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我国第一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正式出版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1-12-20  作者:记者 张凤娜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很多内容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说明“非遗”保护已经成为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1月30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1)》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本次座谈会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会议期间,专家学者围绕目前“非遗”保护工作的意义、存在的问题、未来需完善之处以及如何促进“非遗”保护的科学发展等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非遗”保护关乎国家文化安全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与会专家认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对文化遗产认识的不断深化,文化遗产保护更是得到了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并被逐渐提升到对国家、历史负责的高度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但我们也应看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面临的极其严峻的形势,许多承载优秀历史和思想的传统文化正在悄然消失,能否将祖先留下的这些珍贵遗产完好保存并传于后人,已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此,对于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尤其是顺利完成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要求,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非遗”保护亟待加强学术研究

  与日本、韩国等起步较早的国家相比,我国的“非遗”保护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很多问题。报告指出,由于人们对文化遗产公有性认识的不足,再加上全社会浮躁风气和商业氛围的影响,因此“非遗”保护中还存在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比比皆是,不少地方把列入非遗名录当做发财致富的途径,这对“非遗”保护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而学者虽然对这些问题也有关注,但由于学术研究和保护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研究成果没有及时有效地运用到实际当中,因而这些问题还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对此,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祁庆富认为,当前“非遗”保护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加强学术研究,为制定政策提供理论支持,这也是“非遗”保护工作能否继续深入的瓶颈。

  加强“非遗”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要人人都能对文物进行自觉性的保护还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文化遗产保护成功与否取决于知识的普及,目前这一点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非遗’保护的学术力量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加强对保护工作的指导,推动遗产保护知识的普及和保护工作的科学化,是学术界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中国艺术报》社社长向云驹在发言中说。

  “非遗”保护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参与

  研究报告指出,目前“非遗”保护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是由理论建设跟不上或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造成的,所以加强理论研究,推进政府部门与科研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刻不容缓。

  “高校参与‘非遗’保护,中国‘非遗’保护大有希望。”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庆善在会上说,高校是人才集中的地方,更是年轻人才成长的地方,近些年我国高校在“非遗”保护上确确实实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

  就这一问题,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孙若风认为,学术界、学校的参与对“非遗”保护工作非常重要,加强“非遗”保护需要形成政府、学校和研究机构相互补充的研究体系,团结和锻炼全国的“非遗”保护队伍,同时还要加强调研和实践工作的开展。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小璞对此表示认同,她说,由于“非遗”保护工作将要进入依法保护、科学保护的深入阶段,所以更加需要学术界、高校和研究机构专家的参与。为此,文化主管部门需重点关注学术界专家学者如何有效发挥作用,而研究机构和高校则应重点考虑如何将研究和保护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年12月8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