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0岁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麦盖提县农民买买提·阿什米农闲时总喜欢用他布满厚茧的双手拨弄出温和曼妙的音乐,10岁的孙子艾力江往往沉醉其中。由于能够弹奏和制作这种维吾尔族特有的弹拨弦鸣乐器的人一度越来越少,因此号称“刀郎乐器之魂”的卡龙琴也曾一度濒临失传,“我现在一点也不担心它会失传,现在不光我的子孙在跟我学艺,还有很多人也对卡龙琴产生了兴趣。”
作为刀郎木卡姆的发祥地,买买提·阿什米所在的麦盖提县近年来已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刀郎木卡姆爱好者,和买买提一样的刀郎民间艺人们更是受到爱护和追捧。“刀郎艺术培训班”“刀郎剧院”、“刀郎公园”、“刀郎步行街”,麦盖提县处处营造出的刀郎文化氛围,让这个“中国刀郎木卡姆之乡”的人们对祖先留给他们的艺术感到从未有过的自豪和珍惜。
据了解,维吾尔族群众世代口耳相授的木卡姆艺术由于传播有限及老艺人纷纷离世,曾一度面临失传境地,国家和政府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着手“维吾尔木卡姆”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并在几十年的实践中培养了一支抢救、保护、传承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专业队伍,积累了一大批研究成果。
目前,除了政府部门已建立的传承和研究木卡姆艺术的机构新疆艺术研究所、新疆木卡姆艺术团外,新疆艺术学院也开设了“十二木卡姆”本科专业,各地民间成立了木卡姆艺术协会,举办木卡姆艺术培训班。曾经濒临失传的维吾尔木卡姆,逐渐由民间口头传承向文本传承、专业传承转移。同时,政府部门也加大对木卡姆艺人的保护力度,通过普查对刀郎木卡姆艺人们一一登记造册,出资改善他们的居住、生活、工作条件,为他们免除义务工,发放低保金,扶持民间艺人把原汁原味的木卡姆艺术传承下去。 (潘莹)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