸之路”作为今后优先开展的保护项目。2006年8月,最终确定多国联合申遗。

  在兰州会议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指出,丝绸之路作为“文化线路”来申遗是一种新型申遗形式,在国外已有成功先例,但在中国还是第一次。事实上,丝绸之路也是整个亚太地区首例申报世界遗产的“文化线路”。

  北京大学世界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告诉记者,与自然遗址等孤立的遗产相比,文化线路的申遗有其自身特色。尚处在申遗论证阶段的大运河也是文化线路。

  丝绸之路

  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西运货物中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

  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借用这一说法,人们也把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来源:新京报 记者:李健亚)

(编辑:辰序)

  

文章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