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古琴艺术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01-29  作者:

 

在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颁证仪式上,
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衔代表张学忠为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 总干事松浦晃一郎书写中文“古琴”两字
(蔚中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7日在巴黎宣布了第二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古琴艺术与世界其他27个文化艺术表现形式获此殊荣。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古琴艺术在中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思想史等方面具有广泛影响,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
1111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它包括各种类型的民间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及其他文化艺术。在2001年5月教科文组织宣布的首批19个“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我国昆曲位列其中。古琴艺术是继昆曲被授予这一称号后,中国第二个入选的项目。(记者 杨骏)


  中新网巴黎11月7日电(记者蔚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天下午在其巴黎总部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的古琴艺术名列其中。
  至此,中国已有“昆曲艺术”和“古琴艺术”两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九七二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将具有特殊价值的遗迹、遗址及景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目前已有包括长城、故宫等二十九个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为解决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即将消亡的危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一九九七年十一月通过了二十三号决议,列名了世界遗产的界限,并于2000年4月正式启动了该组织发起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这种“代表作”每两年评选并宣布一次,每次每个成员国可有一个项目入选,入选项目要求是具有突出价值的人类创作天才代表作的非物质遗产,或是从历史、艺术、人种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或文学角度具有突出价值广为流传的文化表现形式。
  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第一批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名单,中国昆曲艺术名列其中;今天和中国古琴艺术一起列入这个名单的共有世界各地二十八个项目。
  据介绍,古琴是中国历史上渊源最为久远而持续不断的一种器乐形式,其历史可追溯到约三千年以前。

文章来源:中新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