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傩戏、动听的扬琴、土家女儿会上的男欢女爱、板凳龙粗犷的韵味、三才板抑扬顿挫的腔调……在恩施这片独特的地域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文化差异造就了形形色色、别致多样的语言、技艺和歌舞。它们因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而被固定为迥异其趣的“文化基因”,成为恩施市土家族、苗族人民精神家园的有机组成部分。
很难想像,如果没有历届政府重视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恩施市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命运会怎样。
傩戏
沙地木偶戏
民间吹打乐
“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一
事实上,拥有19个少数民族的恩施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做出的成绩赢得了广泛赞誉。
“呵护民族民间文化,就是呵护各民族的灵魂,我们就是本着这样的宗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恩施市文化馆负责人甘武告诉记者说。
恩施是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古就是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先秦时,恩施是巴国属地,巴人曾长期生活在清江流域,并在此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一时期的巴文化、楚文化、蜀文化曾在这里交相辉映。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废除“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民族隔离政策后,汉族、苗族、侗族、白族、蒙古族、回族人相继迁徙入境,构成了全市范围内拥有19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数约占总人口的38%的格局,从而使恩施成为多元文化的共生地,也使产生像恩施土家女儿会这样的土家民俗文化精品成为可能。
2006年7月,恩施市按照省政府、省文化厅及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恩施市文化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2006年7月至2009年10月,普查工作覆盖全市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涉足172个行政村(社区),采访民间艺人近1000人,搜集线索400余条,调查项目160个,涵盖15个门类70多个种类。共拍摄照片6000多张,采集录音资料150余小时、录像资料180余小时。另外,搜集整理纸质资料55卷150册,约300万字,磁带50盘,光盘80盘。同时,征集实物115件,有雕花古太师椅、木雕面具、木雕糍粑印盒、龙头雕花拐杖、傩戏表演道具等等。
“恩施市3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得如此细致,得益于老艺人、老专家、退休干部等一大批农村基层力量的积极参与,如张汉卿(已故)、黄应柏、贺孝贵、杨官汉、周恩高等一大批民族文化老专家,他们的参与使得普查工作数量、质量得以明显提升。”谈起普查工作,甘武对这批老专家感激不尽。
二
“事实证明,恩施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是非常丰富的,幸亏保护工作做得及时,不然许多种类将有灭绝的可能。”细数收集整理到的无数宝贝,甘武感慨万千。
通过对资源线索及重点调查项目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分析表明,恩施市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消费习俗、人生礼俗、民间音乐类资源最为丰富;民间信仰、岁时节令、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民间舞蹈、曲艺、戏曲类资源则相对丰富;而生产商贸习俗、民间知识、民间杂技、传统医药类则十分稀缺。
恩施市的调查项目表明,绝大部分资源存在着濒危境况,主要为民间手工技艺、民间美术、生产商贸习俗以及部分民间传统表演艺术。这些项目普遍存在着传承人老迈、后继乏人、项目生存困难等窘况,若不及时抢救,将很快消亡。
调查发现,恩施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各自的特色,并有很高的价值。从项目分布来看,人生礼俗、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信仰等门类的项目大同小异,而民间美术、曲艺、戏曲等门类在各地的差异性较大,不少项目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并带有鲜明的个性和地域特色。
在价值比较方面,因各项目资源的历史传承年限、社会影响、现今濒危状况等因素不一而具有不同价值。如竹编,因其具有大众化、分布普遍、易学习等特征,其价值则不大。同为民间手工技艺的皮纸制造因其历史悠久、工艺复杂繁琐,操作看似简单,但在某些关键工序上却有着极高的技术要求,其价值就要大得多。
调查表明,恩施市各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与发展状况并不乐观,部分资源传承人非常少,大多数老艺人生活困难,不得不放弃技艺另谋生路。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技艺已失去兴趣,加上许多技艺不能直接转换为经济效益,更不愿去学习,造成传承人技艺得不到延续,连生存都很困难,更难谈发展。
当然,也有部分资源因没有完全脱离时代,仍然能够在夹缝中生存下去,少数项目还能有所发展。如属传统体育项目的竹马,因其观赏性强、趣味性强、参与面广、比赛机会多,而能在部分民族学校发展。比如恩施芭蕉侗族乡甘溪中学将竹马项目作为体育课必修内容,在全校学生中普及,并在民族、教育等部门支持下组队参加省内外少数民族体育比赛,使恩施竹马竞技项目扬名赛场。
三
甘武说:“要改变恩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恩施市普查的深度和力度还不够,如未建立正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工作不能稳定持续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仅限于精神奖励,没有经济补贴;缺乏联动工作机制和全民参与机制等问题。”
在尚未能出台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整体规划的前提下,恩施市委、市政府于2006年制订出台了《恩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和保护工作方案》,该方案对推动恩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进程起到了很大作用。
——以申报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契机,对重点乡镇的重点项目进行保护,现已有太阳河、芭蕉、红土、三岔、白杨5个乡因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太阳河、芭蕉、三岔3个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以申报民间艺术大师、民间文化代表性传承人为契机对部分重点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保护。谭学朝、廖南山、孟永香、蒋品三、向承福老艺人先后被恩施州人民政府命名为州级民间艺术大师,每年享受政府1200元的特殊补贴。孟永香、蒋品三、孙邦固、向大荣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孟永香、蒋品三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
——发掘整理并申报了一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恩施灯戏、恩施扬琴、恩施傩戏、恩施耍耍、恩施社节、恩施土家女儿会、恩施板凳龙、恩施三才板8个项目分别被列入湖北省第一批、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恩施灯戏、恩施傩戏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恩施扬琴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在加强保护的同时,恩施市还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推广工作。他们加大宣传出版物的制作发行,2006年内部出版了一册《恩施市民间歌曲集》,2008年又内部发行了一张民歌精选CD碟,向全市各部门和在职职工进行推广传唱。2009年10月,恩施市民族文化系列丛书《恩施市民间故事集》、《恩施市民间歌谣集》、《恩施市民间谚语集》、《恩施市民间歌曲集》、《恩施土家女儿会演变揭秘》、《恩施市太阳河山民歌》、《恩施灯戏》由湖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另外,该市通过举办各种民间文化艺术展演活动,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2008年的恩施土家女儿会,展演民间文艺节目和展销民间工艺、民间饮食,现场火暴;2007年春节和第二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市政府在城区桥西广场两次举办全市民间文艺展演,令群众大开眼界,活动中表演的民歌、皮影戏等节目都是此次普查中新挖掘的项目;2008年7月举办的全市原生态民歌大赛,市直40多个部门和1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组队参加了比赛;2009年6月,文化部门组织了恩施灯戏《小说媒》和恩施傩戏《胡氏观灯》参加了全州首届地方戏汇演,并获得了9个奖项;2009年9月,市政府组织了恩施市优秀民歌手张凤娥参加由文化部、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太原主办的中国原生态民歌展演活动;2009年9月,恩施州第六届运动会开幕式将恩施市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表演艺术项目车车灯、板凳龙、高脚竹马、草把龙、铜铃舞、傩舞、盆鼓舞等纳入了大型广场文艺表演内容。
这类活动的举办,有力地宣传了恩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
“越来越多的文化找到了归属,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恩施市多元化的文化就会继续传承下去!”2010年6月,在视察了恩施市非物质文化调演后,该市政协委员对恩施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了肯定。
(照片由记者伍功勋摄)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