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非遗"保护莫擦上文化遗产的"包浆"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23  作者:张裕

  爱尔兰的《大河之舞》火了,踢踏舞也跟着热起来,于是中国一些以脚踏地为特色的舞蹈也纷纷以爱尔兰、百老汇的踢踏舞马首是瞻,把自己的舞蹈编排得不伦不类起来。辽宁大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教授说,西藏的踏歌独具特色,堪称世界三大踢踏舞之一。然而,一些导演和策划人却以国外踢踏舞为圭臬,将西藏踏歌硬塞进西方舞蹈的壳子里。结果,当西藏踏歌申请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时,台上那些康巴汉子跳的竟是“百老汇风味”的西藏舞,一些评委连连摇头,失望不已,一位新加坡评委难以容忍踏歌被如此糟蹋,痛心落泪,愤然离席。

  近日,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查小组来上海考察时,乌丙安指出:面对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保护它们的时候,往往因为无知和急功近利而把它们身上的“包浆”去掉了。舞还是那个舞,文化还是那个文化,却失去了非物质文化的历史价值。这几年,一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正在全国掀起,然而,乌丙安提醒,别让这股“非遗热”演变成为对“非遗”的一次集中毁灭。

  “非遗”何需涂脂粉

  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昆曲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寂寥的昆曲,借此东风枯枝发芽,一出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昆剧《牡丹亭》竟可以在4年间演出184场。之后,古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世界非遗”。去年10月,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等22个项目再度入选。如今,拥有26个“世界非遗”项目的中国,无疑是世界上“非遗文化”最丰厚的国度。

  近年来,文化部和各省市都发起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和保护工作,各地翻箱倒柜地挖掘当地的“非遗”。我国先后公布了2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共达1028项,各地已公布的省级“非遗”则有4315项。一些原藏于深山陋巷的原生态音乐、歌舞和民间技艺撩开神秘的面纱,出现在大众面前。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倾向和问题。一些过度商业化的包装,把一些“非遗”给扭曲和变形了。乌丙安说,有些蹩脚的策划者、导演常常嫌这些“非遗”服饰太土、节奏太慢,于是展开丰富想象,擅自改变这些原生态艺术,搞出一台又一台不伦不类的“非遗晚会”。

  前不久,记者在上海观看一台藏族舞蹈时,演员的服饰都很精美,很多演出服都将演员的一截身体露在外面。一位藏族观众告诉记者:“台上的衣服漂亮是漂亮,可是露得太多了,到我们藏区根本没人敢穿,穿出去要冻坏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康玉岩教授说,民间舞蹈的音乐、服饰、道具、套路,什么场合跳、为什么跳、由谁来组织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文化有自己特殊的生长环境,如果被圈养在狭小的舞台上就容易被阉割。这不仅不能保护民间艺术,而恰恰是割裂了它与生存土壤之间的血脉联系。

  然而,因为商业利益的驱逐,一些承载着文化记忆的“非遗”正在被人为地随意改造着。这个过程,让人们想到了收藏界流传的关于“包浆”的一个笑话:一位老农家的一件古旧漆器被藏家看上,许以高价。老农兴奋地把它擦亮,似重新漆了一遍,藏家见后一声长叹拂袖而去。老农不知道,他这一擦拭,把漆器上的“包浆”给擦没了,古旧漆器的价值也大打了折扣。

  变异“非遗”成赝品

  康玉岩教授说,历史进程中,没人能苛求“非遗”一成不变。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文化记忆,一旦变异了,那它就不能再作为“非遗”了,这好比文物没有了历史价值,那跟赝品也就一般无二了。

  纤夫的劳动号子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前些年,《纤夫的爱》红遍大江南北,然而,乌丙安教授说,“妹妹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并非纤夫们真实生活的写照,“纤夫们劳动时没有妹妹,平时大多时候也没有妹妹相伴。”

  在云南采访时,记者曾经参加过一座民俗村里的少数民族婚礼表演。在演员的热情邀请下,记者扮演成新郎,抱起“新娘”走进“洞房”。然而,当记者准备走出“洞房”时,“新娘”告诉记者,必须购买几十元的礼品,否则不能走出“洞房”。乌丙安提醒说:这种做法,就让“非遗”变了异,伤了筋动了骨,自然也就伤了“非遗”的元气。

文章来源:文汇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