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国际论坛举行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7-06-10  作者:王军

  人民网成都6月10日电(王军)今日,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国际论坛在成都举行。本次论坛以《公约》精神实践与保护为主题。应邀出席论坛的中外嘉宾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相关国外文化部代表、非遗专家,《公约》全面成果框架政府间工作组会议各缔约国参会代表,中国文化部代表,国内各省(区、市)文化部门代表,国内非遗传承人代表等60多个国家300多人。

  论坛开幕式由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陈通主持,教科文组织公约秘书长蒂姆・柯蒂斯担任致辞嘉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中国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赞比亚文化部部长查尔斯・罗梅尔・班达,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等就《公约》精神实践与保护进行了主题发言。

  弗朗西斯科・班德林在发言中呼吁,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全球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维持文化多样性的关键所在,也蕴含着应对诸如气候变化等挑战所需要的丰富知识。

  项兆伦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为题,全面阐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张。在发言中,他讲到:“我们将今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主题确定为‘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意在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反映国际社会和中国各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实践、智慧和成果。我们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

  他介绍到,中国政府主要从六个方面来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得到有效保护:一是实践活动是否持续并富有活力;二是基本实践方式是否得到保持;三是基本文化内涵是否得到尊重;四是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是否得到弘扬;五是相关社区、群体和传承人的保护、传承及再创造权利是否得到尊重;六是传承人群是否得到保持乃至扩大。

  “中国政府强调,持有非遗的社区、群体或个人,既是传承者,也是实践者,更是创造者,他们是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最为重要的力量,他们的主体地位贯穿遗产认定、保护和传承的始终。这些社区、群体和个人在行使保护、传承和发展权利的过程中,应当享有获得收益的权利,创造性表达的权利,学习和受教育、受培训的权利。尊重持有者和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支持他们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原则。”项兆伦讲到,中国政府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谨慎处理经济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努力保持文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平衡,悉心维护和改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条件。在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下,围绕认定、记录、建档、研究、保存、保护、传播、传承、弘扬和振兴等环节,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序展开,并不断形成新的局面。

  据了解,我国在2011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1979年迄今,已收集民族民间文艺资料约50亿字,中国国务院认定了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各省级人民政府认定了1308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分别认定了1986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和14928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从2015年计划启动以来,已有1万多人参加了研修培训。2017年参与大学已达78所。到2020年,参加人数将超过10万。2007年以来,中国文化部在17个省、区、市批准设立了闽南、徽州、热贡、羌族等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国际论坛下半场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和教科文秘书处苏珊・史努特根的主持下展开。中外非遗专家围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展开了激烈而丰富的对话。中国民间文艺理论家刘魁立、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非遗负责人阿拉・斯塔西科维奇等就上述主题发表了各自观点。

  自2007年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下举办的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今年已经是第六届。一届又一届的遗产节不仅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和成果,而且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经验交流,推动了理念的深化、政策和措施的完善。为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传保护做出积极的贡献。

文章来源:人民网 2017年6月10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