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也该放假,使之与民间从年底到年初的习俗大体一致。”23日开幕的由中国民俗学会、中山大学等共同主办的“春节:地方性与民族文化认同”学术讨论会上,多位民俗专家认为,目前法定春假的安排不够合理,只考虑到国家行政安排上的方便,而没有真正做到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
会上,来自全国各地及日本等国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就春节等传统节日文化的重新彰显进行讨论,专家们认为,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重大的传统节日也该放假。
“年味淡了……人们甚至不懂该如何过年了!”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坦言,以春节为核心的传统节日文化已经成为民俗专家的一个心病。对于时下年轻人重视洋节多于传统节日的情况,他认为洋节对传统节日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但商家为追求经济利益所起的推波助澜作用只是一个外因,最主要的内因则与传统的家庭基础和家庭观念息息相关。因为很多传统节日是围绕家庭来过的,相比过去,现在的家庭越来越小型化,而每个家庭成员与外界的关系也更为复杂,所以,很多时候,家庭成员更注重跟外界的交流,而对于围绕家庭来过的传统节日反而受到了冷落,因此,是否过节、如何过节都会随之受到影响。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陈勤建则认为传统节日文化没有传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随着时代变化,将传统节日的祭祖等信仰习俗当作封建迷信来批判,甚至盲目引进洋宗教造成传统民俗延续中的障碍。
“很多重大的传统节日没有成为国家的法定假日,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刘魁立强调,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载体,并非个人的,而是整个民族的情感。如果这种民族情感得以彰显,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认同、国家认同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过传统节日”作为人们情感抒发的一种手段,让人们和民族历史对话,和优秀传统文化对话,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也可以调和社会人际关系。
“有历史传统、文化内涵的节日没时间过,实际上是压抑了一种情感。”刘魁立提到,看待节日应该有两个视角。一个是国家视角,即国家行政上的一种安排,是一种国家时间制度;另一方面则是从人们的生活方式出发考虑,是需要顾及大众情感需要和感受的。他希望,国家在安排法定假日的时候,同时能够迎合民众的心理需要,给予一种满足。“所以除夕应该放假,让人们有一种到节日的过渡。”从初一到初七放假,只适应了年初的民俗活动,而忽视了年底隆重的纪念和准备活动,显然与年的过渡仪式不相吻合,也不便于人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过年的物质消费和文化再生产之中。
今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榜上有名,这标志着我国已正式开始对春节实施保护。在会上,有专家提出建议,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重大的传统节日也该放假,或者是给予时间上的调剂,让人们有时间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黄蓉芳 高晓远)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