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非遗”在社区中“遗失”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1-02-09 作者:王海冬
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简称“非遗)是城市文脉中最富有特质的组成部分,蕴含着城市居民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生活智慧、文化心理,是城市文化活力永不枯竭的源头,更关系到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与文化品格。上海“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体系,切实保护城市历史文脉。社区是“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重要载体,但由于缺乏相关的制度性保障,相当一部分“非遗”项目在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处于后继乏人、悄然流失的状态,值得引起重视。
青少年缺位社区传承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区文化建设一直是上海城市建设的重点。一些社区将 “非遗”传承作为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增添了社区的文化活力。
目前,上海“非遗”保护已有33项国家级项目、123项市级保护项目、256项区(县)级项目,平均密度列全国前位。同时,建立市“非遗”保护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初步形成了保护本土文化资源的有效工作体系。
社区是“非遗”的重要传承地。以长宁区为例,近年来该区非常注重对群众文化团队的培育,目前全区已有业余文艺团队1700余支,其中相当一部分与“非遗”项目有关。同时,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呈现“非遗”项目魅力,如元宵节期间搭台唱戏,组织民间工艺制作、荡湖船、踩高跷、舞狮子等多项“非遗”表演,不仅使中老年居民看到久违的民俗活动,也有力地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及外来游客。
不过,从整体来看,上海的“非遗”保护并未成为全体居民的共同意识,也没有同社区建设及居民的文化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值得注意的是,在社区“非遗”文化活动中,青少年缺位的情况比较普遍。例如,本市唯一一项民间文学类国家级“非遗”项目——青浦田山歌,目前在世的歌手不满百人,且大多已步入晚年,能开口唱者仅存寥寥数十人。江南丝竹、上海港码头号子、琵琶艺术、泗泾十锦细锣鼓和上海道教音乐等国家级“非遗”项目,演奏人员队伍日益老化、人员断层现象同样普遍存在。诸如瀛洲古调派琵琶演奏技艺更是面临失传的危险。
更新保护理念和方式
以青少年为主体的“非遗”传承,是展示社区文化活力的重要内容。当前,青少年的课余时间正在增加,已经工作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关注社会交往和文化娱乐活动。各级各类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理应主动打开大门,吸引这些鲜活力量更多地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
同时,青少年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学校,将“非遗”保护工程的重心移入学校,也是激发青少年更多参与兴趣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全国各地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例如,陕西安塞将剪纸引进美术课、腰鼓引进体育课、陕北民歌引进音乐课;大兴安岭的十八站学校将鄂伦春人的桦皮工艺作为学生的课程之一,鄂伦春人的传统工艺又得到了传承与发展的机会。
事实上,上海的一些区县也做出了类似的生动尝试。例如,徐汇区专门编辑黄道婆乡土教材,供全区中小学生学习。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推广这些做法,以学校为平台在全市青少年中推进“非遗”保护工作,让学生通过日常的课程学习,真切地感悟“非遗”魅力,让城市文脉得到延续并充满生命力。
此外,还可参考国外相关案例进行探索。例如,着眼于社区文化中心功能的拓展,不妨参照加拿大多伦多、魁北克等地的印第安社区文化中心。这些文化中心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场景,不仅可供游客参观,还是工艺品的生产基地。当地明确规定,凡在文化中心生产的工艺品,其他社区、城镇不得模仿与销售,以保持产品的文化唯一性和经济附加值。
再如,上海有些社区所保留的“非遗”项目,同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密不可分。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境港市对当地传说的保护与利用。据了解,该市在市政建设中有意识地将当地民间传说——鬼太郎的故事元素渗透进来,不仅让整个城市(包括街道布局、城市公共雕塑、建筑风格、公园广场等)成为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还预留了与传说故事有关的民俗活动的文化空间,使全市居民自然而然地成为本土 “非遗”资源的守护者、实践者和传承者。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在城市规划中,不仅要有城市设计规划的建筑学专家以及相关的历史、民俗专家,还有必要听取居民代表的意见建议。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规划适时反映当地的文化记忆与历史文化空间。同时,由于上海“非遗”项目的传承地大部分在郊区,有关方面不妨在郊区试办一二个以本土“非遗”开发为内容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 )
青少年缺位社区传承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区文化建设一直是上海城市建设的重点。一些社区将 “非遗”传承作为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增添了社区的文化活力。
目前,上海“非遗”保护已有33项国家级项目、123项市级保护项目、256项区(县)级项目,平均密度列全国前位。同时,建立市“非遗”保护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初步形成了保护本土文化资源的有效工作体系。
社区是“非遗”的重要传承地。以长宁区为例,近年来该区非常注重对群众文化团队的培育,目前全区已有业余文艺团队1700余支,其中相当一部分与“非遗”项目有关。同时,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呈现“非遗”项目魅力,如元宵节期间搭台唱戏,组织民间工艺制作、荡湖船、踩高跷、舞狮子等多项“非遗”表演,不仅使中老年居民看到久违的民俗活动,也有力地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及外来游客。
不过,从整体来看,上海的“非遗”保护并未成为全体居民的共同意识,也没有同社区建设及居民的文化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值得注意的是,在社区“非遗”文化活动中,青少年缺位的情况比较普遍。例如,本市唯一一项民间文学类国家级“非遗”项目——青浦田山歌,目前在世的歌手不满百人,且大多已步入晚年,能开口唱者仅存寥寥数十人。江南丝竹、上海港码头号子、琵琶艺术、泗泾十锦细锣鼓和上海道教音乐等国家级“非遗”项目,演奏人员队伍日益老化、人员断层现象同样普遍存在。诸如瀛洲古调派琵琶演奏技艺更是面临失传的危险。
更新保护理念和方式
以青少年为主体的“非遗”传承,是展示社区文化活力的重要内容。当前,青少年的课余时间正在增加,已经工作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关注社会交往和文化娱乐活动。各级各类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理应主动打开大门,吸引这些鲜活力量更多地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
同时,青少年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学校,将“非遗”保护工程的重心移入学校,也是激发青少年更多参与兴趣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全国各地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例如,陕西安塞将剪纸引进美术课、腰鼓引进体育课、陕北民歌引进音乐课;大兴安岭的十八站学校将鄂伦春人的桦皮工艺作为学生的课程之一,鄂伦春人的传统工艺又得到了传承与发展的机会。
事实上,上海的一些区县也做出了类似的生动尝试。例如,徐汇区专门编辑黄道婆乡土教材,供全区中小学生学习。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推广这些做法,以学校为平台在全市青少年中推进“非遗”保护工作,让学生通过日常的课程学习,真切地感悟“非遗”魅力,让城市文脉得到延续并充满生命力。
此外,还可参考国外相关案例进行探索。例如,着眼于社区文化中心功能的拓展,不妨参照加拿大多伦多、魁北克等地的印第安社区文化中心。这些文化中心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场景,不仅可供游客参观,还是工艺品的生产基地。当地明确规定,凡在文化中心生产的工艺品,其他社区、城镇不得模仿与销售,以保持产品的文化唯一性和经济附加值。
再如,上海有些社区所保留的“非遗”项目,同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密不可分。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境港市对当地传说的保护与利用。据了解,该市在市政建设中有意识地将当地民间传说——鬼太郎的故事元素渗透进来,不仅让整个城市(包括街道布局、城市公共雕塑、建筑风格、公园广场等)成为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还预留了与传说故事有关的民俗活动的文化空间,使全市居民自然而然地成为本土 “非遗”资源的守护者、实践者和传承者。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在城市规划中,不仅要有城市设计规划的建筑学专家以及相关的历史、民俗专家,还有必要听取居民代表的意见建议。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规划适时反映当地的文化记忆与历史文化空间。同时,由于上海“非遗”项目的传承地大部分在郊区,有关方面不妨在郊区试办一二个以本土“非遗”开发为内容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 )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2011年02月07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
专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