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保护“非遗”就是守护人类精神家园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06-01  作者:记者 王嘉

    王文章:保护工作不该是凝固静止的

    昨日上午,市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作了题为《守护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题报告,新颖的观点,精辟的阐述,赢得台下掌声不断。
    王文章介绍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都是世界文化的精粹,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爱,而且也受到世界人民的热爱。近五六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对“非遗”的保护工作,全国的保护工作已由过去的“单一性项目保护”走向“整体性、系统性的保护”阶段,“这体现了我们的认识已日趋深入和科学。”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最根本也是最紧迫的是加强对‘非遗’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建立文化生态区和保护传承人,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动员全社会参与,形成合力,分步实施,最终达到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目标。”
    王文章认为:“鉴于‘非遗’的活态流变性,保护工作也不应该是凝固、静止的保护,应充分尊重其发展演变的规律。”他强调,“应该为了发展而保护。”而准确科学地认定“非遗”项目是进行正确、有效保护的基础,“不是所有传统文化现象都是‘非遗’,认定前应该明辨其价值。”

    即时访谈

    “非遗”保护 成都已走在了前列

    讲座结束后,王文章接受了记者采访,对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给予了高度评价。
    问:中国“非遗”保护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
    答:“非遗”保护,在世界和中国起步时间都不长,但中国政府对这项工程非常重视,目前中国的“非遗”保护已走在世界各国的前面,中国保护非遗的经验和模式也逐渐在世界各国予以推广。尽管韩国、日本、越南、伊朗等都申请将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设在本国,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多数官员认为应该将这一中心设在中国,因为中国民族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
    问:你如何评价成都的“非遗”保护?
   答:我已5年没来成都了,这次来感觉成都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越来越美了。在这个过程中,成都市非常有战略眼光,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遗余力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的重视对“非遗”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加之成都“非遗”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和丰富性,目前成都的“非遗”保护工作已走在全国前列。
    将中国第一次、也是世界第一次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放在成都举办,这就是对成都“非遗”保护最好的肯定。这次节会使民众眼光更加开阔,更加了解“非遗”是人类的精神层面、情感层面的不可或缺的文化,从而增强保护“非遗”的自觉性。
   对于成都而言,同样重要的工作是在本次节会后,做好“非遗”项目的普查、科学认定、名录体系的建立、传承人的保护、地方立法等工作。

    田青:成都的保护经验值得研究推广

    “文化不能搞‘单极世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昨天下午,在成都图书馆2楼的报告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田青阐述了自己对“非遗”保护的观点。
    田青指出,现在北京的孩子与纽约的孩子都在同一天看NBA,都吃麦当劳,都听美国歌星的歌。如此发展下去,全世界将被一种主流文化所统一,所有和西方文化不同的文化将被边缘化。“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在民族文化被逐渐边缘化的过程中看到了危机,同时也指明了振兴中华民族文化的方向。” 田青认为,人类除了要有生物DNA,一定还要保护好自己的文化DNA。
    田青说,成都的自然资源丰厚,大熊猫等自然文化资源全球闻名;同时,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很让人注目。“成都对‘非遗’保护的意识觉醒得很早。”他举例说,成都对皮影的保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成都皮影博物馆在全国率先收藏了10万件以上的皮影,成为全国其他城市无法企及的博物馆,这种经验值得推广。

    布什纳基:“非遗”保护要分三步走

    昨天上午,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中心总干事布什纳基在四川大学向上千学子进行了“非遗”保护专题演讲,与学生们交流了自己多年来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的心得,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日益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条约的。
    布什纳基说,四川是一个自然和文化资源如此丰富的地方,他很高兴来到成都。他透露:“在天府大巡游中,我最喜欢的方阵,就是四川那部分。”除此之外,他还特别提到,他对川菜情有独钟:“巴黎的中餐馆很多,其中不少是川菜系的,所以我不是第一次吃川菜,但是当然了,在这里吃的味道比哪儿都棒!”
    对于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建议说:一、尽可能全面地发掘和确认值得列入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要让它们为世界所知,更要为本国的年轻人们所知;三、将它们的存在意义以最富有创意的方式表现出来、流传下来。(记者 王嘉)
 
 
  
文章来源:成都日报2007-05-25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