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精卫等传说申报“非遗”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04 作者:记者 范璐
山西晚报11月3日讯: “原来人们只觉得音乐、美术、戏曲是文化,值得保护,而现在大家则越发看重大文化的概念,认为民俗、传统技艺都是值得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月初,我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全面结束,共申报221个项目,专家在整理申报项目过程中有了新的感慨。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两年申报一次,2006年我省共评出首批“非遗”项目134项。此次我省第二批“非遗”项目申报共囊括国家级“非遗”申报的所有十大项内容,包括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民间音乐,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俗,传统技艺,曲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
据了解,太原市共申报了包括《西游记》在娄烦的民间传说、太原秧歌、傅山拳法等18项;大同市共申报了大同数来宝、北路梆子等8项;阳泉市共申报了平定砂锅烧制工艺等7项;晋中市共申报了老寿星是山西寿阳人的传说、祁县板话、晋商镖局文化等23项;长治市共申报了精卫鸟神话传说故事、沁源花鼓、长子鼓书等15项;晋城市共申报了围棋起源的传说、女娲补天的传说、晋城面塑、阳城棉纸等44项;临汾市共申报了赵氏孤儿的传说、翼城琴书、侯马烫画等44项;吕梁市共申报了孝义秧歌、文水桥头大鼓等16项;运城市共申报了大禹治水的传说、道教音乐等36项;忻州市共申报了晋北大锣鼓、神池月饼等7项;朔州市共申报了杀虎口的传说等两项;省直共申报了山西面食——剔尖1项。
记者了解到,评审工作即将展开,结果将于年内揭晓。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两年申报一次,2006年我省共评出首批“非遗”项目134项。此次我省第二批“非遗”项目申报共囊括国家级“非遗”申报的所有十大项内容,包括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民间音乐,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俗,传统技艺,曲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
据了解,太原市共申报了包括《西游记》在娄烦的民间传说、太原秧歌、傅山拳法等18项;大同市共申报了大同数来宝、北路梆子等8项;阳泉市共申报了平定砂锅烧制工艺等7项;晋中市共申报了老寿星是山西寿阳人的传说、祁县板话、晋商镖局文化等23项;长治市共申报了精卫鸟神话传说故事、沁源花鼓、长子鼓书等15项;晋城市共申报了围棋起源的传说、女娲补天的传说、晋城面塑、阳城棉纸等44项;临汾市共申报了赵氏孤儿的传说、翼城琴书、侯马烫画等44项;吕梁市共申报了孝义秧歌、文水桥头大鼓等16项;运城市共申报了大禹治水的传说、道教音乐等36项;忻州市共申报了晋北大锣鼓、神池月饼等7项;朔州市共申报了杀虎口的传说等两项;省直共申报了山西面食——剔尖1项。
记者了解到,评审工作即将展开,结果将于年内揭晓。
文章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