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适度开发,非遗传承的创新之路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1-04-19  作者:陈潇潇

  3月18日,盐城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和评审工作拉开帷幕。而一个月之前的2月25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表决通过,非遗传承已步入依法保护阶段。如何应对新形势下非遗传承的窘境,培育文化传承新生力量?近日,记者走访了盐城市部分非遗传承人,探寻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创新之路。

  普查显示:盐城市民间非遗资源丰富

  4月8日,盐都区北龙港民间剪纸传承人王柏林在创新剪纸花式之余,忙着准备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材料。

  自2005年,我国首次引入“非遗”概念以来,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包括法律保护、名录保护、传承人保护、博物馆保护、教育保护、假日保护等在内的四级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规定加强传承人保护,中央财政从2008年起专门资助国家级传承人每人每年8000元,今年开始增至1万元,省级财政也依据项目情况对70岁以上的传承人给予适当补助。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立之本。”盐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社会文化处处长潘慧萍说,非遗的传承以人为载体、口传身授为形式,传承人锐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告急的根本原因。

  2007年开始,盐城市对市级传承人和非遗项目隔年申报一次,已被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不再申报。目前,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传承人11名,市级传承人31名,已列入四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136个。而两年前,盐城市完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结果显示:全市共排查非遗线索14427条,调查项目802个,涉及17个门类,62个种类,编纂普查成果资料汇编10册。民间丰富的非遗资源,更让保护工作显得任重而道远。

  “非遗保护是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完善的过程。目前,我们的工作重点已经从建名录转入生产性、常态性的保护。”潘慧萍说,接下来,将进一步健全名录项目的监督检查,定期组织专家对项目保护情况进行评估、监督和检查,对保护不力的传承人予以警告和惩罚,以改变如今“终身制”的困局。

 

  传承与保护,“试验田”遍地开花

  较之以物为载体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可替代性”和“唯一性”,传承人的可培育性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巨大潜力和明显优势所在。然而,传承人的“断层”,让非遗保护面临挑战。

  “戏,我唱了一辈子,就寻思着把身上的功夫传下去。剧团现在还有一批优秀的中年演员在,但再往下,年轻的好苗子几乎没有。”国家级传承人、83岁的淮剧名家张云良很揪心,他一再强调:“传承得从娃娃抓起,既要有人往下传,有人愿意学,也要培养更多的人来看。京剧可以进课堂,淮剧为什么不行?”

  事实上,这一天,已不遥远。

  “去年底,省政协向我发来邀请,编撰淮剧进课堂的课本。”4月6日,省级传承人、淮剧名家陈澄兴奋地说,省里将出版一系列戏曲进课堂课本,而淮剧作为其中之一,正迎来新的春天,“目前正在选曲,已经第四稿,争取年底前完成。”

  从娃娃抓起,几乎成为所有传承人的共识。而“非遗进课堂”作为一种新的传承模式,在盐城市已经有了成功的“试验田”。

  一张小红纸、一把小剪刀,几番折叠,数次旋转,15分钟后,一朵莲花跃然纸上。这是4月7日下午,记者在盐都区北龙港小学五一班剪纸课上见到的情景。

  2004年2月,剪纸正式成为北龙港小学的课程,学校二三十名老师跟着王柏林学会了剪纸后,学校不仅自掏腰包编撰了一套三册的《学剪纸》教材,而且学生每周都上剪纸课、每天都交一份剪纸作品。这在盐城市首开先河。

  经过几年的大胆尝试,学校里已形成“人人会剪纸,人人想剪纸”的氛围。去年7月,学校50名师生受邀参加与台北市芦洲国民小学进行的民间剪纸艺术文化交流;8月,学校90套2000幅作品被市里作为出访台湾的赠品……

  北龙港小学校长单立堂做了更多的尝试。目前,学校里不仅有剪纸,还开设了包括童子龙舞、腰鼓、莲湘等非遗项目在内的其他11个特色兴趣班。

  “除了小学,剪纸艺术已经辐射了附近的聋哑学校。”王柏林说,孩子有了手艺,以后还可以从事裁剪、服装设计,就业的路更宽。

  这样的尝试,并非仅此一家。在盐城市,“非遗进校园”已遍地开花:大丰的麦秆剪贴、建湖的杂技等都已成为当地校园的必修课。

  适度开发,走好“平衡木”

  从年青一代抓起,非物质遗产保护迎来春天。然而,老虎鞋,一双80元,却要一针一线缝制两三天;水泥雕塑,学起来少则数月,多则数年,学习过程枯燥还赚不到多少钱……微薄的经济收  益、沉重的生活压力,让众多年轻人在传承和生存之间,选择了后者。残酷的现实倒逼传承人在传教授业之余,开始思考,如何适度创新,在开发与保护间走好“平衡木”。

  龙冈镇储巷村是传统的柳编工艺品专业村,作为柳编第四代传承人,盐城市春竹工艺品有限公司柳编合作社柳器厂厂长储如华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渠道在民间,它最好的活法,就是在村里活着,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让它成为我们的生活。”

  建生产基地,成立合作社,拓国际市场……储如华在“公司+农户”的路上越走越远:由企业争取国际订单,农户用生产基地提供的杞柳按订单生产,再由公司统一销售。在这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下,95%以上的村民加入了合作社,储巷村真正成了一个大工厂,千家万户都是流水线。而每年3万元的收入也吸引了大批周边的村民加入。

  此后,他不断创新产品形式,由原先单纯使用柳条制作民间农具、用具发展到柳条与竹、木、草藤、玻璃相配套的多功能工艺品、装饰品、旅游纪念品,“柳编”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去年,公司柳编工艺品和玻璃结合工艺品年加工生产能力已达200多万件,产品远销美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逾千万。

  “我们都是纯手工制作,拒绝机械化、工厂化的生产。”储如华说,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让民间技艺变了味儿。“北龙港剪纸艺术”也正进行类似的尝试:王柏林正在传统的剪纸花样上谋创新,融入现代元素,剪制盐城新景,此外,盐都区政府、当地政府将共同出资,在小学一侧新建占地200平方米的剪纸工作室,走规范化、市场化、公司化和科学化管理运作模式,让剪纸艺术成为“盐都对外交流的文化名片”。

  以保护带动发展,以发展促进保护,东台的发绣、陈皮酒,阜宁的大糕、面塑等,都在这样的探索中找到了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更为关键的是,这一模式使许多濒于传承困境的传统技艺得以焕发生机,在服务大众的过程中,从独门独户走向千家万户,走向集体传承,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生产性保护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非遗项目,更多的非遗项目仍需政府给予更多的扶持和资助。

文章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1-04-18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