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研究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在非遗的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在非遗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中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也明显存在一些不足。如何有的放矢地做好非遗研究人才的培养工作,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尊重人才规律建立科学的培养与管理体系
考虑社会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社会需求是推动人才成长的催化剂,而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也是服务于社会。非遗专业人才的研究活动和成长过程只有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才会有存在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因此,那些与非遗保护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实体,在培养非遗专业人才时首先应考虑到社会需求导向,并能将评估机制应用到非遗人才的使用和培养过程,评估目标应突出非遗研究人才知识面的“博”与“广”,专业理论的“专”与“精”。
探讨人才成长规律,建立顺畅的人才培育体系。应根据人才成长特点,采取多渠道、多模式,培养具备非遗传承、保护、发展、管理、研究能力的多类型、多层次人才。构建人才培育体系时注重各级主管部门和教育、研究机构的上下互动和横向联合,如中央美院非遗研究中心明确提出了“学、产、民、官”四位一体的运作机制,将专业科研与人才培养、社会效益创造、非遗传承人的互动和推动政府加强非遗保护机制建设密切结合,通过与政府部门沟通、成立民间艺术研究机构、实地考察地方民间艺术等方式,在教学与实践的链条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扩大研究人才视野,建立良好的交流与激励机制。应打破单一研究机构自身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局限,建立国内外校际和机构间的人才交流机制。同时,还要根据他们的研究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提供多方面的学术保障,疏通学术与田野的交流渠道,采取多种激励措施,推动成果的运用。
规范学科建设实现人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科学规划,规范学科发展。学科建设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和开展高水平科研的基础,也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体现自身价值的根本所在。这些院校和机构应当继续巩固或积极发展非遗保护与应用学科,为国家提供相关成果和应用信息,积极协助、支持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制定适合国情的文化政策和操作模式。在学科实践上,应在认真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改造传统学科,打破学院式的教学或研究模式,鼓励引入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知识与理论。
强化特色,突显学科优势。从目前非遗人才资源的利用和培养现状看,一个单一的教育或科研部门试图包揽非遗的全部内容是不可能的。教育和科研机构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确立重点研究方向,形成人才利用和培养的个性和优势。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以广泛流传于少数民族中的歌谣、史诗、传说、故事等民间口头艺术为研究重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多年人才培养和教学积累中,将民俗学研究不断推向纵深,等等。强化特色有助于促进研究人才“专”与“博”的良性发展。
稳定专业,培育学术梯队。非遗保护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无论是资料整合还是理论发展,都需要长期积淀,既要有专家的介入和传、帮、带,又要有后继人才的持续培养。培育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是确保非遗研究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应该在广泛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根据长期的需要,全面审视各类人才的社会需求,确定比较合理的年龄层次和专业结构比例,为一个部门、地区乃至全国的非遗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信息引导和政策支持。
普及基础,努力避免“大学后”现象。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周期,在基础教育中有目的地强化民族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专业生源的质量。例如在全国各地中小学学校教育中,开发与非遗有关的地方性文化教材;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展本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与鉴赏,等等。同时,应努力避免“大学后”现象。由于目前国内许多大学教育并没有真正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学生在大学毕业后,由于所学的知识与社会脱节,不得不再花大量的时间、精力重新进行学习和培训。这就要求培养部门在教学中必须特别关注非遗学科的实践性特点,把专业研究应储备的知识与非遗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
加强交流与协作推动队伍的整体发展
从目前我国非遗研究人才培养情况看,在短时间内迅速造就出一支与社会需求完全相适应的研究人才队伍是不现实的,必须打破学科壁垒和狭隘浅薄的门户之见,加强交流和对话,才能真正实现研究人才队伍的发展。
多部门、多地区非遗专业人才资源的整合。非遗研究人才个体上要强调复合型,整体上则要打通传统学科之间的分野,努力实现多学科交叉。这种整合带来的最直接的效益就是通过多部门、多地区的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专业研究人员自身的知识需求,解决研究人员在实际研究中遇到的难题。如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自2006年11月至2008年5月间,分别在重庆文理学院、云南民族博物馆、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和内蒙古师范大学设立4个工作站,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这种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不同部门和区域间的学科建设,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非遗研究与培养部门自身人才资源的整合。与跨地区、跨部门研究合作相比,这种合作具有短平快和简单易行的特点。如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成立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该基地针对非遗学科涵盖面广的特点,整合了人文、美术、音乐和其他一些学科的研究人员,形成23人的研究群体,还兼容了省“五个一批”工程人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学科力量,为进一步突出研究特色奠定了基础。
非遗高层次研究人才与地方性人才的合作。非遗保护和研究一般具有区域性,在以往通常存在两种现象:一是非遗研究中某些享有盛名的专家学者虽然在理论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但对一些地区特别是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非遗资源的文化实践缺乏必要的积累;二是某些基层的非遗研究者虽然长期坚持田野考察,有着别人所不能替代的文化情感和资料储备,但他们在理论分析及推广方面往往缺乏高度,甚至没有对本土资源进行传播的能力,这就要求二者必须取长补短。如中国艺术研究院在积极发挥本部门研究人才优势的基础上,首批聘任了30位民族民间艺术家作为该院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将高层次的科研力量同民间草根创作传统相结合。从实践层面上看,这种学术型高层人才与地方性非遗人才的长期交流与合作,对学术成果的推介和学术品位的提高会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